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某高速公路滑坡治理设计方案研究

2020-07-03汪海洋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抗滑桩

汪海洋

摘 要 文中以云南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坡为例,针对滑坡成因、形态,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拟定了圆形抗滑桩、方形抗滑桩两种加固方案进行比选。分别从加固效果、施工可行性、施工速度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论证,最终选择了圆形抗滑桩加固方案,该方案加固效果较好、施工经验成熟、施工工期短且施工安全措施简单。通过本文分析,可得出圆形抗滑桩是一种较好的滑坡加固处理办法,特别是对于已采取土方反压坡脚的滑坡加固处理优势尤为明显。

关键词 滑坡治理;加固方案;抗滑桩。

前言

云南某高速公路一处长约160m的边坡开挖后,该边坡顶面四周和坡顶120m处的弹石路形成一个贯通的裂缝,且弹石路明显下沉20cm、形成约30cm宽的裂缝。据现场监测,该边坡开裂变形在继续发展,且大裂缝范围内的不稳定土体形成多道平行于路线方向的裂缝,边坡坡面处的裂缝有地下水渗出。根据现场踏勘及滑坡专项勘察报告,判定为上部土体滑移变形,边坡处于强变形阶段,需要进行滑坡专项治理。

(1)前期边坡设计情况

滑坡发生的位置为K36+716~K36+875段边坡,长约160m,为挖方路基,且右侧设置避险车道,左侧一级边坡,高度几乎为0;右侧形成两级边坡,一级边坡高10m,坡率1:0.5,二级边坡最高9.6m,坡率1:0.75,均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防护,锚杆设计长度9m。

(2)滑坡区地貌形态

滑坡区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低山斜坡地貌,由于公路修建的需要,对斜坡进行了挖方,形成人工挖方边坡,边坡最大高度为22m,将采用分阶放坡开挖,形成二级平台,边坡坡角约33°,坡向86°,边坡坡顶为自然斜坡,该斜坡上陡下缓,坡角约20~30°,地形总体趋势呈西高东低。滑坡区后缘位于自然斜坡中部,后缘高程约为1175~1185m,坡前缘剪出口位于开挖边坡坡脚位置,高程约1110m,相对高差约75m,地形起伏较大。

发现滑坡后,施工单位第一时间采取了土方反压坡脚的应急措施。

(3)滑坡体空间形态

滑坡前缘剪出口位于边坡开挖边坡坡脚位置,高程约1110m;滑坡左、右侧以变形体及裂缝范围为界,滑坡后缘以变形裂缝为界,后缘高程约1175~1185m。滑坡滑动方向约86°,横向长约139m,纵向长约474m,滑坡体厚度7~13m,滑坡体体积约18×104m3。该滑坡属中层中型土质滑坡[1],滑坡体平面形态整体呈圈椅状。

(4)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该段滑坡坡体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Q4col+dl)块石土、碎石土、残坡积粉质黏土(Q4el+dl),土层厚度约3.5~19.8m,下伏基岩主要震旦系屏边群(Zpn)板岩。基岩地层埋深较深,对滑坡形成不构成影响,故判断滑坡为土质滑坡,滑坡主要发生于岩土界面位置,滑体以崩坡积土层为主,滑面为岩土界面,床为下伏基岩。

滑体主要由上部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Q4col+dl)块石土、碎石土及残坡积粉质黏土(Q4el+dl)组成,滑体厚度约7~13.0m,平均厚度约10.0m。

滑带主要为岩土界面,滑带厚度一般20~30cm。该滑坡目前未发生整体滑移,属于正在变形阶段的滑坡,处于弱变形极端,未形成统一滑面。

滑坡体下伏基岩为震旦系屏边群(Zpn)板岩,大部分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裂隙较发育。板岩为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质极软。滑床形态从横向上看,滑床面起伏不大,倾角3°~11°,纵向上呈楔形,滑床整体稳定,无变形破坏迹象。

(5)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体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其分布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层岩性的控制。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土层孔隙中,滑坡区地下水赋存部位以碎石土、块石土为主,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由于滑坡滑体厚度较厚,渗透性较强,赋水性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该类型地下水水位不稳定具有地下径流较短、就近补给排泄、水位受季节及地表水体水量影响变化幅度较大等动态特征。

2)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该类地下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大气降水沿各类裂隙运移、赋存,中风化板岩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沿风化基岩裂隙运移、径流,汇集于地势较低洼处排泄。滑坡区地形西高东低,勘查期间,通过钻孔揭露,未见地下水,地下水埋深较大,滑坡区及附近具有地下水径流较短,水量不稳定的特点。

3)地下水的补径排:勘查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受季节和地形地貌影响大;在边坡坡脚有水体渗出,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少量基岩裂隙水,结构不均匀,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条件差,富水性弱,常常以渗流或潮湿地的形式出露。由于区内结构面倾角较陡,利于地下水的排泄,大气降水由地表入渗,进入基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及土层中,在坡脚一带渗流排泄。

1方案拟定

在考虑已经施工反压应急工程的情况下,拟定了采用圆形抗滑桩加固、方形抗滑桩加固两个方案进行比选,择优选取[1-2]。

选取1-1断面、2-2断面、3-3断面3个垂直道路轴线的滑坡剖面为稳定性分析计算剖面,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3]计算2种加固方案所需布置的抗滑桩工程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1.1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圆形抗滑樁加固方案

K36+700~K36+778右侧一级平台上设置1排共28根抗滑桩,一字形布置,抗滑桩采用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身强度为C30,埋入式桩,圆形桩,桩身直径2.2m,桩长21m,间距3米。

K36+778~K36+836右侧一级平台上设置1排共22根抗滑桩,一字形布置,抗滑桩采用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身强度为C30,埋入式桩,圆形桩,桩身直径2.2m,桩长23m,间距3米。

K36+836~K36+853右侧一级平台上设置1排共5根抗滑桩,一字形布置,抗滑桩采用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身强度为C30,埋入式桩,圆形桩,桩身直径2.2m,桩长16m,间距4米。

1.2 方案二:钢筋混凝土方形抗滑桩加固方案

K36+700~K36+778右侧一级平台上设置1排共21根抗滑桩,一字形布置,抗滑桩采用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身强度为C30,埋入式桩,方形桩,桩身尺寸1.5m×2m,桩长21m,间距4米。

K36+778~K36+836右侧一级平台上设置1排共16根抗滑桩,一字形布置,抗滑桩采用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身强度为C30,埋入式桩,方形桩,桩身尺寸1.5m×2m,桩长23m,间距4米。

K36+836~K36+853右侧一级平台上设置1排共4根抗滑桩,一字形布置,抗滑桩采用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身强度为C30,埋入式桩,方形桩,桩身尺寸1.5m×2m,桩长16m,间距5米。

2治理设计方案比选

从加固效果、施工可行性、施工速度及经济性等方面比选2种加固设计方案,详见下表:

3推荐方案

考虑到前期已经实施了坡脚反压,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滑面已经贯通,采用人工挖孔方桩存在安全风险;现场已经采用坡脚反压后,具备大型机械进场条件;综合考虑推荐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4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4-5]

(1)认真做好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充分考虑当地季节性气候对施工工艺的影响,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新开挖边坡未防护前,雨天须对坡面进行遮挡、防止水流对边坡侵蚀。

(2)施工单位必须现场实测断面,按设计坡率放线,放线以路线中心线及路基标高为准。所有支挡及防护工程,均应按设计形式尺寸挂线放样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加强观测、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等是保证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各单位及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开挖及支挡工程施工前须做好地表排水系统。

(4)本边坡稳定性较差,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然后再开挖下一级。同时也要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以利支挡及防护工程的施工。边坡开挖中,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5)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原则。由于勘察手段及勘探数量的局限性,地质资料与实际开挖面可能有一定出入,某些不稳定块体及断裂破碎带位置及分布范围在路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代表,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设计,做到既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达到最满意的施工效果。

(6)加强施工监测工作,为检验在滑体加固后是否稳定,同时为了监控路基施工过程中滑体及其上部山坡的变形动态,建议采取一定的监测手段。

参考文献

[1] 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T3334-201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3] 刘振平,赵显波,周宪伟.某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16(8):104-106.

[4]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规范:JTG/T3610-201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

[5] 黄良启,常晋沙.某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加固抗滑桩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19(3):64-68.

猜你喜欢

抗滑桩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抗滑桩运用的研究
某高陡型牵引式滑坡群形成机理及治理效果评价
浅谈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抗滑桩的施工工艺
浅析高速公路的抗滑桩施工技术
桩板式挡土墙的受力分析与施工探讨
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
涵洞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
滑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