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燃油油质异常原因分析与对策

2020-07-01哈申图雅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3期

哈申图雅

摘 要:在发电厂之中,抗燃油的运行管理工作事关重大,管理人员必须时刻观察抗燃油的使用状态才能确保其实用价值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从提高抗燃油运行管理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的抗燃油油质异常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预防抗燃油出现异常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抗燃油;油质异常;油质

抗燃油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性能,但若在使用环节出现优质变质的问题,就会为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冲击,而且还会对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实践工作中研究人员应该对抗燃油的使用价值进行明确,并且基于抗燃油油质异常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

1 抗燃油的应用价值

抗燃油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酸,是一种外观透明、质地均匀且具备一定毒素的人工合成油。这种物质的挥发性极低,抗磨性、安定性以及物理性都极高。而且,抗燃油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具备难燃性,既难以自燃又能在燃烧后很快自灭,具备良好的阻燃性[1]。所以,抗燃油被广泛应用在发电机组之中,发挥着润滑和阻燃的双重作用。

2 抗燃油油质异常的原因

在抗燃油使用阶段,若存在管理不当则十分容易导致电阻率超标,进而造成油质异常的情况。比如,抗燃油的油箱中充满气泡,或油箱与滤网上出现大量胶性物等。电阻率是检验抗燃油油质的重要指标,但是这一指标的影响因素十分多样。无论是水分、温度等外界影响因素,还是油中的极性物质污染都会造成电阻率超标。而油箱内的气泡则主要源自于突然增大的油中空气释放值。从理论上来看,外表面活性剂污染、化学成分污染、矿物油混杂、腐蚀管道后的裂化产物都会引起抗燃油气泡。当然,抗燃油油质异常还可能源自于其滤网破损、酸值超标、颗粒污染过重等因素。

3 抗燃油油质异常防控策略

相比于普通的矿物油,抗燃油的密度更大、自燃点更高、抗氧化安定性更强;但是却存在水解安定性、辐射安定性和介电性能差的缺陷,而且这种物质与许多的密封材料不相容。正是基于这些性能特点,抗燃油使用系统的洁净度、材料适配度、油质监督水平要求极高。通常,抗燃油的油质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其劣化程度和污染程度来判断,所以为了能保证抗燃油的应用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引发油质变化的因素着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方案,进而实现对抗燃油油质异变的科学管控。

3.1 合理开展定期维护

发电厂中,抗燃油主要被应用在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系統)之中,抗燃油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汽轮机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是,抗燃油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之下,很容易产生污染物进而造成管道阻塞或部件磨损。因此,为了能提升抗燃油系统的运行成效,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开展维护工作。此时,需要依照抗燃油系统和汽轮机使用需求制定滤油频率和EH抗燃油系统运行监管工作强度。

在滤油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抗燃油系统的实际运行时间和强度对其滤油周期性进行计算,进而达到降低悬浮物和污染物出现几率的目的。比如,以2次/周为周期开展滤油机滤油工作,其作业时长不低于30h。需以周为单位,利用滤油机开展该项工作,单台电调机组投放EH油自过滤系统的频率不超过2次,而且滤油时长不低于16h。同时,还需要使用EH油再生系统,该系统应该3次/月的频率投运,整体作业时长不低于24h。

在油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对各项细节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完成各项基础设施以及系统参数标准的查验。比如,每日查看EH油的位置、温度、流量、主油泵压力和滤网差压等。还应该在工作中完成系统内外泄露情况的有效查验和把控,明确各个试验块的油压并且确定再生装置的滤芯差压。同时,在作业环节,还应该完成对蓄能器应用有效性的检测。比如,每月进行2次高压蓄能器的氮压检验和1次低压蓄能器的氮压检验。此外,在作业化环节还需要完成对抗燃油油质状态的监督和维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上报并及时地更换油体。

3.2 提高设计安装质量

在发电厂EH油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环节,其作业有效性将会深深影响抗燃油的使用成效。所以,必须着力提升相关工作质量。在这一环节,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对抗燃油含水量的有效控制。比如,在其EH油箱顶部的呼吸器之内,安放空气过滤以及除湿装置。同时,还应该在设计和安装环节做好温控规划。设计人员应基于EH系统元件的功能性和抗热能力,有效划分元件位置。比如,杜绝在高温区域内安装管道的情况,严格筛选和控制保温材料类型与质量,科学控制保温层厚度使之具备为气缸或高压、中压调门降低热辐射的能力。在安装和使用环节,如果油动机的活塞底部出现了高温抗燃油囤积,那么就会导致这一部分成为死区,会严重干扰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死油腔的问题,管理人员还需要实现对电调机组的负荷进行有效调整。

3.3 强化运行指标控制

为了能更为有效地对抗燃油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尽早发现异常,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指标着手,有效开展控制工作:

3.3.1 酸值指标

若在抗燃油使用环节,出现了酸值过高问题,则会导致油体中出现沉淀物或泡沫,甚至会造成空气间隔问题。所以,在实践工作中酸值应该成为抗燃油运行管理的关键性检测指标。比如,以1次/月为频率,以0.075-0.1mgKOH/g和0.4mgKOH/g为指标,开展抗燃油运行控制管理。当抗燃油的酸值指标达到了0.075-0.1mgKOH/g时,就需要依照再生装置的投运规定将其投放入系统之中。如果酸值上升,则代表着装置中的硅藻土失效,此时硅藻土不仅不能发挥降低抗燃油酸值的作用,还十分容易对抗燃油造成污染,所以必须马上更换硅藻土滤芯。而在检测时,若发现酸值达到了0.4mgKOH/g,就意味着再生装置已经无法处理抗燃油的酸值异常问题,需要更换抗燃油或选用抗酸能力更强的过滤设备。

3.3.2 粘度指标

通常,抗燃油的粘度都比较稳定,但若有其他液体混入油中则必然引发抗燃油粘度变化。为实现对这一指标的有效监控,管理人员可以每三个月开展一次检测,以便于及时掌握抗燃油的污染情况。

3.3.3 含水量指标

作为抗燃油的主要成分,磷酸酯的水解安定性极差,所以十分容易因水分解而造成油体含水量变化。水解反应下的酸性产物会再度催化水解,则十分容易造成敏感部件腐蚀问题,会严重干扰抗燃油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在抗燃油使用管理环节,必须对含水量指标进行控制。此时,需要根据含水量大小来合理选择控水方式。管理人员可以1个月为周期定期开展含水量指标检测,及时更换或维修油箱顶部的干燥剂和空气滤清器,并根据抗燃油含水量大小合理选用控水方法。比如,含水量小时,可使用硅藻土滤芯等过滤介质吸附水分子。若应用硅藻土,则需要保证其在应用前被放置在110℃的干燥箱中烘干12h,并在滤芯温度冷却至20-30℃时被直接装入滤筒中备用。若抗燃油含水量过高,则需要采取真空脱水法控制含水量。

3.3.4 电阻率指标

高电阻可实现对阀门损坏几率的有效控制。而在实践中,可选择更换滤芯或防止抗燃油被污染的方式控制电阻率。此时,最为适宜的检测周期为1次/1月。

3.3.5 外观指标

新的抗燃油中没有沉淀物而且整体呈现淡黄色透明质地。但当抗燃油出现油质异常后,其外观就会发生变化,若油质老化则油体会变为深棕色,此时抗燃油的实用价值所剩无几,甚至会威胁系统运行安全。为此,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开展抗燃油外观检查,一旦发现变色就应该对其进行精密过滤和去污除杂,从而延长抗燃油的使用寿命。

4 结论

总而言之,抗燃油的使用既可以有效润滑发电机组,又能有助于火灾防控有效性的提升,所以确保抗燃油的正常使用对于发电厂而言至关重要。基于此,在实践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完成对抗燃油系统的定期维护以及设计安装工作质量,还需要强化对各项运行指标的控制,从而降低抗燃油油质异常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元斌,朱玉华.抗燃油劣化产物成分的综合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电力,2019,41(04):34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