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原油含蜡机理及清蜡防蜡方式

2020-07-01朱丽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油成本控制

摘 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原油价格的暴跌,严重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原油结蜡现象阻碍了原油生产,增加了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加了抽油机的运行负荷,提高了原油采油成本。随着结蜡原理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研制了多种清防蜡的工艺,因地制宜的采用相应措施,可以减缓原油结蜡现象,为原油生产节约了成本,应对当前的形式。

关键词:原油;结蜡原理;清防蜡的工艺;成本控制

1 油井结蜡机理及危害

1.1 原油结蜡现象

对于含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蜡便以结晶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油管,抽油杆,抽油泵等固相表面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

1.2 油井结蜡的机理

原油在地层中处于高温高压状态,蜡在原油的溶解度大,析蜡温度低,当原油从地层中抽入到井筒,随着地层深度变浅原油压力,温度下降,蜡在原油的溶解度变小,析蜡温度升高,在到达析蜡点的时候就会出现分子扩散运动、蜡从原油中析出,伴随着紊流作用,重力作用,蜡会逐步在油管管壁,抽油杆,等处沉积形成固体蜡。

1.3 油井结蜡的危害

①当蜡在油管内壁、抽油杆外侧、油泵入口处聚集时,会缩小原油的流动横截面,降低了原油的产量,降低了泵效,严重时甚至停产;②阻碍着抽油设备的正常运转,蜡在抽油机系统内聚集,增加了抽油机的运行负荷。提高了油井维护成本,降低油井的使用效率。

2 油井结蜡影响因素

2.1 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

①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蜡在原油的溶解度越大,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越低,保持溶解状态;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越多,蜡在原油的溶解度越小,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越高,蜡越容易析出;②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油井就越容易结蜡。我厂大部分原油都属于高蜡原油。

2.2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胶质溶于油,其表面可以吸附初始结晶蜡,使其溶解于原油中,阻止蜡的继续结晶,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集物。不溶于油,而是以极小的颗粒分散在油中,可成为石蜡结晶的中心,加速了蜡的结晶速度,因此在蜡初结晶阶段,胶质阻碍蜡的结晶,又在结蜡后沥青质使沉积蜡黏结强度增大而不易被油流冲走。

2.3 原油中的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影响不大。原油中的细小砂粒及机械杂质将成为石蜡析出的结晶核心,而促使石蜡结晶的析出,加剧了结蜡过程。

2.4 压力的影响

压力降低,气体从原油中不断溢出,导致原油的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降低,为原油结蜡提供了物理条件。

2.5 温度的影响

地层中存在温度梯度,在我厂温度梯度2-3℃/100m,以2000m的井为列,井底的温度高于40-60℃。当原油从井底被抽油泵抽到地面时,温度不断降低,当温度低于析蜡温度,蜡便在油管,抽油杆上析出。

2.6 含水率的影响

原油的结蜡程度随着原油含水上升成下降趋势,二者呈相反状态。原油含水高时,在井筒内形成的水包油乳化液,在油管管壁内形成一层水膜,石蜡是亲油物质,不易在管壁上聚集结蜡;当原油含水降低时,形成油包水的乳化液,在油管管壁内形成一层油膜,对于亲油的石蜡来说,当石蜡从原油中析出后,可以吸附到管壁上,利于石蜡的析出,加大了原油中蜡的结晶速度。

3 油井清蜡防蜡方式

常见的油井清蜡防蜡方式有机械清蜡、热力清洗、化学防蜡、微生物防蜡、涂层防蜡、磁防蜡等。

3.1 机械清蜡

机械清蜡是一种常见的清除蜡的方法,对于不同采油方式,清蜡方式不同。自喷井主要利用清蜡钻头或者刮蜡片,抽油井则通过在抽油杆上安置可以多角度活动的刮蜡器进行刮蜡。利用清蜡装置把蜡刮落在原油中,并伴随着原油排除井筒。达到清蜡效果。

3.2 热力清洗

早期的热洗清蜡采用的是以热水为介质,采用反洗,热水从套管闸门进,提高油管的温度,高于析蜡温度时,蜡液化后脱落到原油中,随着原油的不断抽吸排出地面。但热水从射孔和压裂后的孔道进入油气层,容易污染地层,当大量的水进入地层,原油的含水率上升,很难降低到原来的含水率。后期开发的蒸汽热洗法,采用100℃的热蒸汽为介质,将热蒸汽由套管闸门注入井筒内,关闭闸门,蒸汽先凝结为100℃的水,此时物质由气体转化液体,发生物态变化,释放大量的潜热。当变成100℃的水,再继续放热。两者相比,相同的热量下,需要的蒸汽量很少,对地层的污染降低。恢复正常的生产周期仅需要0.5-1天。

3.3 化学药剂方法

化学清蜡防蜡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于其清洗能力强大,而且具备良好的预防效果,并且还能起到降凝解堵的作用。主要是在原油中添加化学剂,使其充分溶解,改变石蜡结晶的化学结构,使其难以聚合,这种类型的化学剂在预防上具备很好的作用,通常被称为“水溶性清防蜡化学剂”,此外还有油溶性和乳液性以及固体化学用剂。一些化学剂还被用来喷射在油管内壁上,形成一层连续的保护层,与物理涂层一样具备良好的預防结蜡效果。

3.4 微生物清蜡

微生物主要有嗜蜡厌氧菌、嗜胶质微生物、嗜沥青质微生物。嗜蜡厌氧菌以蜡为食嗜,破坏了蜡的结构,嗜蜡厌氧菌在新陈代谢时,形成氮气、二氧化碳,有机酸,溶于原油中,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蜡在原油中的溶解程度,但是对于经过酸化处理的部分油井,以及油井产出液较低时,微生物防蜡、清蜡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嗜胶质微生物、嗜沥青质微生物在使用中污染小,效果良好,但是在使用微生物清蜡时,技术要求高,原油温度,油层压力,要严格把控。

3.5 涂层防蜡

在油管内壁刷一层涂层,表面光滑,具有亲水性,降低蜡在油管内壁上吸附,但是作业时,易于碰伤管壁。导致油管表面粗糙,失去防蜡的效果。

3.6 磁防蜡

在使用磁防蜡时,还需综合考察油田磁场方向、强度。常见磁防蜡技术为电磁式、永磁式,两者从成本、耗能方面差别较大。要根据油田的具体的情况来选择防蜡的形式。

4 结论

原油结蜡阻碍了油田的生产,针对不同情况的油井结蜡,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清防蜡方式,或者单一使用,或者多种结合使用,在选择合适的清防蜡方式,要合理科学操作,降低蜡对油田的危害性:①化学清蜡防蜡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可以选用产量高、含水率低、油井结蜡严重的油井,进行化学防蜡清蜡。针对水溶性化学药剂和油溶剂化学药剂要进行室内配伍实验,和清蜡防蜡效果对比,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②热力清蜡有效井段为油井的上部井段,下部井段清蜡效果并不好,蒸汽清蜡效果优于热水清蜡,对地层的危害小;③磁防蜡,改变了蜡晶体运动方向,在磁场强的油田效果明显,在磁场强的油田效果不好;④油井见水后,低含水阶段结蜡严重,含水上升到一定程度结蜡减轻;⑤对于出砂的油井,砂充当了蜡结晶的核心,加剧了结蜡程度。

参考文献:

[1]李家栋.原油性质及产品质量[M].中国石油出版社,2017.

[2]王永伟.热洗对抽油井产量影响程度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9).

[3]张乐,屈撑囤,李金灵.油井结蜡与防治技术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16):60-62.

作者简介:

朱丽(1984- ),女,陕西省延安市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注水工艺研究。

猜你喜欢

原油成本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我国原油进口数量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