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2020-07-04邓秀东
邓秀东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目的是让语文教学改变传统的“教科书”模式,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的特点,发挥语言文学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谈谈我的见解。
一、在课文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之美的;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还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韵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这是一代新人人格素养组成的重要成分,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每组课文的编排都有特定的主题及相似的情感取向。如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二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图片,归纳总结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这样我很自然地把德育渗透到了教学中。
语文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感悟”,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德育时时处处都在,那么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的渗透,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甚至是咬文嚼字。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问学生: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这句话中的“您”可以换成“你”或“喂”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不可以,这样就显得小壁虎没有礼貌了。如此一来,让学生明白了说话要有礼貌,在无痕中渗透了德育。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口语交际要文明得体地进行,可见口语交际教学不仅仅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更应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价值态度。因此,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又一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贴合小学生具有极大可塑性这一特点,安排了不少具有德育这方面的内容。如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组的口语交际练习,主题是“请别人帮忙”。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此刻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请别人帮忙。那怎么请别人帮忙呢?请同桌互相扮演,注意说话者和听话都的仪态,并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我还指導他们在说话过程中要有条理,语气和语调要适当,态度要自然大方。这样一节口语交际课下来,学生不但学会了礼貌用语,还学会了请别人帮忙,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需求和优缺点,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我将口语交际和德育很好地渗透进去,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在写作中渗透德育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此看来,写作也是提高学生品德的又一重要途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同样,学生写作的源泉都来自生活,受到个人思想意识的影响。因此,我指导学生写作时要选取生活中的材料。如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写话,主题是“我喜爱的玩具”。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搜集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玩具,好好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好玩在哪里?你为什么最喜爱它?第二天让学生把玩具带到教室里,展示自己喜爱的玩具。小组同学讨论之前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交流后派代表发言,评出优秀发言者。最后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这样一篇习作就写出来了。我还加以引导并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物品,我们要好好爱护它,珍惜它。这样学生学会了珍爱。
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需要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各个学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只有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不断地探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性,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很好地把德育渗透进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出不断地努力。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