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节气
2020-07-04伊兜
伊兜
欢迎和我们一起继续探究“二十四节气”哦!本期带你了解夏天的两个节气,先来说说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3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的6月5日至7日。进入芒种,意味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啦。
何为芒,何为种?
“芒”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则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节气在我国的农耕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民间有这样两句谚语,一是“芒种忙,忙着种”,说明这是个忙碌的时节;二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意味着在这样一个分界点,需要抢时播种,否则就没什么效用了。
芒种三候
在我国的节气文化中,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是七十二候。三候为一节气,用来说明动植物及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芒种三候为:一候螳螂生;二候鹃(ju)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就是:螳螂在去年深秋产卵,到这个时候,小螳螂因感受到阴气的存在而出生;喜阴的伯劳鸟已经开始出现在枝头,并且呜叫起来;而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恰恰因为感应到了阴气而停止鸣叫。
民间习俗
关于芒种的民间习俗,有的已经不存在,带你了解几个流传至今、还挺好玩儿的吧。
安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唐末来初。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会举行安苗的祭祀活动。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会在芒种前后,过一个“打泥巴仗”的节日。大家边插秧边嬉戏,互扔泥巴,到最后看谁身上的泥巴最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青梅酒——在我国南方,每年的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富含有机酸和矿物质,对人体有益。用来酿酒,是加工青梅的方式之一,三国时期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呢。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古时也被称为“夏节”“夏至节”,时间点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至22日。
第一且极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被确定的节气——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被古人采用士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所以,夏至的“至”实为极致之意,这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白昼时间的极致。过了夏至,就请好好迎接盛夏的到来吧。
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就是: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衰退,所以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知了在夏至后便鼓腹而鸣;半夏作为喜阴的植物,已经静静地在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了。
民间习俗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习俗,民间就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前后,新麦丰收,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而且因为地区差异,面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除了吃,据史料记载,在夏至这一天,古代的妇人会互赠彩扇、脂粉等物:现在,我国江浙一带还有过夏至赛龙舟的习俗,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