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微言

2020-07-04温孟孚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怀特海个性大学

【摘要】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是人类教育史上的经典文献,它提出在大学教育中,成年人要做年轻人的示范,要用思想和人格培养年轻人,而不仅仅是传递技巧和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让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完成他自己。

【关键词】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  个性  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27-01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至少,这是它对社会应起的作用。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将会点燃令人激动的气氛,这种气氛会带动知识的变化。事实不再是赤裸裸的事实,它被赋予了各种可能性;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它像诗人一样活跃我们的梦想,像建筑一样构筑我们的目标。(《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第125页) 我每读这段文字,都是情难自已,心怀感动。它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远的目标,让我从体制的大气层外看到了把人类视角引向辽阔天宇的亘古不灭的星辰。这段话就出自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罗素在剑桥三一学院的老师,和罗素一起合著了著名的《数学原理》。怀特海和罗素,既是师生更是朋友,他们代表了人类理想中最理性最光明的一面,他们对教育的论著不仅应是每位教师的必读书,也为每个求学的年轻人提供了必需的人生指导,让他们对学习意义和人生目的的判断更为明确。

怀特海对教育的一些论断是果断的,不容争议的,不是那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时刻想推卸责任的“改革家”的语言。一个人没有崇高的信仰和坚强的自信,是不会以这种方式写作的。在他的论述中,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人应该像人一样被教育,如果把他当成一个生产工具单向度地发展强化,在他身上就失去了人道。而要把人教育成人,就离不开文学和艺术。

他说:在精神生活中,如果你忽视像艺术这样的伟大因素的话,那么你肯定会蒙受若干损失。我们的审美情趣使我们对价值有生动的理解。如果你伤害了这种理解,你就会削弱整个精神领悟系统的力量。在教育中要享受自由的权利,必然包含了这样一个结果:必须注重健全的个性发展。你决不能武断地拒绝这种迫切的要求。在经济不景气的岁月里,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我们的教育努力没有效果,以及是否可以减少努力的议论。致力于发展一种纯粹的智力,必将导致巨大的失败。这恰恰是我们国家的学校正在做的事情。(第55页)

培养一个有健全个性的人,那么教育者首先应该具备这样的个性,他通过他的思考把他的个性展现给他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传授死板的知识。

怀特海说:一位大学教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展现他的真实个性——以一个正在思考、并积极利用他所拥有的一小部分知识的无知者的身份出现。在某种意义上,随着智慧增长,知识将减少:因为知识的细节消失在原理之中。(第51页)

当然,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的功能,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习惯,而不是知识细节:

大学的功能在于使你能够摆脱细节而保留原理。当我说到原理的时候,我甚至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一个真正沉浸到你骨子里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的语言阐述,倒还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习惯。(第38页)

教师对大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教师永远是大学的主体,大学是智者的联盟,他们的个性和自由必须得到尊重。这里面不存在所谓的领导用居高臨下的态度来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烦琐的规章制度是扼杀教师工作热情的主因,最后将导致真正有创造性的教师离开教师队伍,剩下的是些“高效率的学究式人物和笨蛋”。(第134页)

怀特海说:教师的公众意见和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共同热情,形成了发挥大学工作最高水平的唯一并有效的保障。大学的教师应该由一组学者组成,互相激励,自由地决定他们各自不同的活动。你可以确保某些形式上的规范要求,比如说,课在给定的时间开始,教职员和学生必须准时出席。但是,问题的本质不要受规章制度的制约。

大学是伟大的,它保障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平衡。人类的心智必须经历大学的陶冶,才不至于被野蛮的冲动支配。怀特海个人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他的这本《教育的目的》(1929年出版),完成于一战结束十年之后,我想正是战争带来的巨大创痛让他对教育的目的发出了如此紧迫的呼喊。

他说: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最终将取决于工场而不是战场,胜利将属于在利于成长的条件下工作、受过训练并精力充沛的主人。艺术——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根本的条件!(第79页)

人类中那些有远见卓识的智者的声音常常是被忽略的,人们更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支配。怀特海的这本充满智慧的小书并没有让人类免遭其后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苦难。教育还是一次又一次偏离了它应有的目的,但终不能说类似的书只是学者的空话。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必将走向更光明更健康的未来的证明。

作为教育家的怀特海,他在90年前对大学教育的这些感触,不仅是对人类已往教育的一次总结,更是对人类未来教育的一种期许。令人惭愧的是,当我们回顾先哲的语言,不禁会想,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到底加深了多少,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到底前进了多少,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说,怀特海所心仪的大学教育,不仅被我们已有的教育实践过,而且被当下的教育大大超越了。如果没有,在改革中摸索,就不如三复斯人斯言。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文汇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温孟孚(1968-),男,汉族,哈尔滨人,任职于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怀特海个性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对机械论世界观的超越——略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与怀特海过程思想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