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希文与油画 《开国大典》

2020-07-04吴继金贾向红

党史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刘少奇油画

吴继金 贾向红

油画《开国大典》版本一,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1914—1973)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在画坛上的一位杰出的油画家。他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从此,董希文就和这幅作品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国大典》因种种政治原因多次被迫修改,董希文也因此饱受磨难。

董希文的艺术道路

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曾在苏州艺专、杭州艺专等校学习过,后又到西南、西北地区学习创作。1942年创作了油画《苗女赶场》,可以窥见他对中外艺术传统的深入研究和勇于探索艺术表现力的勇气。1943年夏去敦煌,潜心研究民族传统壁画艺术,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达三年之久。1948年他创作了《哈萨克牧羊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创作取材于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感受,而对形式的探求完全是出于对生活诚挚的感情。

1949年1月,董希文创作了大型水粉画《北平解放》,其表现手法近于传统壁画,目的是把人民获得解放的无限欢欣的情景叙事诗般地表达出来,构图饱满、情绪热烈。这年底,董希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进一步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他参加了土改,创作了《解放区生产自救》。从这幅画和他数年后到西藏体验生活并创作的《千年土地翻了身》,可以看出艺术家对土改后的农民和翻身农奴,有共命运的感情,其喜悦是何等真挚。作品画风朴素,充满了艺术家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另一幅以藏民新生为题材的杰作《春到西藏》,画面上既是自然界景色之春,更洋溢着翻身农奴心中之春。董希文以翻土耕地作为揭示主题的切入点,对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倾注了深厚的感情。1971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指示在接待室悬挂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其影响可见一斑。

美术家江丰评论董希文说:“他落笔迅速,任意纵横,气势旺盛,可是造型十分准确,每一笔触毫不含糊地贴在画面上,组成了明白清楚的形体,想要在上面找出一笔误笔,那是并不容易的。”“塑造的形象,总是情绪饱满,富有生气,虽画得很粗,而感觉却很细腻,显示了‘粗中有细的好处。”

董希文长于革命题材创作、长于人物画的本领是行内知名的,他的画作多次得到徐悲鸿等众多著名画家的好评。董希文的传世之作是《开国大典》,它也代表了画家十几年来潜心探索民族化油画风格的杰出成就。与《哈萨克牧羊女》不同,《開国大典》没有直接搬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符号,它是通过色彩的处理和环境的气氛,表现了一种浓郁的民族气派。《开国大典》作为现代油画的经典作品,是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它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瞬间定格在画布上。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备受关注,并被收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

董希文这样一位热情歌颂革命人民,这样热心于油画民族化的有贡献的画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扣上一大堆罪名。由于遭到了无休止的批判,董希文在精神和重体力劳动的双重摧残下,骨瘦如柴,胃病愈加严重,但不能自己到医院去看病,直到胃大出血。在工宣队的陪同下,方能去医院治病。在医院抢救了八小时才恢复过来,他的胃也被切除了五分之三。

油画《开国大典》版本二,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1969年深秋,经过造反、武斗、夺权、工宣队进驻、解放军进校,无数次批判会、整改会与定案会之后,中央美术学院渐渐地平静下来了。根据中央指示,所有美院师生员工,都到1584部队劳动锻炼。董希文本来应该安安稳稳地把病养好,或者待痊愈之后,再休养一段时间,然而军宣队急于要他同大家一起改造,要“对党和人民负责,不能让他自由活动”,就强迫他出院了。这样,董希文拖着未愈的身体到1584部队的劳动队去参加劳动。1973年1月8日凌晨3时,董希文突然昏迷过去,不省人事,经过医生的抢救,稍有苏醒,然后再次病情恶化,从此永远闭上了眼睛。

受命创作《开国大典》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这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征集准备,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于是,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没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象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手法,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并经常揣着这张画稿,征求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的意见。

油画《开国大典》版本三,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草图上,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除毛泽东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另外一个是按正常规律,在毛泽东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草图中被抽掉了,广场显得更为开阔。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董希文当时曾对油画家艾中信说:“能有机会创作这样重大的革命历史画,是千年难逢的好运气。可是照片和电影资料不合我的构思理想,只能用作参考。这幅草图试图把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场面和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不这样不足以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宏伟气概……这件作品必须集思广益,否则难以画好,限期又紧,我真有点着急呢!”

在《开国大典》的创作过程中,董希文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工作。为节省时间,董希文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董希文作画时,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他的女儿董一沙说:“《开国大典》动手以后,父亲常常是没日没夜地画。那时,他抽烟抽得很多,没半天工夫,烟灰缸就满满的了。在他画得入神的时候,喊他吃饭,都听不见。家里人都知道,这时候绝不能打搅他,只好先把饭收起来。”

《开国大典》的成功,无疑首先在于题材的重大和思想的深刻。但要表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场面,如果画家没有深刻的感受,没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毅力,简直是不可能的。董希文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技巧,对各种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绘画语言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开国大典》的绘画语言上,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一些画法,以及中国古代工笔画的画法。这幅画的题材,需要严肃单纯的风格,用冷静精细的态度,从下面去一部分一部分画开去。同时让一切细节服从大的东西,大的要求和总的精神。碧蓝的天空,大红的柱子、宫灯,金黄色的菊花、瓦片,崭新的紫红地毯,既相融合又成对比,使人感到单纯明朗而有力量。”这体现了他一贯提倡的“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的境界”。

《开国大典》这幅画的构图和其他绘画技巧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气派,而且是富有创造性的。为了艺术地反映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庄严庆典,董希文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大厅朝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一片碧蓝的天空展现在观众眼前。为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的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亮起来,真正是泱泱大国的气象。

毛泽东看后称赞:“是大国,是中国。”

《开国大典》作为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作为歌颂新中国成立的世纪杰作,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它问世后,《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和各种美术图片,大量发行,印数达100多万张。

《开国大典》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一天,周扬等带董希文去中南海汇报,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当他们一起看到《开国大典》时,几位领导人都很兴奋。毛泽东点头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开国大典》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徐悲鸿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作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和广大群众见面并博得广泛称誉的革命历史画。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幅新颖的油画也被艺术界人士普遍推崇,成为他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使他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自从《开国大典》问世,这幅洋溢神州风采的油画,揭开了新中国美术史册的第一篇章。

《开国大典》多次被迫修改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绘画作品,人们热情欣赏《开国大典》,正是因为它形象地揭示了光輝灿烂的中华民族新纪元,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为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东方而同心欢庆。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面中的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同时又牵涉了画家的命运。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开国大典》这幅画被迫数次修改,这在绘画史上是少见的。董希文因这幅作品声名鹊起,名扬全国,也因这幅作品而在“文革”中遭到打击、迫害,饱受磨难。

《开国大典》完成后只两年,发生了“高饶事件”。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位置,恰恰靠大红柱子旁边,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抹去高岗以一盆花代替了他的位置,画面空间似乎变得宽阔一些。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中国革命博物馆又通知董希文从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还要牵动旁边的人。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不济,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到博物馆进行修改,将董必武从后排向前移了一步,代替了刘少奇的位置,刘少奇从《开国大典》上消失了。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

1972年,中央文革小组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展,把董希文从干校调回北京,要求他重画此画,而此时董的癌症已到了晚期。“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这时董希文已去世,就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因在“文革”中蒙受不实之词的连累,作了很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改动。他们委托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复制品),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画库里。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刘少奇油画
一张油画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油画《塬下》
油画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