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景,打造生命课堂
2020-07-04陈秀云
陈秀云
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打造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能够引起思想共鸣、产生心灵共情、实现成果共享的灵性课堂,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要求促成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等。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必须熟练驾驭教材,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打造活力生命课堂,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体会各种情景素材的主体学习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下面以人教版八上《服务社会》为例,谈谈本人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中要引入真实的情景素材,引起思想共鸣
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就要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坚持用事实说话,教学中引入真实情景素材,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在《服务社会》教学环节一,笔者给学生展示《2019慈善蓝皮书》的相关数据:“截止2018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数量为86万个……2018年全核算社会公益总价值估计达3265.2亿元;2018年我国志愿者总人数大概1.98亿,占中国大陆人口的14%,贡献志愿服务时间总计21.97亿小时,贡献价值823.6亿元。”直观真实的庞大数据,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力,激发了学生对服务社会这一话题的探究热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国人民在各自岗位上阐释了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国价值,创造出中国奇迹……如此种种,无不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情景素材。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情景素材,传递正能量,为学生植入红色基因。
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心灵共情
陶行知先生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身边事件中蕴藏的道德与法治常识,建立起知识与经验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服务社会》教学环节二,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组内分享“服务社会”的经历和体会。学生在分享中获知,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原来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参加居住地社区服务,在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为灾区人民或困难群众捐钱捐物;参与垃圾分类美化家园的环保活动;自觉把共享单车摆放整齐等。学生参与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乃至生活技能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生命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分享活动中,由于这些都是同伴行为,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情、认可和模仿。
三、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实现成果共享
个体体验是情感认知的基础。当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直接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茅塞顿开,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又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在《服务社会》教学环节三,笔者让学生分小组策划一场微公益的活动:主题自定,在卡纸上列出主题、意义、实施步骤和要求;按环节二的分享小组为单位,各组组长负责组织同学共同研究讨论,确立主题,两人编写意义,两人编写要求,另设一名汇报员,其他同学则自由讨论给出建议。学生在活动的时间里,由组长按任务进行分工,各任务小组根据所领到的任务进行激烈的探讨,开动脑筋,参考课本,得出结论。在汇报环节中,可以看到学生都很专注地听取各组的汇报成果,评选优秀活动方案。课后各组把探究成果加以完善,张贴在课室宣传栏里。这次微公益的策划活动,不但有效地达成了三维目标,而且有利于學生思维碰撞生发出智慧的火花,共享探究成果。不少学生的学期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就实施了这次“微公益”的策划方案。
在《服务社会》教学中创设的三个情景,让学生从观察者、参与者、组织者等多重身份多个角度深入了解服务社会的形式、意义,使学生从思想上有了清晰的认知,行动上有了明确的指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心智尚未成熟,人格正在形成,思政课教师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景,打造生命课堂”,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