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020-07-04林凤强
林凤强
数学的源头是生活,数学问题同样是现实问题演变而来的,解数学题就相当于变相解决现实问题。数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较难的学科,而解题是这门学科中的核心内容和最基本的一种活动形式。
提高解题的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和学生的兴趣、思维以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拓宽学生知识面,重视情景教学
数学的本质是生活,数学题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年龄的限制、课下时间太少和知识面过于狭窄,对于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尤其是对生活、生产工程、银行和纳税等知识相当缺乏。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一头雾水,不知从哪里着手解答。比如说对于“交税时的滞纳金问题”,学生对于“逾期交税要加付0.6%的滞纳金”不知如何分析,最后以为是在原来纳税的金额上进行计算。像这种与社会综合知识联系十分密切的知识点、这种新型应用题还有很多。
二、精心选择例题,提倡一题多解
学生做题的第一步应该是读题,而读题的目的是理解题目,把题目的信息转化为数学模型。读题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即对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的感知和理解,需要对题目中新的专业术语和一些新的概念进行理解。如果读题后一头雾水,根本不懂题目所说之意,更不用谈解题了。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练习和掌握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例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学会精选例题,精讲例题。
例题的选择,应当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题目,不能够选择太偏太难的。例题应该能够突出重点,同时又需要引起学生思考。例题应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对原题进行一系列变化,尽可能达到一题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除此之外,选择例题另外的原则是可进行一题多解。对于一个问题教师要刻意的引导他们进行一题多解,这样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往往是固定的;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用一种方法解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进行验证。这对于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无疑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在一些需要列方程的应用题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算术法进行求解。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潜心研究错题,推行自我分析
在學生的做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错题。“人非圣贤”,有错题很正常,如何利用这些错题是拉开学生差距的一大因素。有的学生“一错再错”,有的却能保证“下次不再错”。这很显然就是两者在错题的应对上有了区别。
通过错题能够精准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理解上的误区和困难等。然而发现错题之后,我们应该潜心研究,特别是对于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从而对错题进行再讲解、再分析,在这个更正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具体的方法是对于一些共性的错题,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先由学生自己研究,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引。往往自己发现的错误印象更深,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知识点。最后再由教师通过分析题目详细的讲解每一步的由来,对于错误高发地进行针对性的详细解释。这对于学生的解题水平有着很大促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助力。
四、重视解题规范,培养良好习惯
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规范解题是十分重要的。高年级的学生总喜欢跳步,但往往错误总是出现在这些跳过的步骤中,一旦发生错误,步骤分也没有了。由此看来,解题不规范往往得不偿失。
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解题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解题过程能够直观上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通过学生的解题过程看出他们的思路误区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可以将规范的步骤示范给学生看,并且将得分点和难点在过程中着重强调,让学生必须规范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从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