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分餐制

2020-07-04韩巍巍

共产党员·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餐宋高宗分餐制

韩巍巍

鸿门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这次宴会对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多个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的典故和成语也在这次宴会上产生。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次宴会采用的是分餐制。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五张食案分四面而置,中间留出空间,也就是“项庄舞剑”的场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拥有分餐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分餐制的优势不断呈现。

制度和礼仪的彰显

在封建王朝的君臣宴席上,群臣从落座的位置到用餐的秩序,从餐具的数量到菜肴的种类,都是按照不同的官职等级和身份地位进行区分的。分餐制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兴起并逐步盛行,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尊卑秩序的最好体现。

早在商周时期,等级制度就在分餐中体现得较为突出。《礼记·礼器》中记载了君臣宴会时,对不同官职和身份设置不同座席的内容:“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古人用餐,都是席地而坐,将“筵”铺在下面,“席”铺在上面,作为用餐者的座位。之后,将“案、俎、几”等小食案放在筵席之上,官员和贵族们按尊卑秩序、身份及宗族关系分别坐到自己的食案面前。除了铺设席子的数量不等之外,餐具的多少和食物的种类也清楚地体现了等级制度。当时,君主、诸侯和士大夫等贵族阶层进餐多用“鼎”和“簋”等器皿,“鼎”用来盛放牛、羊、鱼等肉类,“簋”则是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等食物。地位越高的人,可以使用的餐具数量越多,菜品也越丰富。《礼记》中也有相关内容的记载,周天子与群臣的宴会上,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则用七鼎六簋,大夫为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

分餐中的每一个细节,不但体现了等级制度,更蕴含着深厚的礼仪文化。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古人席地而坐,坐姿分为三种:跪坐、箕坐和踞坐。其中,跪坐是非常正式的姿势,是礼仪约束下应有的端庄坐姿。因此,就餐时人们多采用跪坐的方式,如此一来,活動范围非常有限。为了适应跪坐的礼仪习俗,分餐进食的优势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每位用餐者面前摆放一张低矮的小食案,将饭菜放在食案上,方便随手取用。

菜肴的摆放位置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则。《礼记·曲礼》中记载,进餐时,干的食品和菜肴放在就餐者左手方,羹汤等放在右手方。烤熟的肉类放在外侧稍远一点的位置,醋和酱类等调料放在近处,佐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与羹汤放在同一方向。这样摆放,既保证了菜肴的品相和味道不会相互影响,又避免了汤汁淋漓等不雅现象的出现。

道德和文明的传承

在礼仪制度的约束下,人们在饮食行为中常常能够体现出夫妻恩爱、恪守孝道、敬老慈幼等道德规范。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传承。

据《后汉书·逸民传》记载:东汉时期,隐士梁鸿和孟光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二人隐居深山,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后来,梁鸿因作《五噫歌》触怒了汉章帝,只好带着妻子孟光逃亡。夫妻二人迁徙到吴郡(今苏州),在大户人家做工以维持生计。虽然他们沦为奴仆,但依然互敬互爱、恪守礼节。妻子孟光每到吃饭时都会毕恭毕敬地走到丈夫跟前,将为丈夫准备好的食案高举至眉心处,先请丈夫用餐。“举案齐眉”的典故便由此而来,传为佳话,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当时分餐制盛行的情况。

“一人一案”的分餐方式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皇家贵族中也多被采用,以体现道德秩序。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宣帝的皇后许氏每逢新年朝见皇太后,都会亲自为皇太后奉上食案,以此来展示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而民间百姓为体现敬老慈幼,也会在分餐进食时,将菜品加以区分。普通百姓常使用一种叫“豆”的器皿盛放食物,长辈与晚辈共同进餐时,给六十岁老人设菜肴三豆,七十岁的四豆,八十岁的五豆,九十岁的六豆,通过餐具的不同表明对长辈的尊重。

分餐中体现出的这些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在岁月的传承中被历代君王和普通百姓当做国训家规,代代相传,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卫生和健康的保障

作为一种饮食方式,分餐制最直接和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封建时代,皇室贵族中不乏注重饮食卫生的代表。

宋高宗是历史上采用双筷进食的第一人。根据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宋高宗每次吃饭时,都会准备两双筷子、两只勺子。在众多的菜肴面前,他会把喜欢吃的菜用一双筷子拨放在盘子里,然后用另一双筷子将其全部吃完,绝不浪费。至于米饭,他会用一个勺子拨一些在自己碗里,然后用另一个勺子来吃,两双筷子和两个勺子不混用。宋高宗的皇后问他为何要这么麻烦,宋高宗回答说:“我不想让宫人们吃我的剩饭剩菜。”

在封建社会,皇帝把吃不完的饭菜赏给宫女和下人们食用,常被看作是莫大的恩赐。所以,不论皇帝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宫女和下人们都不敢挑剔和拒绝这样的赏赐。但宋高宗身为帝王,却能为了顾及宫女和下人们的健康,特意用双筷双勺进食,在对宫女和下人们表示尊重的同时,也倡导了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

当然,在封建等级制度和礼仪文明的规范下,分餐制带来的饮食卫生的优点远不及近代社会体现得广泛和突出。

在近代医学兴起最早的城市杭州,双十医院院长汪千仞就是倡导实行双筷分餐进食并积极进行推广的杰出代表。1923年4月30日,汪千仞应邀赴上海参加家庭日新会第四季年会,在演讲中,他谈到饮食卫生问题时说:“每人各备一碟,又备箸匙各二副(颜色不同,以免误用),一以取自公共器皿中而置诸碟,一以入口。”对双筷进食的分餐方式,当时的《申报》等报刊都曾进行报道和讨论。

陶行知先生也是倡导双筷分餐的力行者。在1939年民族抗战的艰难岁月中,陶行知在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亲定《育才卫生教育二十九事》,其中第十条规定:“用公筷分菜。”《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中,饮食公约之四规定:“公筷取菜,另碗分菜。”陶行知把“公筷”与“分餐”作为学生应遵守的公约之一,并带头使用双筷,以防止“病从口入”,使该校学生都养成了用双筷进行分餐的卫生习惯。倡导双筷进食,不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更是一种有利于健康的饮食方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古以来,一日三餐就是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吃得饱”已经不再是当下国人的基本需求,“吃得好”“吃得健康”才是人民群众对饮食的更高要求。在满足味道和营养的同时,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分餐进食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阻断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出于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考虑,把好餐桌安全关、实行分餐制,不失为一种良策。

猜你喜欢

分餐宋高宗分餐制
分餐小组长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分餐制:将“餐桌革命”进行到底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好名得官
中国餐制的演变
好名得官
我们家的“分餐制”
合欢花(外一首)
分餐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