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0-07-04东周吉

成才之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语文阅读读写结合

东周吉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教师要规范、优化读写教学,强化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情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读写情感;立足学生的生活现实,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通过细读文本内容、写观后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关键词:语文阅读;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写作能力;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54-02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更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联十分紧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育发展现状,树立全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灵活地应用读写结合方式,让学生在以读促写中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价值

1.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全面提高

语文教学过程中,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读写能力的训练同样十分重要。只有保证读写训练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促进学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内化。通过读写结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然后借助相应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对阅读篇章的理解,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2.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语言,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朗读、默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阅读内容产生独特的理解,教师可借此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写作内容,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及写作,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但是当前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写作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语文教材引入的篇章都是经典内容,课文中很多好词、好句都可以当作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对课文写作手法分析,能让学生的写作更加规范有序,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语文读写结合现状

当前,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读写结合不紧密。在新教学理念之下,很多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读写结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读写结合不紧密的情况。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出读写结合的优势,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存在重读轻写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提高阅读水平。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却是重阅读、轻写作。教师会在课堂上花费很长的时间,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文本,却不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如果学生不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就会直接影响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1.规范读写结合教学环节

教师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规范、优化。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录下来,抄写、积累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当学生开展写作活动时,利用日常积累的语句丰富写作内容,会极大提高写作效果。其次,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内涵进行剖析,以此强化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也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更好地把握写作情感。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四季之美》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下来。有的学生认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写得很好,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并尝试分析这段话的写作手法。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段话,写几句描述秋天的语句。在这样的读写结合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会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保持高度活跃,在写作环节对文章进行反思,从而将对文本的感悟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丰富学生读写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关联。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主要描述对象。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读写情感体验,让学生将自身情感与文本情感、写作情感结合起来,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高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鸟的天堂》时,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阅读,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情感。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情感,同时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以“鸟”为主题的写作任务。为了提高写作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鸟的图片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从鸟的形体、习性、叫声等方面开展写作。这样,学生不仅会写得生动、有情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对课文情感的感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3.结合生活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以此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找春天》时,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之前,想象一下自己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眼中的春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触。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合作阅读,并对比课文中描述的春天与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内容,找出其中的差异,促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我眼中的春天”,写几句关于春天的语句,学生可以对课文中的描述内容进行模仿,也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或体验写下来,这样的读写训练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应用能力。

4.细读文本,写作感悟

为了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思维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写出读后感,以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会。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题材多种多样,不同的文章表现出的不同创作观念、价值观念,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效果。在課堂上,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深入剖析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内涵,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后写出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后,可以引领学生将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或者是阅读完课文后的感想写出来,并与其他同学相互分享。学生在写作与分享中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通过读写结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体验,促进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娄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08).

[2]陈寿宗.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3]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4(09).

[4]高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17).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语文阅读读写结合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