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
2020-07-02刘卫林梁青杨耀峰
刘卫林 梁青△ 杨耀峰
(1.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中医脑病科,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脑梗死为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病,中老年为高发人群,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甚至造成猝死和致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脑梗死常急性发作,患者出现昏迷,头晕,头昏,恶心呕吐、运动丧失等临床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再灌注发生在脑组织的局部缺血中,自由基和活性氧被破坏而导致神经细胞损害[2],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即是最为典型的病理表现,因此,评价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观察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依达拉奉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3]。因此,本方案常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8.31±6.3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63±1.27)h。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57.98±6.4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71±1.25)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参与对比研究。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患者入组后对患者行全面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血压控制方案、颅内压管理方案,予以降脂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等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29 ,规格:75 mg/片,1片/次,1天1次,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再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351,30 mg依达拉奉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静滴,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 2 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评NIHSS评分、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6]。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测评并比较,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PTT、PT、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D-D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收集到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比较[n(%)]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中老年人属于高发人群,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变化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7-8],主要包括脑组织的局部缺血,神经细胞损害和缺血等等,单凭一个治疗环节很难有效预防神经元缺血性损伤[9]。在临床上,抗血小板、抗凝、降低颅内压、稳定血压和血糖等治疗方法均属于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式。研究表明,联合使用不同作用途径和起效机制的药物,能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10]。依达拉奉[11]是一种提高神经细胞存活能力的药物,它具有很强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且可以清除缺血组织中由于血液再灌注引起的自由基,防止脑细胞和内皮细胞受损。临床研究显示[12],依达拉奉可明显减少神经细胞损伤,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抑制迟发性神经死亡,通过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后,可使患者脑内达到有效浓度,通过抗凋亡作用以减轻缺血缺氧时神经元的损伤以及脑损伤。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属于一种新型噻吩吡啶衍生物,临床研究表明[13-14],它能通过生物转化抑制二磷酸腺苷,通过修饰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止其与其他血小板受体结合,间接阻断二磷酸腺苷介导的纤维蛋白原糖蛋白复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15],提高临床疗效。
本方案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结果显示,较之于单纯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其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升患者抗凝血功能方面效果更优,综合提升了患者临床疗效,且并未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说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安全、疗效更优。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综合提升治疗疗效,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