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视角下的幼儿体育课程设置构想

2020-07-04周银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构想设置

【摘要】文章基于《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可以考虑:关注体育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的统一而不只是显性课程;关注体育课程的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而不只是墨守成规;关注幼儿的身体体验而不只是专业运动技能的获得。与此同时幼儿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层面可以考虑:设置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游戏课程;设置不同年龄段分段实施的体育阶梯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幼儿体育课程的四性即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体育技能体验课程。最终希望通过研究能为幼儿体育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幼儿体育课程  设置  构想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207-02

1.前言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在今年的六月份已经形成共识并正式发布,其提出“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应符合其身心发育特点,应以愉快的游戏为主要形式,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到180分钟以上”。再者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集结号,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健康,毕竟健康是快乐、幸福、拼搏的前提和物质保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幼儿也不例外。幼儿时期是人类心理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动作的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心理认知能力以及感知觉的发展,而且对于今后发展专项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具有一定影响。在2016年6月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幼儿体育”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相应出现了很多关于幼儿身体活动、幼儿体育思想、幼儿体育环境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但是至今关于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再者伴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幼儿的体育活动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这也给顺应时代发展洪流的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很多幼儿体适能培训中心以及类似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这不可能解决所有幼儿的体育活动需求,毕竟体育是一种教育,只有普适性才能使效益最大化,让更多幼儿受益,因此幼儿体育课程的建设无疑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途径。基于以上原因文章以《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为基础和前提进行幼儿体育课程的大胆构想和研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为幼儿体育课的开展和推广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2.幼儿体育课程设置构想

2.1课程价值取向的设置

2.1.1关注体育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的统一而不只是显性课程

体育界关于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的研究比较多,而且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目前来看对体育显性课程的认知观点基本一致那就是具体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中的教学活动,是有形的、具体的。而对于潜在课程的认知观点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从教育影响角度张学忠把其总结归纳为“体育潜在课程是指在学校体育课程领域中,那些难以预测的,同时伴随着正规课程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起到潜移默化或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它属于非学科课程内容”。因此由概念推到体育课实践,其实毋庸置疑每一节体育课都是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对幼儿体育课这两者更是一种必须也是一种必要,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还不完善,情感丰富但是情绪波动大,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此时如果只关注显性课程,只注重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的教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会大打折扣,因此适时增加潜在课程的内容并积极进行合理的引导,在合理的空间内给予幼儿一定自由,让其创新地玩、主动地玩、开心地玩,让孩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熏陶了文化,与此同时还获得了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的成就感,真正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幼儿阶段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的统一是必要的价值取向。

2.1.2关注体育课程的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而不只是墨守成规

体育从古至今的呈现方式一直是多种多样的,其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承而更多是一種文化符号,其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但其依旧丰富多样,这也充分展现了体育的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体育课程也不应例外,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更应如此,众所周知幼儿体育课程作为幼儿阶段的体育启蒙,其不仅决定着幼儿身体的发展,更决定着体育习惯的养成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众多的研究已经证明幼儿阶段是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此时进行合理的体育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体育课可以很好锻炼幼儿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尤其在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品质方面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通过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的设置可以为幼儿的体育世界打开一扇属于每个孩子的健康之门、开心之门、飞跃之门,最终实现健康基础上的幸福人生之旅。

2.1.3关注幼儿的身体体验而不只是专业运动技能的获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加拿大运动训练学家IstvanBalyi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LTAD模型,现在这种模型已得到很好的验证,其基本理念就是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易过早,0-6岁阶段主要是强调积极动起来,这个阶段的体育活动要让孩子感到有能力、有兴趣参与体育运动,这就是说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要鼓励其参与不同的身体体验活动,在身体体验活动中发现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实现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运动技能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在幼儿阶段就让其学习专业的运动技能只会过早让其学会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形成思维定势,因此在幼儿阶段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把体育教学、器材作为一种传递技能的载体,鼓励幼儿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潜能利用器材,使幼儿能在主动利用器材过程中发展自我而不是用固定的器材和教学手段来控制和制约幼儿体育活动的参与、体育技能的发展,这也就是说要侧重幼儿身体体验过程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专业运动技能获得这种结果。

2.2课程内容的设置

2.2.1设置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游戏课程。

关于游戏的概念从最早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拉夫·科斯特再到中國现在的辞海给予的注释不能看出其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性,那就是:一是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二是主体参与互动,而且很多的研究证明游戏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及探索学习并进行自我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体育游戏也不例外。因此设置幼儿体育课程可首选体育游戏,首先此阶段主要注重幼儿走、跑、跳等身体发展的动作模式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在体育游戏中注意合理引导关注幼儿自身动作能力的发展,因为此时是幼儿基本动作形成的关键期;再者一定要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确定体育游戏的形式、环境、强度、目标以及最终的健康效益,最终使幼儿在体育游戏课程中体验运动的快乐、运动的收益,最终能为进一步的运动技能学习做好良好铺垫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设置不同年龄段分段实施的体育阶梯课程。

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幼儿在3-6岁期间主要是其灵敏、平衡、协调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年龄段这几种素质的发展又有着明显区别,因为素质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体育运动参与的多少而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进行幼儿体育课程设置时在考虑共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其个性的发展,要把同一内容进行不同的课程构建,即充分发挥同课异构效益的最大化,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项目教学的层级、完成的难易程度,如3-4岁主要注重身体感统的发展,4-5岁在注重感统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运动能力提升,5-6岁在自身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接触并学习体育运动技能,通过这样的体育阶梯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幼儿的体育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也可以更好实现不同年龄段幼儿对体育运动能力的感知和认知,为其终身体育观念形成以及健康中国发展助力。

2.2.3设置充分考虑幼儿体育课程的四性即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体育技能体验课程。

体育技能的获得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对于幼儿阶段同样可以尝试开展具有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体育技能体验课程,当然这些体育技能一定是简单易学,同时又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的课程,虽然是幼儿但是其也有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喜好,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照顾到不同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同年龄段的类似俱乐部的教学不仅让孩子的身体积极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如基于共同的爱好,幼儿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进而促进其社交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还有基于共同的爱好,幼儿会相互激励、相互模仿从而会使运动能力迅速提升等;同样是基于共同爱好,幼儿会主动克服困难、主动探索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也可以使得幼儿在满足兴趣的基础上为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使幼儿真正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3.结语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是在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的制定与实施为幼儿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基于此,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设置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并最终使价值取向与各种课程内容设置实现最大程度的吻合,从而能推动实现幼儿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参考文献:

[1]范雪,邹正华,张传峰.欧美“森林幼儿园”对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7):1-6

[2]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3):315-320

[3]VLAHOV E,BAGHURST TM,MWAVITA M.Preschool motor development predicting high school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prospective study[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2014(1):279-291

[4]张学忠.潜在课程理论在高师普通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4)

[5]庄弼,任绮,李梦宁,荆鹏飞.幼儿体育活动及其内容体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6):64-70

[6]辛利,庄弼,周毅.动作教育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2015(6):71-74

[7]李建涛.健康中国背景下幼儿体育发展需求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9(7):135-136

[8]王德涛,美国五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及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7-112

[9]林瑜.幼儿体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6):138-141

[10]王德涛.国内外幼儿体育研究综述[J].运动,2019(3):93-94

作者简介:

周银(1980.8-),安徽亳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

猜你喜欢

构想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生态安全法框架体系完善构想
安庆广播电视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构想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舰船人员编制的设置与控制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