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2020-07-04马树周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马树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人性化理念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而依据人们的行为心理特征展开建筑空间设计则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人性化发展的鲜明特征。建筑设计直接反映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这就使得探索人的行为规律,探索行为心理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并在设计中正确积极地将其反映出来,确立以人的行为为依据进行空间设计的思路,已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基于行为心理;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1、前言

在规划建筑及实践中,每一个单体建筑或多体建筑空间均是为满足人们某些行为需求而设计的。反言之人们的某些特定行为的心理需求同样可产生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综合影响。由此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我们只有充分深入了解建筑空间设计与人们行为心理因素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创设出适应人们丰富需求的建筑空间,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

2、基于建筑空间因素的行为心理影响,科学开展适应性设计

在建筑空间设计要素中,能产生对人们行为心理影响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建筑空间尺度、比例、空间色彩及形态等。

2.1建筑空间设计比例应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特征

倘若建筑空间的设计比例无法符合人们生活规律的内在特征,便会给他们在心理造成一定负担,令生活中的不适宜性显著增加。反言之,倘若建筑空间的设计比例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特征规律,人们在建筑空间中便会产生无比的舒适感。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利用空间比例在人们行为心理层面产生的影响作用,营造出良好的空间设计效果。例如:对皇宫采用超大空间设计理念可令人们在心理中不自觉的产生皇权高高在上的敬畏感与折服感。这样超大华丽建筑空间的设计使用将皇帝万人之上的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十足彻底。再比如,对住宅建筑内部日常生活功能性空间的设计,例如:卧室、餐厅、书房等,应充分依照人体工程学标准划定的空间比例进行科学设计,从而为人们营造出舒适、亲切、科学的建筑生活空间。

2.2基于行为心理合理开展建筑空间围合设计

从建筑墙体高度层面来讲,如果其高度低于60厘米,则建筑空间毫无合理感可言,而倘若这一高度上升至150厘米,建筑空间整体出现一定围合感,并仍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而当高度继续上升至200厘米以上时,建筑空间会体现强烈围合感,并兼备空间划分作用。从建筑墙体的布局层面,L型墙体垂直面的围合感不强,而平行的墙体垂直面则具有较明显的方向感及导向性。例如建筑空间中的过道、走廊、通道等。U型墙体垂直面则具有较强的方位感,即在朝向的敞开一面,有效提升了建筑空间的渗透感。基于以上特征,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我们应遵循这些客观、科学原理设计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从而基于人们行为心理满足不同人群对功能性建筑空间的需求。例如合理设计建筑停留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快速通过空间、适应性衔接空间等。

2.3基于行為心理合理激发建筑空间的色彩运用

不同色彩给人的温度感、厚重轻薄感与距离感、尺度感等视觉效果均不尽相同,这些效应将给人们行为心理及生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例如在看到红色时,人们会感觉内心充满热情,整个空间富于喜气、温暖甚至是渗透着勇敢精神;而看到黄色则会体味希望、体味愉悦与快乐;当发现蓝色时则会产生平静、明智与寒冷之感;倘若置身于大面积绿色中,则会整个身体呼吸减慢、神态安静、心绪平静、血压降低、思维趋于冷静。由此可见,不同色彩的丰富运用会对人们的情绪、工作状态及生活情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类特征,在开展建筑空间设计环节中,我们可充分利用不同色彩合理激发建筑空间功能。例如在医院手术室、儿童房、教室可采用深浅不一的绿色、夜店、娱乐场所及酒吧建筑空间可大面积使用较鲜亮的颜色、夏季的建筑室内空间可多采用紫色、绿色及蓝色,而冬季则可多采用红色、黄色进行空间设计,从而营造色彩对人们行为心理的正面影响,提升建筑空间设计的适应性与创新性。

2.4基于行为心理展现建筑空间的艺术性形态及适应性功能

建筑设计中不同墙体的围合形式会形成不同效果的建筑空间形态,而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又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不同影响效应。也就是说建筑的空间形态决定着其空间的总体设计效果,并会对其空间环境氛围、格调起到关键性规范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丰富建筑形态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感受,依据建筑空间功能特征选择合理的形态设计方式,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主要包括矩形建筑空间、折线型、圆拱形以及自由型建筑空间等。矩形建筑空间是最为普遍与常见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具有较强烈与明显的单一方向性,且立面不体现方向感,因此具有较强稳定性特征,属于相对静态及良好的滞留性空间。基于这一特性我们可在严肃性办公空间、安静休息室、学习空间、学校图书馆等场所采用该类矩形空间形式展开适应性设计。折线形建筑空间主要指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六边或多边形的特征空间,其中平面为三角形空间具有向外扩张的发展趋势,而位于立面上的三角形则体现上升之感,而六边形空间则呈现一定向心感。

圆拱形建筑空间主体包含两种较常见的建筑形态,一种为矩形平面的拱形顶,该类结构具有较强的水平方向性,同时其剖面拱形顶则具有显著的向心流动性特征。另一种形态为平面圆形、顶面则为圆弧形的建筑空间,其具有较稳定的向心特点,能令人们心理产生强烈的收缩感并营造安全与集中的效应,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该类圆拱形建筑空间特征将其运用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中。自由形建筑空间主要包含的特性在于其各类平面、立面及剖面的性质均不稳定,处于多变状态,具有自由且复杂的形式特点,正是由于此类特殊性功能,令自由形建筑空间在形式上富含特殊性与综合艺术感染能力,因此我们可将其丰富用于具有艺术感较强的空间设计及娱乐空间设计中,从而令自由形建筑空间为人们创设出富于变化、动感十足的艺术性空间。

2.5基于行为心理促进建筑空间的光照能源应用

合理充足的光照不仅能有效满足人们对视觉功能的丰富心理需求,同时丰富、多变的光效也同样成为现代化建筑空间设计进程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成分,不仅涵盖了科学设计内涵,同时丰富展现了艺术设计效果。富于变幻的光照可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空间,也可令建筑空间得到完善与美化,通过对物体形状、色彩与质感的影响达到对人们行为心理的合理影响。另外富于变幻的光线还可令相对静止的建筑空间不再呆板无趣,而是充满了勃勃生机与灵动之感,令单色调的建筑墙面富于色彩的变换。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我们可通过科学、适应、丰富的用光效果,为建筑空间营造良好的特定气氛与特色情调,令其建筑空间环境充满意境、充满艺术性,并充分满足人们行为心理对艺术之美事物的渴求与向往。

结语:

近年来,将大量的定性内容,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进行量化分析,并大规模地运用于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所研讨的通过行为心理特性分折来进行景观空间设计的思想,并不是鼓吹运用大量的量化手段取代建筑师的干预作用,而是一种将建筑价值观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思路,以期把建筑构思从追求纯粹形式的主观枷锁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马慧.行为心理学视角下游赏性街道空间设计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14.

[2]孙维群.商业综合体中庭空间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猜你喜欢

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某休闲场所室内空问设计改造方案
顶盖板冲孔机设计分析
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礁工程设计分析
基于生态时代的绿色服装设计分析
刍议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现代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分析
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