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2020-07-02王凤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王凤云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中心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432)

静脉血栓本质上是一种外周血管病变, 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发病率。 作为静脉血栓的一种常见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常在普外科手术后出现,这是因为患者接受手术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静脉腔内的血液会出现异常的凝结,出现血凝块,阻碍静脉管腔,使得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对血液的循环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 若不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时的治疗,病情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并发肺栓塞。 且一旦血栓出现脱落,可能会导致栓塞,多种栓塞都是致命性的,很容易导致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 由上可见,给予患者优质高效的预防性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医患的共同需求下, 在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内对此进行了研究。 研究的方向即为探究与分析术后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病例来源于研究时间段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0 例。 截止报告撰写前,研究结果详细分析完毕,研究流程全部结束,下文中为此次研究的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此阶段内该院收治的80 例下肢骨折患者, 随后将其分为以观察组及对照组命名的两组,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划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数均为40 例。 观察组中有23 例为男性患者、17 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及最小年龄分别为61岁及31 岁,平均年龄为(48.9±1.6)岁。 下肢骨折原因:车祸21 例、摔伤10 例、跌落伤9 例。 观察组中有22 例为男性患者、18 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及最小年龄分别为62 岁及30 岁,平均年龄为(49.1±1.4)岁。 下肢骨折原因:车祸22 例、摔伤10例、跌落伤8 例。 在该次研究进行之初,对病例进行了筛选,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骨折外伤、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经过筛选后,该次研究对其予以排除。 研究进行之前,相关医护人员熟悉该次研究的简要说明内容,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 说明方式为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患者及其家属对此进行深入了解后,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签署参与同意书。 年龄、性别等为该次研究的病例基础资料,在这些指标上,两组患者的结果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碍对比研究的顺利进行。该院伦理委员会已经审核通过此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性护理,以简要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术后常规的并发症护理为主要的内容。 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为下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护士告知患者手术的结果,并向患者讲述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护士多与患者交流,聆听患者的主诉,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疏导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疾病,加强战胜疾病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监测及输液护理。 术后护士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手术侧肢体的末梢血运进行严密的观察,确保各管道引流通畅。 对引流液进行严格观察,主要观察其量、色泽、性质等,并及时记录;遵照医嘱对术后创面的管道和引流管道进行持续性的冲洗,冲洗的速度应该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调节,确保引流管时刻处于通畅的状态[2]。 给予患者输液治疗时,尽量选择上肢作为输液部位, 同时要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 如果输注的药物有一定的刺激性,则在输注前要首先对药物进行稀释,同时缓慢滴注,输注的时间最长为48 h。 若输注的过程中有局部刺激性炎症反应出现,则要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患肢护理。 术后护士对患者进行搬动时,动作轻柔,减少对小腿静脉回流的影响,同时在搬动的过程中不可在小腿外部垫枕。 同时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足踝部训练:护士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足趾及踝关节活动,20 组/次,3 次/d[3]。 仰卧位屈伸踝关节进行踝关节背伸拓屈训练、肱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将大腿双侧肌肉绷紧,下压膝部,使得膝关节保持在伸直的状态,以上训练动作保持5~10 s左右,术后每日1~2 次。 同时术后定时按摩患者腹部,保证患者的排泄通畅。

饮食护理。 在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的饮食,鼓励其使用高纤维、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的食物,切忌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饮食以清淡为主,严禁烟酒,保证每日的饮水量达到预期的标准[4]。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使用的是该院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 在护理后将问卷分发给患者填写,将问卷填写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级,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相关数据由此次研究的相关医师在研究结束后录入到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中,[n(%)]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χ2;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检验采取t 值进行,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面,2.5%为观察组的数值结果,17.5%为对照组的数值结果, 经过对比可知,前者的结果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结果的详细数据记录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对比

2.2 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结果方面, 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为95.0%,对照组患者的结果为7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结果的详细数据记录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转变,但这种改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多为脱离原生化、再加上各种内外在因素、社会建设速度及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影响,使得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下肢骨折就是其中之一。 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后若不接受及时的治疗,则可能会出现下肢血肿、继发性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炎、瘀滞性溃疡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 下肢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有很大的概率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因此给予其优质高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下肢护理是给予患者下肢的特定性护理,从心理、输液、饮食、患肢等方面给予患者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可能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的因素, 降低其发生率。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向为探究与分析术后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研究中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 研究的结果显示,2.5%为接受下肢护理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7.5%为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前者的数值结果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低于后者,经过计算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17.5%为前者的数值结果,77.5%为后者的数值结果,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该种护理方法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 给予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其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很大价值。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