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让每一条河流“长寿”
2020-07-01何小琛
何小琛
长寿是长江黄金旅游带的大景区,南来北往的游客,总会流连于它美轮美奂的滨江岸线。而要保持这美誉度极高的“颜值”,殊为不易,离不开各级河长的日夜巡护。
2019年以来,长寿区在积极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长寿的河长制工作体系,由“眼中有河”到“心中有河”,让长寿的每一条河流“长寿”。
| 给河流加“滤网”:有形和无形的“网”|
“宁愿得罪人,也不愿得罪河。”这是长寿区河长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让河道水常清、岸常绿,这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为了履行这份职责,数百个清晨与黄昏,人们总会碰到沿着河道走走停停的河长,他们遇到有垃圾物、水流颜色异常的情况,便会掏出手机拍照,留下有效的“巡河足迹”。
想要让河长制真正落地生根,离不开责任人。在长寿,除了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全区总河长、副总河长,19位区级领导担任全区19条区级河流的河长,由高位推动,落实第一责任人外,具体到河长制的推行过程中,长寿区还坚持把责任压实一竿子到底。
治水没有局外人,开门治水,自上而下广泛参与的治水理念在长寿区已成为共识。长寿区、镇街、村社区的三级河长体系中,除了设立了镇街河流河长、村社区河流河长外,各河流所在镇街、村社区还分级分段设立河段长,由镇街、村社区同级负责人担任,为河流生态增加一张无形却强有力的“滤网”。
自河长制实行以来,各级河长积极行动,趋势是向好的,但问题也不容回避。河湖的许多问题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河湖管理保护中还存在薄弱环节。
而明确了河长,意味着“有名”,为水域保护划清了“责任田”,让巡、管、护、治有人问、有人管。要把事情办好、办实,还必须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让河长制从“有名”走向“有实”。
长寿在全区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分为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巩固提升3个阶段。经过全面排查,排查出全区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54个,织密一张有形的“滤网”。
随后将问题移送给各区级河流责任部门,要求其牵头人及时向区级河长汇报,并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召开专题研究会,制定工作措施,全面完成整改。
确保河湖面貌根本改善是场硬仗,只有整治不松劲,水清才能终有日。
| 给河流“开小灶”:一河一档一策一图 |
长寿区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长寿独特的河流景观,也给河道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
以往治河,常常会出现一个“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水污染难以根治,容易出现污染“回潮”。
以前,水面保洁员把垃圾捞上岸、岸上清洁员把垃圾扫入河,如今“一把掃帚扫到底”,水岸同治。河“长治”的最难点、同时也是第一关键点,就是“水岸同治”,岸上的问题首先要解决。
为此,长寿区的做法是在河长制全覆盖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河长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承担河道日常管理、协调推进河道治理、监督日常清淤保洁等“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长寿区通过落实“一河一策”、完善“一河一档”、完成“一河一图”,把每条河的“前世今生”都摸底得明明白白,河流有什么疑难杂症,在图上一目了然。针对每条河的不同情况,长寿区制作了污染源分布图,实行“挂图作战”,让每位河长都清楚自己的“责任田”,从而细化明确工作责任。每解决一处污染源,就在图上“销号”一处,治污进展一目了然。
以桃花溪为例,它属长江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长寿境内,是长寿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桃花溪污染严重,水体又黑又臭,水质长年为劣Ⅴ类。
长寿区举全区之力开展桃花河污染攻坚整治,40余个部门和街镇不懈努力,因河施策,为桃花溪制定专属的“河外截污、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景观打造、常态管理”整治路径,桃花河西岸截污干管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通水,对桃花河的实质提升改善明显。
同时禁养区关闭畜禽养殖场(户)166家,限、适养区达标整治畜禽养殖场(户)192家;全面完成相关街镇污水管网整改工程,累计新(改)建污水管网26公里,完成总投资约3821万元,街镇污水收集率达从平均不足40%提升至90%以上,切实解决了桃花河流域沿线场镇生活污水收集问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今的桃花溪已恢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水是生命体,如同人一样会感冒发烧。长寿区为每条河建立“健康档案”,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系统开展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域空间的监测,完善河库基础信息、治理信息和影像资料等内容。
这样,河流无论是“生病”“健康”还是“亚健康”,都有细化标准,都会详细记录,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有了这样一份体检表、档案册,河长治河也更有办法,更有底气。
如今,全区河流水质持续稳定向好,长江、御临河、龙溪河长寿段水体稳定在Ⅲ类水质以上。
| 给河流“找友邻”:跨界河流联防联控 |
冬日,漫步大洪河畔,微风拂面,阳光与河水交融,波光粼粼甚是好看。这美好景致,便是长寿区跨区域治河的生动实践。
大洪河跨越四川邻水、重庆长寿两地,其中涉及肥水养鱼、畜禽养殖污染、河道非法采砂、农家乐污水直排等多个问题,需要双方共同磋商,协调解决。
除了大洪河,御临河、万顺河同样跨越邻水、长寿两地,水污染防治工作绝不是一方责任。早在2018年,邻水县河长制办公室就与长寿区河长制办公室签订了《跨区县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在全市率先以协议的形式明确两地共同治理跨界河流水污染的责权。
双方坚持“属地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针对水域交界处存在的系列问题,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推动两地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形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双赢格局。
得益于河长制工作的开展,长寿区如今的“朋友圈”也越扩越大。区河长办分别与广安市河长办、邻水县河长办、垫江县河长办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交流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维护交界地区人民群众的水环境权益。
河長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单靠哪一家、哪几个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携手并进。比如处理污染养殖户,就需要水务、环保、公安、畜牧等多部门联动。
长寿区全区上下一盘棋一条心,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既管好河道湖泊空间及其水域岸线,又管好河道湖泊中的水体。在对“盆”的监管上,集中力量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在对“水”的监管上,压实河长主体责任,建章立制、科学施策,统筹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河长制书写的是发展大文章,治河能治出黄金河。龙溪河是长寿区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由于沿河两岸造纸厂、啤酒厂、化肥厂等工业污染严重,加上沿河集镇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龙溪河部分河段几乎成了“六彩河”。
2017年,长寿区联合梁平、垫江,历时半年,共同为龙溪河流域争取到了国家级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的重大政策机遇,使龙溪河流域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流域之一。龙溪河PPP项目(一期)预计建设投资约35亿元至40亿元,包括水环境治理、生态产业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内容,多家大型央企、国企、民营上市企业对本项目投资、建设的兴趣较大。
项目突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注重创新系统治理,推行“厂网一体化、厂外配湿地”,尤其注重产业培育和可持续发展,兼顾在“治理”与“发展”两端共同发力,规划打造龙溪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带、乡村振兴示范带、旅游产业示范带。
在长寿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实例还有很多。近年来,大洪湖有机鱼大力改进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推行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建成全市最具规模、最规范、最先进的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槽,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目前已有有机甲鱼、翘嘴红鲌等多个有机鱼品种,这些品种已成为市级名牌农产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条条河流的复苏,正是对河长制工作最好的嘉奖。在长寿区滨江路,放眼望去,高楼林立于满目葱茏之中,碧波荡漾,百鸟悦鸣,城市繁荣与园林恬静融为一体。
图片/长寿区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