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省情数据对森林公园林地的监测与分析

2020-07-02赵秀珍

经纬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构筑物森林公园林地

赵秀珍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 济南 250100)

0.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提升保护管理能力,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切实提高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国家级森林公园功能定位。强化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权威性,严控建设项目使用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地,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和林木采伐手续。对索道、滑雪场、宗教建筑、水库等建设项目,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论证。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项目,确需使用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地的,应当避让核心景观区和生态保育区,提供比选方案、降低影响和修复生态的措施。要加强森林公园管理与森林资源管理间的沟通协调,堵塞审查环节漏洞,杜绝隐瞒国家级森林公园身份取得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明晰国家级森林公园范围和界限。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统一组织,对本地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范围和界限进行逐一调查核实,确保每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范围和界限能准确落实到图纸、落实到全国林地“一张图”上。对因档案资料缺失导致范围不清或存在误差的,以及因历史原因将城镇建设用地、行政村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等划入森林公园范围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的标准,合理确定国家级森林公园范围和界限,并按程序办理国家级森林公园改变经营范围的行政审批。明确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地保护等级。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认真履行相关报批程序,及时将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林地划定为Ⅱ级及以上保护林地,逐步将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规定的区划范围和区划标准的森林,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规定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落实补偿措施,停止商业性采伐,切实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1]。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在有效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弘扬传播生态文化、满足公众美好生活需求、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由于认识不足、监管不力、管理松散等原因,一些国家级森林公园重开发轻保护,甚至违规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

本文以某森林公园林地为标的监测林业主管部门对该森林公园的监管和保护。该森林公园面积34.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46.38%。公园内有4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为了旅游开发需要,公园北部道路网密集,其中一条大路贯穿于公园南北两部,园内水库众多,中部一大型水库是旅游的重要景点,园区北部、中部人文景观丰富,集合了历史文化园和宗教文化园,有大片的宗教寺庙、历史建筑群等;同时为方便观光旅游建设了很多旅游配套设施,人为开发面积大,破碎度高。

1.数据基础

根据2015年、2018年两期地理省情监测采集的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要素数据,以2015年作为本底数据,结合实际,其中地表覆盖监测内容,八个一级类包括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水域;并将林草覆盖数据分为林地和草地数据,还收集有关专题数据、其他专题资料,公园范围等。

2.监测分析流程

本文以某森林公园为行政区划范围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年、2018年两期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基本统计成果,对不同年度森林公园进行现状、林地破碎度、面积变化与占比、空间流转等情况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流转矩阵得到2015年、2018年两期森林公园地表覆盖各地类面积变化及新增、流失等情况。具体监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监测分析流程图

3.对某森林公园的具体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某森林公园地理优势

该公园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丰富的森林资源,悠久的民俗文化,良好的区位优势与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随着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的增加,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座以风景游览、动植物观赏、科普考察、休闲度假等为主要内容,以特色森林为主题,与城区紧密相临的生态型旅游度假胜地正在逐步形成。

3.1.2 该森林公园各地类面积与占比情况分析

根据2018年数据统计,该森林公园各地类面积(如表1、图2所示),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占全森林公园面积的43.06%,耕地次之,占全森林公园面积的16.41%,草地面积占比12.23%,园地面积占比7.67%,房屋建筑、道路、构筑物面积占比基本上均等,只有荒漠与裸露地面积占比最小,人工堆掘物零星分布。

表1 某森林公园地表覆盖各类型面积及占比 单位:亩

图2 2018年某森林公园面积与占比统计图

从图2中可知:除林地外,耕地和园地的地表覆盖面积较大,这可能与林业部门对林地的定义不同导致大量园地划入森林公园,比如森林公园内有几处果园就划入了公园。其次是耕地面积较大,原则上森林公园内不允许有耕地存在,这就需要重新考虑是森林公园界线的圈定还是后期人为破坏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人工堆掘物、房屋建筑(区)和道路等人类开发地物类型的地表覆盖面积占比较小,这与保护森林公园的原则相一致。

3.2 林地破碎度现状分析

3.2.1 破碎度是形容分割斑块破碎的程度,即生态格局由连续结构向斑块嵌块体变化过程的一种度量。,大致表现出了地物空间构成的复杂度以及人对地物的干扰度,它的具体成因和过程:由于自然或人为等要素致使区域景观由原来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总体逐渐转向繁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2]。因此可以用它来分析下森林公园受外在(主要是人为因素)干扰的程度,进而对其保护程度有一定了解。破碎度公式[3]如下:

Di为森林公园林地斑块破碎度指数,Ni为森林公园林地斑块总数,Ai为森林公园林地的总面积。它表示森林公园林地斑块总数与总面积之比。其比值与林地破碎化程度成正相关,而破碎度的大小大致间接表征了林地不断遭受侵入与分割,致使林地斑块越来越破碎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强调人为因素导致的斑块破碎化,防止因林地自身不同类型采集成不同的斑块而导致林地破碎度增加,这里对林地斑块做一个预处理工作,将相邻不同类型的林地斑块合并为一个)。

3.2.2 经计算可知此森林公园的破碎度较高,地物类型复杂,除林地之外还有草地、房屋建筑区、构筑物等大量分布;同时为方便观光旅游建设了很多旅游配套设施,人为开发面积(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为7538亩,占了整个森林公园的17.25%。该区域内林草覆盖较少,在圈定森林公园界线时为不合理区域,众多的人为干扰因素使得公园林地斑块破碎化严重,致使该公园林草覆盖总面积有所减少。某森林公园地表覆盖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某森林公园地表覆盖情况

3.3 两年期面积变化情况分析

3.3.1 2015年、2018年两期该森林公园面积变化量分析,草地减少最多,为705.5亩,耕地减少了520.5亩,林地减少了153.9亩,林地的减少已经超出了林业部门的指标规定,降低最少的是人工堆掘物。而增加最多的是构筑物,为874.4亩,其次是园地增加了460.2亩,增加最少的是房屋建筑为124.3亩。从各地类变化量占比来看,构筑物的变化量占比最大,占比为33.6%,变化量占比最小的是人工堆掘物,仅为-0.2%。详情(如表2、图4所示):

表2 2015年、2018年两期面积变化量与占比 单位:亩

图4 地理信息辅助审计工作流程图

3.3.2 从图4可以看出,园地、构筑物地表覆盖有所增加,而构筑物增加最大,可能与人工参与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有直接关系。而耕地、林地、草地的地表覆盖有所降低,前面讲过,公园内大面积耕地是不可能存在的、园地的增加可能与林业部门对林地的定义不同导致大量园地划入森林公园。而林地面积的减少可能与人为干扰因素使得公园林地斑块破碎化严重,致使该公园林草覆盖总面积有所减少。

4.各地类转入转出情况分析

4.1通过建立转移矩阵对地表覆盖地类进行统计分析,该森林公园2015年、2018年两期林地和其他地物类型转入转出情况从整体来看(如表3所示),向林地转入面积最大的为种植土地(11516.92亩),其次是构筑物(110.82亩),种植土地转入可能是因为在圈定森林公园界线时有大面积的种植土地划入森林公园,之后为了提高林地覆盖率将种植土地植树造林;构筑物转入可能是公园内停车场、硬化护坡、露天堆放场、碾压踩踏地表、其他硬化地表等植树造林增加林地覆盖率。林地转出面积较大的地物类型也是种植土地和构筑物,这一类型的转化很可能是把其他经济苗木划出了林地或者将林地破坏修建停车场,硬化护坡、露天堆放场、碾压踩踏地表、其他硬化地表等。说明森林公园内存在着林地破坏现象。林地与其他地物类型空间转换最强烈是种植土地,其中种植土地的转入明显大于转出;其次是构筑物,而构筑物的转出也明显大于转入;这两种类型与林地的转化存在转出面积的都需要注意是否对森林公园的生态造成了破坏。

表3 森林公园2015年、2018年各地表覆盖流转情况表

4.2空间变化(林地转入面积与林地转出面积之和)最大的是种植土地,其转入面积为13371.35亩,其次是构筑物690.42亩,转出最小的是荒漠与裸露地16.75亩,转出类型中主要向种植土地和构筑物转换,这部分主要考虑是否为经济驱动存在改林现象。纵观该森林公园空间变化,林地转出为其他地物类型时,要重点分析转换是否符合开发方案,是否存在破坏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

5.结束语

对森林公园的林地面积和林地覆盖做现状和两年度的变化分析。同时引入破碎度指数分析人为开发因素对林地的破碎与分割,可知破碎度反映的不仅是人为干扰面积对公园的影响,同时对人为干扰地物类型的聚集情况有所反映。当森林覆盖率越大,人为干扰越集中时,森林林地的破碎度越小,因此森林林地的破碎度可以表达人类对森林公园的开发情况,监测人为因素对森林公园的影响。在林地与其他地物类型转换统计可知种植土地和林草之间的变化最为强烈,要重点关注这些变化是否有破坏公园生态现象,并且根据地物类型的转换情况,通过类型转化来监测公园与具体开发方案是否匹配。

猜你喜欢

构筑物森林公园林地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分析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构筑物中的应用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森林公园游记
图片新闻
龙架山森林公园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