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优化管理研究
2020-07-01谭韧
摘要: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其前端分类投放正稳步推进,中端和终端分类收运、分类处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优化方案。即提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优化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迅猛增长,2018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975.5万吨,并以年均7%的增长率持续增长。2019年11月,北京市政府修订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生活垃圾分类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并要求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北京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目标。而系统优化生活垃圾分类的收运体系,能有效推进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提高生活垃圾管理效率。
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但垃圾处理能力缺口较大
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9年生活垃圾产量为669.1萬吨, 2018年垃圾产量为924.8万吨,十年间共增长255.7万吨。其主要原因是垃圾产量规模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北京市近几年的人均GDP从2009年的70452.3元到2018年的128994元,同时北京市部分乡村垃圾未归入城镇处理,所以生活垃圾在未来几年仍呈增长态势。2017年北京市的垃圾日产量2.57万吨,而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所达到的日垃圾处理能力为2.43万吨,为消化生活垃圾的日产量,就需要超负荷运行垃圾处理设施来填平产生量和处理量之间的缺口,降低了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二)生活垃圾收运主体混乱,多方主体并存
根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情况,目前北京市共有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理服务企业三家,分別是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北京环卫集团运营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服务企业主要有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环卫集团运营有限公司、北京瑞利恒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北京市生活垃圾的收运主体比较混乱,收运和处理由不同的企业负责,在生活垃圾的实际处理过程中,运输企业为追求收运成本最低,往往会出现“分类收集,混合运输”的不合理现象。
(三)生活垃圾收运体制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不同的部门与人员组成。居委会、街道、物业等部门具体负责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市商务局负责再生资源利用、废旧物品回收。由于工作量繁重,涉及机构部门较多,所以在操作上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此外,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属于是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城市环卫行业中政府既充当了监督者的角色,又充当了政策实施者的角色,导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庞杂,对垃圾处理缺乏整体规划,整个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竞争机制。因此,需要改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制。
(四)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向市场化运作较慢
北京市生活垃圾收集、分类、清运是由市属的国有企业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负责运行,这种由政府控制的局面使垃圾收运各环节成本不清,降低生活垃圾管理效率。同时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尚未与垃圾投放者的自身利益挂钩,尚未形成有效地垃圾收费制度来引导市民,而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这样的准公共物品,完全依靠政府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未来还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向居民收取一定的费用,引导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养成,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五)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数字化、信息化尚未健全
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仅建立了基础性数据指标,但尚未向社会公开其信息服务,数据信息系统和优化调度系统尚未健全,需尽快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各环节数据统计标准化、公开化,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北京市各区各街道垃圾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量等尚未做到实时监控、实时跟踪,垃圾分类计量统计方法、分类收集方法等依然在各区摸索中,各区的智能化垃圾处理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综合评价平台等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推进。所以,北京市生活垃圾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应用系统,形成综合性、智能化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系统。
二、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优化方案
(一)提供方便实用充足的分类收集设施
根据上文分析,北京市的生活垃圾产量较大,为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北京市应将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设提上日程,,加大提供方便实用的分类收集设施,满足居民的投放垃圾的需求。同时政府清运部门或垃圾回收公司定时定点回收垃圾、按类收运,不同种类的垃圾都应有各自的收运途径,并按规定设计路线进行装卸处理回收品,定期派车对回收的垃圾进行专车清运,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降低污染。
(二)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设施能力
近十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长,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较为缓慢。2017年,阿苏卫和安定填埋场垃圾处理设施已经严重超载,而且北神树和焦家坡填埋场的关闭,垃圾处理设施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这迫切要求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北京市委应加快实施《三年实施方案》规划中提出的设施建设任务,并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实际情况,新建一些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设施,从而满足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处理需求。同时严格贯彻新建垃圾处理设施有关污染防治标准,推行技术改造和工艺完善,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
(三)不断完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系
鉴于北京市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政出多门、分头管理的特点,应对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行统一管理,尽量减少与各部门之间的交叉关系,降低垃圾收运管理的交易成本。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双重管理方式,在公司和政府之间建立第三方管理机构,收回部分生活垃圾管理权,由第三方管理组织整合前端收集、报废处理和再利用中的某些类型垃圾,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监督,这样既可以防止政府各部门纳入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系,又可以监督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和管理效率。
(四)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生活垃圾的经济效率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由政府主导而出现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应提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支持和鼓励各类专业化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积极参与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建立环卫服务承接主体流动机制。严格审核环卫公司、人员资质,确保中标公司拥有完成任务的机械设备、人员等必要条件。不断强化监管,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环卫公司要按规定淘汰,让有实力的公司进入环卫市场,这样才能保证环卫市场的竞争性,激发环卫市场的活力,提升环卫管理水平。
(五)提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收运体系应尽快建立关于垃圾信息量的数据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合,实施数字化管理,夯实垃圾分类信息、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推广使用“互联网+”智能分类模式,实现垃圾分类的全过程管理,支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优化垃圾分类流程和运行模式,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北京市少数区已经实行了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还有大多区仍在推行中,应实施全面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借助识别技术、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互通,有效地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建立起全面覆盖垃圾治理的动态监测系统。
同时未来,还应该围绕贯彻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建立完善垃圾分类管理配套制度,健全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夯实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政策基础,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现状及落实推进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3):63-64.
[2]陈凯,胡静.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观察,2018(04):114-122.
[3]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10(12):1-5.
作者简介:
谭韧(1995年1月-), 女, 汉,研究方向:区域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