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再提20分,你需要这份“考场作文提纲大全”
2020-07-04李鸿理
李鸿理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构思新巧。文章突破这一点,考生有20分的涨分空间。而构思新巧,相较于有文采、立意深刻、材料丰富等发展等级的要求,在12年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只要临门一脚,强化一下,就有可能实现。做到构思新巧,文章题目、开头、结尾、主体这四部分都有潜力可挖。本文以文章主体部分构思为例,讲一讲突破方法。
名言谋篇法
名言谋篇法,就是主体部分以名言做过渡句,或者分论点,或者结论句,这既可以彰显文章特色,又彰显作者的文化底蕴,提升文章的文化味儿,从而在考场作文发展等级方面赢得不错的分数。
【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思维路径
1.审题:抓住中心——“文明的韧性”。2.搜名句:寻找与“文明的韧性”相关的名言、古诗文,确定合适的名言。3.搜素材:仅有名言,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素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4.谋篇:根据名言斟酌其位置——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还要斟酌其前后顺序,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例1】
文明的韧性
①医者仁心,白衣天使当是最能体现“仁”的韧性的人了。
感动中国的“梁益建”:“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②无信不立,这句话道出了“信”的意义。
孙水林、孙东林:“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③舍生取义,这是“义”的最高境界。
李剑英:“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点评】文章根据“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标准甄选素材,以其代表性的语句总结,构思新巧,逻辑严谨。
【例2】
文明的韧性
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文明的韧性体现在诗圣杜甫的担当上。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文明的韧性体现在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的执着上。
③“我本事有限,但尽心尽力”,文明的韧性体现在献身国防的林俊德院士的拼搏上。
【点评】这篇文章,以名言做中心句,注意其句式特点:名言+出处+内涵。这样的构思,有文采,有内涵,有逻辑,时间顺序,一目了然。
敲黑板:当然,用好名言谋篇法,需要做好案头工作。①平时多积累名言佳句,老师上课讲的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课文的引用等,分主题积累,而后找到名言佳句与时代的契合点。②分主题整理好后,每个句子搭配合理素材,考试之前再读一读,灵感自会在考场上光顾。
反复谋篇法
反复分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后者具有謀篇功能,其特点是,每一层中心句,可以增添或替换词语,有修辞,文章又能呈现回环之势,用以增强文章段与段之间的黏性。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思维路径
1.审读试题,抓中心,寻找关键词:“我看高考”“我的高考”。2.再读试题,寻找细化反复的角度:2017—40年—几代人。从这些词语中发现时代的拐点。3.斟酌词语,列提纲。4.搜集材料,论据充分。①俞敏洪、李彦宏、马云;②近年来,每年千万人参加高考;③选拔人才的机制与时俱进,或许随着社会的发达,高考会成为十二年义务教育实现后要面对的考试。
【例3】
昨日·今日·未来——我看高考
①高考是什么?于父辈而言,昨日的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通行证。
②高考是什么?于我而言,今日的高考是成长必经的打卡地。
③高考是什么?于未来而言,曾经的高考不过是历史书简中的一页纸。
【点评】这个提纲,既使用了反复修辞,也使用了设问修辞、比喻修辞,而且在时间上有呼应——昨日、今日、未来,切合题意,有文采,有逻辑,耐人寻味。通行证,说明高考在昨日的重要;打卡地,说明高考在今天成了青年人的成人礼;一页纸,高考无论多么隆重,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普及,它终会回归日常。
【例4】
就此止步,就此启程
①高考了,也许是向青春挥手的时候了。
②高考了,也许是向故地告别的时候了。
③高考了,也许是向未来招手的时候了。
【点评】“也许”语言表达有分寸,有的人童心未泯,难以作别青春;有的人在本地上学,难以作别故乡;有的人止步于此,难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挥手”“告别”“招手”用词形象。文章找到了“青春”“故地”“未来”三个呼应的词语,使全文有成长,有惜别,有向往。
敲黑板:怎样用好反复谋篇法呢?①需要仔细审题,找到可以形成间隔反复的关键点;②反复不是重复,要有层次;③论证分析要逐层深入,有变化。
成语谋篇法
成语谋篇法,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几个成语支撑关键点。这种方法可以借力成语的文化内涵,引发阅卷老师对我们文化积累的认可,从而提升发展等级的分数。
【2018年高考天津卷·“器”】
思维路径
1.审读试题,找中心:“器”的本义与引申义,以及试题提示的含意。2.寻找“器”相关的成语。3.让成语与试题融为一体,用自己的话表述成语意思。4.充实内容,聚集素材:袁隆平与屠呦呦,李兰娟与钟南山,马云与马化腾,樊锦诗……
【例5】
“器”之断想
①怀才抱器:意思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德才兼备。
②不器之器:“不器”,就是不像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不器之器”指具有全才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开阔的视野、精尖的修为;说得再直白些,就是“某一方面懂一切,一切方面懂一些”。
③随才器使: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怎么排?一个根本原则是“随才器使”。“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根据各自的长处(包括“偷骗”),安排适当的工作。
【点评】文章中心句既有成语的本义,又有作者的诠释;既古雅,又有时代特色,而且切合题意,这样的构思,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敲黑板:怎么用好成语谋篇法?①积累成语,分主题整理;②用自己的话诠释成语,可以合理地出新;②找出成语和试题之间的连接点。
呼告谋篇法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近年来,演讲稿、书信类的文体常常出现在高考作文中,因此学会使用呼告法,既可以保证文体特征鲜明,又可以使文章有文采。
【2019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6】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2019年高考辽宁省优秀作文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告诉大家,腐败、奴颜婢膝的军阀政府要把我们的祖国出卖给列强,我们都要做亡国奴了。这个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必须推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洋奴政府的;人民是自由的,不是军阀的玩偶。为此,我们要担起时代责任。
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吧!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闭关锁国。从自高自大的天朝大国,变成割地赔款的孬种,把列强奉为祖宗,把人民的血汗拱手相送,才换来一夕之安宁。想想胶东半岛,差点被拱手相送;对人民的合理要求,则是残酷镇压,制造流血事件,已是国将不国了。你们看看,军阀都干了些什么?占山为王,互相攻伐,你方唱罢我登场,盘剥百姓,中饱私囊。
同学们,拍拍脑袋清醒吧!现在是军阀混战、豺狼当道、国家风雨飘摇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国家成了列强争夺利益的屠宰场,人民生活暗无天日,想做奴隶都不成!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祖国繁荣富强,为了生活得更加民主和自由。如果现在不奋起反抗,我们就会做任人宰割的羔羊!羔羊还有生存的权利吗?还有做人的尊严吗?
同学们,挺起脊梁做人吧!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李大钊在《新青年》中说:“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他告诉我们,十月革命必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同学们,勇敢地挑起未来之责任,行动起来,做未来中国之主人,做未来事业之主人,只有我们才能不负重任。因为我们是敢想敢说敢做的青年,不墨守成规,拥有进步思想。国家民族独立,需要你我青年人奋起反抗,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希望。希望就寄托在你我身上!
同学们,行动起来,争取民主自由吧!民主自由从来不会送上门来,要靠奋斗争取,哪怕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陈独秀先生说:“青年人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时代价值!
同学们,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让我们一起行动,走上街头,大声呼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点评】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通篇使用呼告法,主体部分分论点,不仅有对“同学们”的呼告,而且词语生动,“睁开眼睛看看吧!”“拍拍脑袋清醒吧!”“挺起脊梁做人吧!”眼睛—脑袋—脊梁,看看—清醒—做人,语意逐层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