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相似考点,用微整合求微突破
2020-07-04池启娴
池启娴
根据人物传记与小说这两类文体有其“形似”的特点,特别是它们都离不开“人物”这个关键要素,笔者尝试对人物传记以及与小说类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备考进行探究。着眼于能否在高考备考中立足人物传记的复习,然后将两类文体不同但相近度高的考查点进行微整合、微突破,以期提高复习效率。
一、人物传记与小说的概念及阅读要素
①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歷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物传记阅读的三要素是人物、事迹、评价。
②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它们二者相近度高表现在:都离不开“人物”这个要素。
二、人物传记与小说阅读关于“人物形象”的考查点
(一)人物传记阅读关于“人物形象”的考查点
(1)概括传记中叙写传主哪几件事情(人生经历);
(2)概括传主的主要思想性格;
(3)概括传主一生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4)概括传主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5)分析传主的情感。
(二)小说阅读关于“人物形象”的考查点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赏析人物的描写手法;
(3)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4)探究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它们二者考查点相似度高表现在:都是考查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人物的行为意义及社会影响等。
三、有关这两类文本考查“人物形象”的相关高考例题举隅
从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Ⅲ卷在小说及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点都主要是围绕“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小说重在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典型形象及其社会意义,人物传记偏重考查传主的人格魅力、成功的因素及社会影响力等。它们都是通过相关事例、描写手法等来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引发思考或学习。但小说的人物有可能是虚构,人物传记的人物为真实存在。再到2018、2019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阅读”,仍可发现有关“分析人物形象”的考查点还是备考重点,不可小觑。
四、学生在这两类文体中有关“分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误区辨析
(一)误把人物传记的“人格魅力”等同于小说中考查“人物性格特点”来看待
①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②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等。
从以上概念的解释来看,人物传记中“人格魅力”更侧重于指“魅力”,即吸引力,故在概括分析时适宜从正面分析,要从肯定的角度、从一定的高度来看待传主形象。而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重在对性格的概括分析,则从情节分析出发,褒贬都可。
(二)误把人物传记考查人物形象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等同于小说中人物形象题“请简要分析”来回答
完成人物传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作答,是需要从传主的主要事迹或相关的经历,或某方面的贡献来筛选整合,并归纳形成佐证的答案。而完成小说的人物形象题“请简要分析”作答,只需在归纳性格特点后,说一句理由或依据的话来印证即可,相对简单些。
(三)误把人物传记考查“细节描写作用”题等同于小说考查“细节描写赏析”题来作答
1.(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李岚清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文本略)
问题: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
【解析】(1)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2)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品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3)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2.(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茨园 《棋王》(文本略)
问题:小说刻画刘顺爹这个人物时,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列举两例加以赏析。(6分)
【解析】①“学着点。”刘顺爹说着,身子并不动,只是示意刘顺摆好棋子。此处抓住刘顺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凸显了刘顺爹架子大、爱显摆、自我感觉良好的性格。②“让你两盘,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刘顺爹赢了,高兴,俯过身来,拍拍刘顺,说。儿子让了棋,爹不仅看不出来,还洋洋自得地教训人;俯过身来,拍拍刘顺,说三个短句,一句一个动作,胜利者的得意溢于言表。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刘顺爹好胜心强、缺乏自知之明、喜怒形于色的性格。
我们不妨来看在这两类文体中“细节描写作用”的异同: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4)真实性。(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散文、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显然,人物传记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侧重于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展现传主形象的生动性。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侧重于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深化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误把人物传记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引用的作用”与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的作用”题混淆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选自《北京日报》2015年09月,有删改)(文本已略)
问题:文章在介绍老树的同时,多处引用了老树的学生、作家杨葵等人的话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4分)
【答案解析】
①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全面。②侧面烘托,突出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钦佩。学生的话看出老树的博学与个性;研究生的话体现出老树的内心丰富闲适沉静的品格;杨葵的话表现了老树良好的文艺修养。(每点2分)
【学生错答示例】
①从内容上来看:引用老树学生、作家杨葵的话,有助于突出老树的人物性格。②从结构上来看: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情节更加集中。③从人物关系上来看:突出老树的人际关系好。
其实,“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引用同学、同事、友人的回忆,引用档案资料等材料。主要作用是:①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③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小说中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或主要人物),其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⑤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准确审读题目,混淆了这两类文体极为相似的某一考点的回答,显然是要反复强记识别和强化训练,还要树立清晰的文体意识。
五、关于备考复习的举陈
从人物传记与小说的这两类文体的复习来看,在考查点上有较多的相似点、相近点或相通点,容易给学生带来作答上的困扰与混淆。所以,在这两类文体的备考复习中,笔者尝试在这方面做了思考,一方面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明晰各自考点以及考查题型,做好答题的规范格式;另一方面,尝试立足人物传记阅读的复习,一并带动有相似考点的文本的阅读复习。比如:可以带动人物通讯的复习,还可以联系有关人物的散文的阅读复习。
以上所举文体中的关键要素都有涉及人物、事情、情感。那么在“分析人物形象”这个考点上有较多的相通之处,教师不妨可以打破常规的一些备考做法,在精心找出文体间的高度相似的考查点的基础上,立足某一文体的閱读复习,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相关文体间的相似考点,教师通过对有关知识的精准把握,可用微整合来求得微突破的思路,提高备考的效率,走出备考的困顿。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