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探索

2020-07-04贾新文

成才之路 2020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德育工作

贾新文

摘 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文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21-02

生活化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然后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将现实生活与教学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知识源于生活,教师结合生活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本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学习的起步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是非观等还处于一个成长萌芽期,正因为这样,这也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知还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仅对生活实际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任课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受到抽象理论的束缚,而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实践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活化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后能够实现知情达理,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生活即教育,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要聚焦生活,走进生活,以青少年學生的生活为切入点,以青少年学生成长与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元素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成长与发展。下面,从结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1.结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脱离生活实际,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心理上认为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甚至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因而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不感兴趣。因此,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我和大自然”一课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往往更关注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而课堂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之外,还要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从道德理论方面切入,单纯讲解抽象的环保概念,就可能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或者很快忘记课堂所学知识。但换个角度,从生活场景切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关注的动物、植物的视频,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着重讲解环保知识,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地感知自然事物的同时,自觉形成环保意识。这样自然的衔接过渡,就会比原先生硬的口头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结合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从生活中的小处切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具体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所生活的环境相结合,结合生动具体的环境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心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而不是抽象笼统地讲解某一个复杂概念。因为青少年学生还缺乏相对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往往只能通过生活环境中的具体体验来感悟其中的道理,由此形成行为准则。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家”一课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感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学会感激家人,关心家人,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情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讲述。现在“二孩政策”已经放开,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如何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这样的问题。由此渗透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给学生讲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道理。

3.结合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讲解书本知识,而要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丰富的生活素材进行深入探究,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主动探究,在熟悉而直观的生活情境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例如,在教学“我们在一起”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情境模拟,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的美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录制他们的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反复观看自己的表演视频,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懂得如何在集体生活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意义,灵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品学双优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叶青.立足生活本位,探求道法真知——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真”[J].教育观察,2019(30).

[2]杨秀云,吴怡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05).

[3]孙全军.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土壤之中——以“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3).

[4]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德育工作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