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综述框架

2020-07-04李勇

好日子(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李勇

摘要:良好的路桥施工技术,不仅能提升路桥使用期限,更能打造安全、便捷交通环境。由于不同地质、地貌存有较大差异,以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为例,路桥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软土影响。软土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路桥施工稳定、顺利开展,软土路问题在路桥施工中极为常见。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路桥施工中结合软土路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路桥施工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前言

绝大部分的软土层多为有机物质,此种有机物质的硬度不高,很容易出现下沉问题,不仅会导致地基出现坍塌问题,更会影响路桥整体稳定性,不利于施工顺利开展,难以保障路桥施工安全性,极易为施工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在实际的施工中,明确影响路桥施工开展的各类因素,并结合路桥施工要求,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才能解决软土地基路桥施工存在的难题。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一直是路桥施工研究重点部分,应充分重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深入了解路橋施工地质环境,结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的路桥施工之策,从而维护路桥质量。

1软弱土层的特点及其危害

1.1软弱土层的基本特性

和一般土层相比,软弱土层的差异性明显,从土层本身的密度,再到含水量和承压力等,根据相应的检测报告显示,软土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软弱土层的土质的压缩性高,软弱土层土质间隙大,结构密度小,含水量充分,由于土质疏松空隙大导致压缩性很高。其整体上的抗剪切能力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土层本身的间隙较大,没有办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定性。其次,软土的竖向渗流能力差,和软土的竖向渗流能力很差,这并不有利于水的排放。最后,弱土层连续抗压能力差,土层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治疗。因为土层不能总是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当有外力,土层会产生变形,变形幅度与外力的时间将会增加。不仅如此,由于土层本身的巨大的差距,将会有大量的杂质渗透到差距,导致压力的差异在软土地层的每个部分。

1.2软弱土层的危害

软弱土层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与风险,在政府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项目设计与建设阶段对土层的处理不当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没有对软土进行必要处理,容易导致路桥稳固性差,由于软土层的应力存在差异,而整体的应力水平又较差,所以会导致路桥路面受力不均匀;另外一个方面,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易造成路面隆起,危及道路交通建设。当车辆在桥面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高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在路桥长期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现象,导致桥台下沉,最终可能会导致路桥垮塌事故的发生。

2工程概况

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如东段3标起点位于桩号K39+700,路线向东南前行,跨越陆家河,下穿海洋铁路(规划),然后连续跨越省道S221和洋口港池(规划),终于洋口大桥东桥头,桩号为K48+100,路线全长8.4 km。场地地貌类型属滨海海积平坦平原亚区,该路段地势较低,河床比较小,河道多弯曲,土层较松,沟渠及鱼塘较多,临近沿海地区,地下水较为丰富。

3选择适合的路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选择加载换填方式

针对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首先,对较为常见的加载换填方式加以分析,加载换填方式,不仅能提升路桥软土地基施工硬度,更能维护路桥施工稳定性。但是,如果在加载换填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去除软土地基中的抛填物,势必会影响路桥施工有序开展,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与进度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路桥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中,应当结合加载换填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抛填物出现几率,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防护能力。要想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加载换填有效性,在路桥软土施工中,应做好以下路桥软土地基加载换填施工技术几项工作。其一,在加载换填工作开展前,应当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铺设工作,铺设一成薄砂,并做好压实工作。其二,在薄砂层上铺设薄膜,薄膜应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从而提升软土地基的质与量。其三,在软土地基加载换填工作完成后,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加载工作,并提升地基的压实程度,从而解决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抛填物对路桥施工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有效性,维护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稳定性。

3.2选择排水固结方式

对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方式进行分析,除去上述常见加载换填方式,在实际的软土路基施工中,应结合软土路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路桥软土路施工技术。为解决路桥施工中软土路沉降问题,应选择排水固结方式。排水固结方式主要目的为排除软土路中含有的水分,在水分排除后,对软土进行压实工作,从而提高软土强度。合理运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排水固结方式,不仅能解决软土地基水沉降问题,提高软土地基的排水效果,有利于提升路桥施工稳定性。在此种方式应用过程中,应在软土地基中布设竖向砂井,有利于缩短软土地基排水距离,从而达到软土地基固结目的,排水固结方式应用得当,在极短时间内降低水与空气对软土地基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规避沉降问题。在竖向砂井排水施工中。首先,在施工前,应做好排水固结施工准备工作,在软土地基施工处进行铺砂,使软土地基表面形成垫层,确保排水固结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应在软土地基打入排水井,并做好井位标记工作,确保井位导杆具有垂直性。最后,应在软土地基砂井顶层布设排水层,有利于软土地基横向排水工作开展,最大限度排出软土地基水分,确保路桥后续施工有序开展。

3.3选择灌浆施工方式

对软土地基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加以分析,灌浆施工技术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将调配好的灌浆注入软土地基中,在灌浆调配中填入固化剂,将固化剂与灌浆进行充分搅拌,充分发挥固结剂化学性质,提升固结剂稳定作用。在实际的路桥施工中,很容易遇到较软的土质,此种土质通常被称之为软土路。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结合路桥施工实际需求,做好灌浆处理工作,将浆液灌入到软土地基中,确保软土地基内部缝隙逐渐缩减,不断提升地基的紧密性。但是,在软土地基灌浆施工技术中,应成分重视灌浆开展前这一环节,应结合软土路含水量,做好实地勘察工作,确定软土路含水量,对灌浆进行科学配比,从而达到软土固化作用,解决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升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可行性,为后续路桥软土地基施工开展构建良好环境。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与需求,对路桥施工要求逐渐提升,为进一步提高路桥整体质与量,在路桥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解决路桥施工中常见软土路问题,并结合路桥施工现场实际环境与施工要求,选择适合路桥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最大限度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提高路桥使用期限,规避可能发生的路桥沉降、裂缝等多种质量问题,不断延长路桥使用质量与期限。

参考文献:

[1]  陈鹏.市政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210-211.

[2]  罗增.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6):268-269.

[3]  王东,刘照洞.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20(01):64-65.

(作者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