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顶小学创造“上垟精神”
2020-07-02傅亚芹
傅亚芹
40多年前,她曾是浙西南革命老区遂昌县王村口镇上垟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在24年里,她让山里的孩子告别了文盲,走进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并获得各类荣誉238个,其中国家级的就有56个。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少先队大队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红花集体”“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40多年来,她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9年9月20日,在由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镇上垟小学改建的上垟精神展陈馆里,她受聘成为该馆名誉馆长。
她就是原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上垟小学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傅亚芹。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成为少先队中队长,第一次独立工作时,就因疏忽把为新队员购买红领巾的钱弄丢了。当时家境贫寒的我,急得一个劲儿地抹眼泪。然而,中队辅导员不但没有责备我,还悄悄地帮我把钱垫上了。她亲切地对我说:“以后做事要更细心,要有责任心。”这件事和这句叮咛,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后,“做事要有责任心”成了我终生的座右铭,“责任”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词。同时,我立志长大后要为红领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1年5月,16岁的我成为小学民办教师,还当上了金华县后傅小学的中队辅导员,再次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我主动把队员们组织起来,给他们讲红岩的故事、雷锋的事迹,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做游戏。
1971年,我和同为教师的丈夫邱嵘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到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后塘村,先后担任了上垟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校长,也由此开启了24年服务偏远山区孩子们成长的拼搏历程。
在这24年里,作为一名山区的少先队辅导员,我的生活中欢笑伴着泪水,成功夹着失败,虽然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
用“真”温暖人心
上垟小学“藏”在大山深处的一间破旧祠堂里,残瓦破壁,杂草丛生,一楼是教室,二楼是阁间。后塘村党支部书记杨芳华带领村民腾空了堆放在此的稻谷、玉米,才有了我们的新“校舍”。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我有过留与退的激烈思想斗争,但最终没有退缩,而是把这里当成自己向理想进军的平台。我和丈夫积极发动后塘村村民一起建操场、盖教学楼,还利用劳动课和双休日,组织队员们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比如,我们组织队员们上山开展“小秋收”活动,采茶籽、摘李子;下山运砂料,用肩挑、用手拎;在乱石坡上开辟茶园、红领巾试验田、杉木林场、梨园、橘园、青梅园……这些活动既培养了队员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德,增长了他们的课外知识,又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3年,傅亚芹带领队员们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为了改善队员们的饮食条件,我每年都养一头猪,坚持了9年。到了果园丰收时节,只要村口放电影,我就和队员们挑着箩筐去赶场。不过,我们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去卖水果……
通往校园的道路坑坑洼洼,队员们上下学时常滑倒。于是,我每天早上5点就到2.5公里外的安下村山边去运石挑沙,想为队员们修一修“上学路”。村民们得知后,全村老少和我一起“搬石头”。两个月后,一条由石头铺砌而成的“挺进路”延伸到了我们的校园里。
到了1995年,我们累计创收3.7万余元,拥有了11.2亩的“花果山”,开辟了512平方米的大操场并安装了篮球架。同时,我们还设立了藏书1500余册的图书室,学校被誉为“山区小学的典范”。
那时,在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真心去关爱队员,用真爱去温暖队员,用真诚去感动队员。
上垟小学的队员们分别来自6个村庄,他们每天都要走崎岖的山路上学。每到雨季,我都会亲自护送他们放学回家。平日里,队员的衣服破了,我给缝补;头发长了,我给理发;生病了,我给买药并背着去找医生……虽然工资微薄,但我总会拿出一部分来资助贫困生,为他们买衣物和学习用品。就这样,我与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垟小学从1972年开始实行免费入学,后塘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用“趣”传递科学
40多年的山村辅导员实践,让我深感教育工作要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传递科学的真知与实践经验。为了培养队员们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品质,我翻阅了大量资料,根据他们的兴趣,选中了探索飞碟之谜、野人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带领队员们向科学进军,还借助幻灯、瓶子等道具营造活动氛围,鼓励队员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为解决学校“人畜共饮一潭水”的问题,我带领队员们上山砍毛竹,引下高山泉水,在校园内建起了“思源池”。从此,师生可以饮用只属于自己的“安心水”。
我还策划了“成语的来源”“打问号的图画”“说笑话、讲道理”“科学在召唤”“我为母校绘蓝图”等少先队活动,给队员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用“学”传承革命精神
后塘村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设立了枪械修理所、伤病员疗养所和军需供应站,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于是,我引导队员们开展学习革命先烈系列活动。
我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入学习先烈、追思先烈的少先队活动中,以先烈的革命精神感染、鼓励队员们。比如,1985年,我带领队员们创建“粟裕中队”,开展了“争做好少年”活动,学习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精神。我还代表上垟小学聘请了粟裕的夫人楚青作为荣誉辅导员。1985年4月5日,楚青老师与队员们见面并合影,还将粟裕将军生前用过的帽徽、领章以及《祖国在我心中》摄影集、《名将粟裕》《粟裕战争回忆录》等书赠予学校。此外,每年清明节,我都会组织队员们去祭扫粟裕将军陵园,还经常请当地老党员、老游击队员给队员们讲革命故事。
1995年,傅亚芹(后排左一)与辅导员、队员们在粟裕将军陵园合影
为发扬革命精神,我们曾以中、小队为单位开展“描星星”(爱国爱党星、拥军爱民星、尊师爱校星、遵纪守法星、助人为乐星)、“学五小”(学小蜜蜂、小孔雀、小燕子、小黄莺、小雄鹰)、“誓做八五小英雄”等活动,引领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弘扬革命精神。
离开学校大队辅导员岗位已有24年的我,如今仍然热爱少先队事业。我深知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人民给的,要继续引领队员们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如今,作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少先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