APP下载

建筑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构建

2020-07-04陈军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质量发展对策检测

陈军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稳步发展,城市中的各种建筑拔地而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长,这也印证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水涨船高的事实。建筑行业的欣欣向荣离不开对建筑质量的严格把控,但在现今具体的建筑质量检测环节上,仍然存在许多弊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阻碍。这是事关整个建筑质量验收的头等大事,也为每位相关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建筑质量;检测;问题;发展对策

建筑行业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事情,也是综合考量一座建筑是否达标的关键性指标。若建筑质量出现问题,轻则引发施工方和业主方的纠纷,重则直接威胁到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房地产开发速度不断增速的同时,难免会出现紧行无好步的状况,盲目增产的同时并未同时兼顾建筑的质量性。因此在质量这方面,建筑质量检测工作一定要引起从业者的重视,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安全性事故的发生[1]。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特征浅述

1.1与政策导向息息相關

鉴于建筑质量安全与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挂钩,因此在检测工作中难免会有政府调节。政府的职能不单是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做政策引导,而且维护相关市场秩序的工作也是政府接手,这就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较为封闭,政府的发言权极大。尽管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国不断令市场化机制完善,但建筑行业的改变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1.2具有极强的地域性

我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往往是大相径庭的。这也令质量检测机构呈现出政策不同的适应性,也就反过来倒逼政府在颁布政策时,充分适应因地制宜的理念,根据地方不同的检测需求,让地方各具特色。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地开展工作的效果。在具体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往往会借助精密设备的支持,再加上样品检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需要第一时间反馈结果,样品的运输速度和成本也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以上种种因素,都无形增加了检测工作在本地开展的难度。

1.3体制较为单一

质量检测机构中,政府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工作体制还是办事方式,都很大程度和国企、各种事业单位风格靠近。政府稳定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有资质的私营企业难以对质量检测工作染指,外来的力量很难进入,这也令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制过于单一[2]。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种单一工作体制壁垒有望被打破,市场主导的、开放性强的工作体制将是大势所趋。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中,不但包含土建工作的部分,无论是施工组织设计,还是项目管理等工作,都需要众多部门加强联动。影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项目团队的综合素质。作为建筑工程的灵魂,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工作技术层面,都是将决策转化为实际效果的重要关键点。其次是建筑材料质量问题,作为建筑工程的骨架,也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关键因素。然后还有施工工艺工法,其科学性及合理性是否经得起探讨验收,技术层面是否能保证每一道工序都能有效落实不至于返工。最后是施工环境,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此处环境指的是客观的施工现场,以及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作用也不是简单的相互叠加。

3、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

3.1技术层面与市场发展需求不匹配

鉴于我国传统模式下的质量检测方式影响深远,尽管我国不断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是仍然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局面下,很多质量检测机构都或多或少处于垄断的状态,自由市场竞争意识并未提升。而且建筑质量检测工作需要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持,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导致很多单位仍然在用各种陈旧检测设备将就工作。这种现状反作用于相关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开发新技术、购进新设备还是设备本身检修维护等方面,都是极其有限的。这也进一步让工作形式更加僵化,没法达到检测指标[3]。

3.2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

当前检测工作无论是质检效果,还是质检意识都是十分落后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相配合。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权力寻租,使检测机构成为了腐败滋生的温床。体现在实际情况中,就是在检测报告方面进行造假,或者没有严谨科学地处理监测数据。为了蒙混过关,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而且检验方式很多都是针对建筑实体做重点工作,忽略了检测工作其他关键部分。这也让检测工作更加扁平化,没有渗透到工作细节中。这些都影响到了检测市场的正常运转,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每况愈下。

3.3检测团队素质良莠不齐

专业性人才的匮乏,是当前检测工作团队素质堪忧的一大主因。无论是服务理念还是技术层面,工作人员中都较少有高端人才出现。限于检测机构本身的盈利目的,实际中在培训教育方面也更少投入时间。以至于在检测工作中,很多都是只走形式的过场性行为,并没有科学保证检测数据的严谨性,这也没办法有效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从而严重偏离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初衷。

4、改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的对策

4.1完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的设立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体现在质量检测过程中,还体现在质量问题收集和解决上,对专业化检测机构的成立有利好作用。这就需要从质量监督工作规范方面入手,第一应当将工作计划逐步完善,对质量单位的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质量监督手续的齐全性也需要监督办理。最后则需要对于验收工程阶段全程监督,无论是程序还是工作形式都需要落成相应的报告,并形成档案资料为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4]。

4.2提升工作团队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设置持证上岗的工作制度,这不仅需要检测人员在知识技术储备上保证专业性,工作经验上也同样经得起考验。机构本身也需要树立人才观念和现代化管理的观念,建立更科学的培训体系,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检测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工作团队更具竞争力。

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质量问题依然存在,想要解决相关问题,就要在质量检测这一工作环节提升把控力度,从而综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也应快速完成适应市场化的转型,从而助力建筑检测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月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5,0(Z2).

[2]徐广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5):126-126.

[3]冯亚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206-206.

[4]王文国,朱以媛.云南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6,0(20):48-52.

猜你喜欢

建筑质量发展对策检测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质量管理探析
浅谈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