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体验:儿童道德生长的时空对话
2020-07-03赵华
【关键词】德育载体;非遗空间;文化熏染;道德生长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9-0027-03
【作者简介】赵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指导中心主任。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春江小学”)以“非遗空间”为育人载体,突出“体验空间”的实践理解,指向儿童“向善、尚美、知勤、善创”的品格涵育,为儿童“我与非遗时空对话”式的道德生长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体验空间:道德生长的时空对话
人类对环境的感知不只停留在视觉层面,往往还会用整个身体来感知和理解环境。学校在设计校园空间和建筑时,应从使用者、欣赏者和浸入者的角度来思考空间体验与整体环境、生态关怀之间的内在关系,营造让儿童获得身心一体化的环境。春江小学的“非遗空间”,正是构建了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体验空间,并使其具有德性感染力,能产生“时空对话”,为儿童道德生长提供了有德性的体验空间。
什么是“体验空间”?“体验”在《辞海》中是指亲身体会、感受。体验是从内心着眼,强调个人的亲身经历以及从中所获得的某种感受、体会。它与经验和经历有一定差异,经验是从认知着眼,通常指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而经历则更多是从外部着眼,强调过程。由此看来,“体验”是身心一体的,人的身体对空间环境的体验是一种整体感知,是进入整个世界的应然方式。春江小学的“体验空间”就是让儿童在一个实体的空间和活动中进行的体认和道德理解。
“非遗体验空间”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年)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文化空间”的一种。学者向云驹认为,“非遗”等“文化空间”应具有三个典型特点:首先是文化场所、文化物态的物理“场”,其次是一个文化场,再次是在这个物理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从这个意义上看,春江小学的“非遗体验空间”是若干“非遗”的微缩“物理场和文化场”,并且是统整融合、赋予活动主题的“在场学习”空间,是将儿童放在超越时空界限的学习场内历练,在实践场和良知激活场内省察的一种品格教育场所。
“非遗体验空间”为什么能够产生道德生长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中,客观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脑海中的图像或表象,而是要成为我们生命过程本身的要素。海德格尔说:被体验的东西,其意义在于融化在生命运动的整体中,成为与个体不可分离的唯一的体验,成为一种“生命联系”。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出了依赖于大地的生存,但是,精神生活统一场的断裂必须通过“文化空间”的构建来弥补。春江小学的“非遗体验空间”,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是新时代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种“修身”融汇“心灵”,这种“体验”契合“童心”,这种“空间”弥合“身心”。
二、有根新人:非遗体验空间的价值指向
1.“有根新人”是项目建设的核心。
春江小学对“有根”进行了校本化的理解和实践。首先是“寻根”。引导儿童深度认同中华文化之脉,认知、理解、习养,进而体认,增进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儿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儿童,不断树立文化自信。其次是“扎根”。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优秀的地方文化遗存,在儿童生长的这块土地上,充分洗练符合“新时代儿童”生长的文化要素,并进行课程化、活动性设计,进行模块化、人文性构建。最后是“培根”。树立儿童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需要培塑其正确的价值观,砥砺其品性。学校通过“非遗体验空间”资源的系统开发、丰富的在场体验活动、儿童自主管理方式创新等,引导儿童的文化理解和道德学习,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育“有崇高信念的生命力之根”。
2.“非遗体验空间”的品格关切:向善、尚美、知勤、善创。
学校从中国传统的“修身”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炼出“善、美、勤、创”四大核心品格,作为项目的核心指向。
一是“美善一体”的校本理解。“向善”即趋近、靠近、实践“爱”。《道德经》中:吾有三宝,一曰慈;《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所以,学校将培育仁爱儿童作为第一要义。“美即是德”,“尚美”就是崇尚“德性”和“有德性的表达”,学校在具体实践中是指向培育大美儿童。在“非遗”体验过程中,学校将儿童浸润在可视化的非遗空间中,并带领儿童深度参与空间设计和“美的创造”,以文化人,涵育美德。学校将“善和美”纳入儿童的认知世界,激活他们理解善、葆有善、践行善,保护并激发儿童发现美、欣赏美、赞赏美和创造美的天性,并将“善”和“美”内化为儿童的品格与心性。
二是“勤创融合”的品格实践。勤和创是一体的,勤为创之基,创为勤之魂。“勤”在传统文化里有“自强不息”的表达。曾国藩在《诫子书》中说:习劳则神钦。实施儿童“勤”的教育可使之终身受用。学校在“知勤”儿童的培育上,主要从“惜时、勤学、勤思”和“勤探究、勤实践”等视角展开,崇尚不怕吃苦,坚韧向上。“创”即创造力,学校将“善创”指向培育创新儿童。“非遗文化”中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研习非遗,可以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发展儿童的批判思维和创新品格有重要作用。
三、设计:非遗体验空间的全息构建
1.以品格提升为核心,进行非遗空间“全息”构建。
一是整合利用非遗资源,设计和创生了一批集文化、体验、实践为一体的“非遗文化”空间,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了富有生命力的环境。学校充分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以学生体验成长为目标,将整个校园打造成一个儿童学习体验中心。
二是统整设计了“跨時空体验空间”。在校内空间设计上,架构了“一馆一村一房”,即非遗馆、地球村和巢书房,以及“两大实践基地”和“四大主题园”,整体突出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巧妙借景、创意融合、精彩浓缩,将学校的“非遗空间”构建成儿童学习实践的体验场。在校外空间应用上,突出“有条件融合”,即不断创生校本化的课程与之融合,将儿童喜欢的课程负载其中。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学校秉持沉浸式空间的深度设计,立足丰富学校课程,“寻觅”“重塑”“融浸”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而丰富的体验场所,开阔学生视野,让学习随时发生。
2.“五指”非遗体验行动,让儿童体验“匠心独韵”。
“五指”是借用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提出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五指活动”,将五项主题体验活动形象地表达为“五只手指”,轻松活泼、童趣盎然,易于被儿童接受。“五指体验”主要有指尖艺术启心智、民俗游戏悦童乐、农耕劳作悦童行、春江美食爽童心、学创实践开童智,如指尖艺术主要是让儿童的“手儿动起来、灵巧起来”。学校开设了书法、彩陶、刻纸、蛋壳画、草木染等社团课堂,还邀请非遗传人进课堂,指导学生制作麦秆画、学叶编等。
3.“走起来”和“进得来”的非遗文化。
一是“走起来”,拓展儿童的实践场域。学校将研学摆在重要位置,充分结合“非遗文化空间”的走访,让儿童走出校园,走出固有的学习生活方式,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学校主要开展了多个主题和系列的“寻访之旅”,如匠心之旅、开拓之行等。学校还结合现代网络学习方式,指导儿童进行“网上冲浪”,设计“虚拟仿真非遗空间”,开展“非遗网络游”的软件开发设计活动等。
二是“进得来”,邀请“非遗传人”带着课程进校园。学校在“非遗传人”的选定上,设计了“聚焦目标—调查访问—有向筛选—课程设计—专家评审—课程试讲—动态调整”等一系列的流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如“非遗传人”工作坊,请“非遗传人”参与定期的社团活动和非遗文化节活动等;“非遗大咖”大讲坛,让“非遗大咖”为教师带来系列“非遗公开课”,为学生开设特色非遗课;“优秀传人”训练营,遴选有兴趣、有特长的教师,通过拜师学艺、集中培训、脱产研修等形式,让他们能成为学校“非遗项目”的带头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儿童,有如一轮明月,那用心设计的一个个育人空间和行动,正如不竭的潮水,不停地拍打着、温润着,就像在喃喃絮语。
非遗体验空间,文化与儿童品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