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辽海
——沈延毅书法精品展研讨会纪要
2020-07-04
2019年12月2日启幕的全国第二届沈延毅书法篆刻作品展包含两项主体活动,其中“沈延毅书法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2日下午在荣宝斋沈阳分店美术馆举行。该展览共展出广泛征集并严格鉴定遴选出的沈延毅先生书法遗作120幅。从其早期翰墨至晚年佳作,诗文、题写等形式丰富,展现出这位北碑大师豪迈真率、古拙俊逸、断金切玉、天真烂漫的翰墨华彩和艺术感染力。其用笔凌空取势、奇崛精妙,颤行而不造作,灵动中展现风骨。笔墨飞扬处,纷洒文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参观展览。
研讨发言从沈延毅的家学渊源,成长历程,人格、性格特征,艺术特色,卓越成就等方面详论沈延毅如何成为辽海文化艺术形象重要代表,如何更有力地弘扬其艺术精神。展览与研讨带给当代书坛文化启迪。
沈延毅写字照
姚哲成(辽宁省书协顾问):
我跟沈老接触时间很长,1959年开始接触,1966年拜师,辽宁地区、东北三省、关外有史以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书法家,沈老师开一代新风,“如今魏法在辽东”的启功和一些在北京的有识之士都肯定了沈老的成就。当年我到北京去,沈老搞展览,启功给写的这个作品。他的书法作品,在东北地区来讲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关内为什么有人说不知道沈老的艺术作品呢?因为我们东北地区是艺术沙漠,文化艺术氛围不行。有这么高水平的书法家,他们老摇头,为什么摇头呢?因为他们没有见到沈老书法的全貌。他们不了解沈老是什么样的,当他们了解了他们就会发现老先生很了不起。所以推动辽沈地区的书法发展是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九腕”都得到沈老的关爱指导。沈老师功力深厚,开始写何绍基、颜真卿后来写魏碑,写魏碑有独到之处,他能化解魏碑,把魏碑变成自我的东西,所以他书法达到的高度和赵孟比较,某种程度高于赵孟。他把魏碑化解了,融入了个人的风格,形成个人书风。对后学影响极为深刻,沈老对于辽宁书坛,是一面很大的旗帜。沈老书法刚烈,沈老为人性格直爽,因为这种性格沈老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沈老青年、中年、老年、晚年作品变化非常大,观者可以看到沈老对书法认知程度很高,沈老对书法理解的深度,把古人的东西化解为自己的,书法是有生命的。为什么现在还在做沈延毅展,因为有口碑,还得拿作品说话。沈老是个书法天才,是一代宗师,是辽宁的骄傲,辽宁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能接触这样的老师,受他的传教获益匪浅,所以我对老师的感恩每日都不忘,荣宝斋能拿出这么大的展馆把精品展示给书画爱好者,这是壮举,我只能代表自己感谢荣宝斋这次展览。
董文(辽宁省书协顾问):
“沈延毅先生不仅是辽宁的也是全国的,不只是当代的也是历史的”,这两句话对沈老的艺术人生做了比较客观高度的概括,而且很精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眼光研究一个艺术家,不应把他放在当代,而应将沈延毅放在历史与当代交汇的坐标上看待其艺术体系所具有的价值。以纯艺术的标准客观地看待沈老的魏碑行书作品,沈老最大的价值,是把点画相连变成魏碑行书,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大开创意义的。艺术没有标准化,要有个性,像沈先生这样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各种渠道把沈老真正的精品整理出来、出版,我们应该还沈老真正的历史地位,辽宁书协有这个义务。省书协、文史馆结合各方面合力搞一个大的工程,把真正沈延毅的成就及影响展现出来。
王贺良(辽宁省书协顾问):
董文的几点建议不只是他个人建议,也是搞书法,特别是沈老身边的人的希望。沈老也是个挺幽默的人,大家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出书应该录精品,我们需要集中精力把它办好。
聂成文(中国书协顾问、辽宁省书协名誉主席):
沈老在今天得到大的宣传,沈老的知名度和影响可能在今天又得到升华,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沈老在世时我就张罗办一次展览,收了十多幅作品呢,有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沈老不同意,就没展,后来把作品退回去了。后来去世前做书法集,友谊宾馆给他联系地方,十个月写了不少作品,基本都要出了,可能因为点事,就不出了。春节的时候我跟宋慧莹去拜年,说书法集别太计较出了得了,后来张罗出了书法集,没等出来沈老就没了。后来张罗作品,请求沈鹏写的序,但是很多作品找不到了,还好有一些黑白照片。后来到了沈老100周年纪念日,开了个座谈会,又出了一个彩色的纪念册,把沈老的诗集、大家的文章放在了里面,很好。后来我退休了,这成了一个心病,前年魏哲在荣宝斋办展览,我去看到了荣宝斋范总,说想给沈老搞个展览,范总很支持,后来给李琳打电话过去商量,后来因为一些事没再说。正好通过这个展览,大家看看沈老作品怎么样,确实好,完了咱们下决心争取在北京办一下。这次苏主席也来了,也聊了一下。争取明年9、10月份再搞起来,搞有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有规模质量高的展览,把北京有关人士请过去,把这个事再拔一下高,出个书。沈老生前不做展览不做宣传,将来把沈老真正的影响力带起来。
沈延毅 百年四海七言联
王丹(辽宁省书协名誉主席):
沈延毅 雕镌凌水五言联
沈延毅 放翁诗
沈延毅 辽海云烟
我跟沈老认识40多年,今天终于看到沈老的展览开幕,刚才听了前面各位老师前辈的话,都为了沈老在全国宣传出去,说得都很到位,应该全面推出沈老。沈老的书法艺术不用多说,沈老在历史上可以跟近代的几位碑学大家相比,我认为都可以跟于右任相比,于右任是雄浑,沈老是雄健、雄奇。今天我们首先要考虑具体经费的问题,省委宣传部还是有经费的,我们可以向省里提,明年到荣宝斋办这个展览,咱们有这么多前辈理论家都可以写文章,包括北京的大家都召集在一起。刚才聂老师一直跟苏主席说明年在北京办这个展览,苏主席也很支持。然后在北京荣宝斋一点一点来,北京荣宝斋主办对全国也是一个影响。明年要是做的话大家齐心来做,以荣宝斋为主我认为是比较好的。沈老的事一点点来做,5年后再做第三次展览(沈延毅奖书法展)的时候再更高的推出。
胡崇炜(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书协主席):
我算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沈老去世前去了他家,沈老给我写了一幅字,有幸跟沈老照了一张相。怎么宣传沈老?我觉得我们辽宁人非常爱沈老,在辽宁大家几乎都在说沈老,只要学书法的都在说沈老。问题是如何让沈老在外省知名?在全国出名?沈老的后人都在做,比如姚老师每年带学生给沈老扫墓等这都是具体的事,董文也写文章,贺良老师也在公众场合宣传,聂老师在书协工作的时候也总想出书,沈老没了之后书协连着出了两本书,开研讨会把当时书协最大的领导张彪也请来了,张彪念了聂老师写的讲话稿“沈老是辽宁的也是全国的,是当代的也是历史的”,这句话非常经典。王丹主席当主席以后也在想办法宣传沈老,我们争取设立了“沈延毅奖”,沈延毅的名字随着这个奖项向全国蔓延。这次我们办了第二次沈延毅奖的展。今天为什么两个展览一起开,缘分也来自“又见大唐”,苏主席说应该搞一个学术研讨,唐代书法对辽宁的影响,并表示有时间就会过来支持。我们更希望的是苏主席可以参加沈老的展览,正好有这个机会。沈老的事还是得慢慢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北京有我们的人越多,我们沈老名字起来得越快,有些人对辽宁还是有歧视感。但是咱们齐心一步一步以各种形式马不停蹄地推出,总会越来越好。
李琳(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我为辽宁有沈老这样的大书法家感到骄傲,我在辽宁书协做具体的工作,刚才听了各位老师领导对沈老艺术的传承想法,我的工作也是很有体会。的确是,我们自己把沈老看得很重,高高举起,在这个过程中这种艰难艰辛我感触最深,我到书协工作时间比较短,在这个过程中推出宣传沈老、给沈老办展的工作一直都没停止过,前年聂老师到荣宝斋跟范总商量,要在北京办展,派我去北京对接,回来跟有关部门对接,但是对接总是有问题,我很惭愧。今年这个展“沈延毅奖书法展”5年一届应该是去年办,但是去年我们工作赶到年底才把征集启事发出去,这个展览开幕式早就应该搞,但是我们想把这个事办得更大更好,就赶到了今天。现在都说重视文化,但是要想真的做好还得需要各位书法界艺术界的精英一起来努力,我也表态,一如既往地加大力气把以沈老为代表的艺术家宣传好,传承好我们辽宁的书法艺术。
刘墨(著名学者、书画家):
沈老192厘米的个子,如一个巨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南碑和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俊厚,五曰意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骨肉丰美”。从十美的角度来讲沈老都做到了,所以我想我们对沈延毅先生不管评价有多高都不过分。但是呢,有一点很遗憾的是,全国各地都有当地很有名的书画家,受到当地的尊重,但是我们不去深入挖掘的话我们是不知道这些人的,我们如何梳理出来,荣宝斋或者其他学术机构有责任,也包括我们这代人,把我们东北文化土壤培育得更浓厚一些,都说南沙北沈,其实从书法来讲,沈延毅的书法要比沙孟海高很多,为什么名声、影响不如沙孟海,你可以翻一下沙孟海的全集,当你翻沙孟海全集的时候,你会明白,沙孟海的全集非常全面,里面有大量的文献,他几乎是整个江南民国以来的一部历史。沈老这方面一点也不差,沈老的诗非常好。沈老最重要的是一个有骨的人。如果沈老没有诗的话也不能得其名。中国艺术里,诗书画印里的诗非常重要。只有诗的品格高了之后,他的字格调才会高。汉字文化音节之美是诗,点画之美、形态之美是字。书法这个东西有学问的看不上,没学问的动不了。人书俱老,把背后厚重的东西挖掘出来更重要。
沈延毅与韩天雍教授
沈延毅影像
沈延毅书法精品展研讨会现场
沈延毅 温故知新
沈延毅为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题字
沈延毅 谦受益
韩天雍(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非常高兴回到家乡在沈老非常重要的研讨会上,可以跟各位前辈见面,1978年,书画研究会派我和另外一个人经常有时间就去照顾沈老,买汤圆饺子,开始感觉(沈老)非常高大、严肃,接触一段时间发现沈老非常和蔼可亲,像一个非常严厉的家长,是非常天真有趣的老人。很多时候聂老师、姚老师都非常想给沈老做画集,沈老对历史、对个人负责,一直没有出。关系特别好的沈老会写一些打油诗,沈老的诗非常精彩,老爷子是情感非常丰富的人。老先生超凡脱俗,沈老有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出口成章。书法水平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我在1989年接到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入学通知书第一时间到沈老那里汇报,聊起浙江书坛,提到了沙老,沈老给沙老写了一幅字“积健为雄”,我给沙老带过去,沙老当时站起来非常郑重地双手接过,并说:“写得太好了,不愧是魏碑大家,我跟沈老神交已久!”他们年轻时两个人名字就都很熟悉,但是一直没有谋面,然后沙老马上让我研墨给沈老写了一幅字“翰墨神飞”,两个世纪伟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联系。沈老只依靠书法家推动是很难的,需要省政府重视,浙江是省政府非常重视,书法家一呼百应。沙老有几方面的合力,在外面担当的头衔、写的文章要比沈老多的多。沈老没有沙老那么好的外界环境,我们现在认识到沈老的价值,沈老写《郑文公》那种翻转太漂亮了,“魏碑十美”都有,是清代以后重要的转折点的人物,是魏碑的集大成者,是康南海尊碑抑帖之后的集大成者。我们早期可能通过回忆,在今后再往深发展,我们需要上升到理论,上升到研究的角度,沈老的水平跟很多清代、民国的大家比毫不逊色。
沈延毅89岁书法作品
沈延毅为著名作家韩彤所录旧作
徐萍(辽宁画院原书记):
沈延毅为孙子沈诗正所书“入孝出悌”
谢谢大家,我想是这样的,明年搞沈老的展览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在国家宣传传统文化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在这个背景下东北推出沈老、重新认识沈老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当成一个大的工程来做,只靠荣宝斋,只靠书协是不够的。任何展览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要有新的格局新的视角,沈老展览不能做得不咸不淡。要突破以往展览的思维定式,不仅仅是书法。在书法史中沈老应该在一个什么地位?(想要)从一个学术高度推出一个当代的书法大家,学术的地位要定位,文字、精品没有,只在辽宁小范围地说不行,这次我们再出书要综合、全面、学术。沈老是清末民初的书法大家,要从风骨、为人处世全面精彩地还原,否则出不了山海关没有意义,外面的人还是不知道。集子里不能有赝品,专家应该是全方位的,要从省里立项,沈老的东西能不能重新整合、整理认识,全社会收藏家学生来推动,我们应该做一个好的文案向省里领导做一个严肃的汇报,我们一定要有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再推动。
张英超说,有的人走了,精神还在。沈延毅先生就是有如此精神魅力的文化名人,他的书法艺术更多地启迪人们去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涵养艺术,提高艺术品格。
张英超(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今天看了沈老的作品,想起“有的人在精神没了,有的人没了但是精神还在”,沈老就是属于后一种,他的精神还在。我跟沈老的交集是通过蒋维刚老师邀请我给沈老做一个雕塑。对书法这块我挺汗颜,有一次石塚英树先生给我带个礼物是他写的一首诗,是用汉字写的,我当时就特别汗颜,后悔小时候没有学习国画书法,日本保留了我们中国的很多传统,唐宋文化保留得非常完整。各位前辈讲了沈老的书法,书法我不懂,不敢讲,通过各位前辈对沈老生活、性格的回忆,感觉把沈老限定在书法家有点早,沈老应该是一个艺术家。
大家都说向浙江学习,不用那么远,黑龙江做的就很好,我们辽宁做什么了呢?沈延毅的成就不用说了,问题是我们后辈如何把这宣传出去,应该如何深化、细化,不应该只做一个展览,应该有一些后续工作,把作品活化,要有传承,有交流。
最后,王登科院长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沈延毅的形象,沈老绝不是一个个体,他是辽海书风的代表,成为一种值得深研弘扬的文化现象。沈老于书法、于诗才、于传统文化的修养,皆是一棵参天大树。他的身上葆有传统文人的风尚,与书法的传统“同向共生”。沈老生长在坚毅、辽阔的黑土地上,他的气质心性以及书法表现也与此自然人文相表里。
展览和研讨最终指向一个没有争议的结论:沈延毅先生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是辽宁的,也是全国的。可谓一支笔掀开一世风潮,一个人影响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