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幕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应用探索

2020-07-01杨红飞王红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互动弹幕案例教学

杨红飞 王红丽

摘   要:课堂教学互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受客观条件限制,传统课堂互动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小、学生畏惧等诸多问题。弹幕作为新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本文分析了弹幕交互的特点,讨论了将弹幕引入课堂教学互动的可行性,提出了借助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的弹幕互动实现方法。通过实践验证,及对课堂互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弹幕能有效帮助课堂互动的开展,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关键词:教学互动  弹幕  案例教学  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4(c)-0193-04

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当前“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时代,需要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储备较为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计算机是个应用驱动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在《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该方法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案例,把理论知识融合在案例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掌握相关知识点。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案例,探讨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分析了“弹幕”在视频中的应用后,决定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在展示分析案例的时候,开启“弹幕”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和发言讨论,借鉴他人的想法,促进对案例的理解。

1  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

教学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本质。良好的课堂互动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进度,成为课堂教学强有力的支撑,也能帮助教师在准确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1]。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师问生答,或者生问师答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1.1 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课程模块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仍保留高中延续下来的上课以听为主的习惯,当展示案例时,学生不会思考该案例应用了什么Photoshop技术、实现了什么效果,很多学生都在等待教师进一步分析阐述。同时一个案例一般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学生比较难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于衡量自己的掌握情况,无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1.2 学生缺乏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互动,教师是互动的发起者,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回答教师设计好的内容,很难根据自己的思路去总结、分析、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无法形成百家争言的讨论。教学互动只能流于形式,实则缺乏对学员深层次思考的启发,并不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协助开展教学过程。

此外,由于担心回答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的嘲讽,让学生极少主动与教师互动交流。学生不能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无法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进一步教学的开展[2]。

1.3 教学互动存在不公平性

有的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为了让互动开展的比较顺利,有意或无意会选择成績好的优等生或能力强的学生,让部分学生无法参与进来,产生了不公平性。

受客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无法让每个学生参与互动,无法保证全部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导致课堂中的互动,大部分时候表现为教师与少量积极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位置的固定使得学生座位也固定,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只能在邻座的学生间进行,位置相对远的学生没有办法进行课堂交流[3]。

1.4 教学互动形式较单一,无法转化为形成性评价

课堂互动形式多以师问生答为主,形式单一,教师无法了解所有学生的观点,无法通过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发展性评价,无法对学生做形成性评价,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特点,调整教学进度和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2  弹幕

2.1 弹幕的概念

“弹幕”是一种支持用户在观看视频时进行实现实时互动的字幕技术。用户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实时发布自己的评论,以视频时间点为基准同步呈现评论与视频内容[4]。在屏幕上滚动显示用户评论的字幕,当评论的数量达到默认的程度就可覆盖原来的视频画面,滚动字幕的形状像子弹一样密密麻麻飞过,所以称为“弹幕”。

目前,国内Bilibili、AcFun等知名动漫视频网站,大多采用视频弹幕技术来支持用户进行基于视频内容的及时交流。爱奇艺、腾讯视频、土豆网等主流视频网站也陆续使用弹幕技术拓展用户间的实时交流[5]。视频弹幕技术经历很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其评论内容的聚合性、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互动环境的时空同步性、操作程序的便捷性等特点受到了很多视频使用者与开发者的关注,在视频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5]。

2.2 弹幕交互的特点

适量的弹幕是对展示内容的有效补充,能从不同的视角体现展示内容的闪光点,能把不同时空的观众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织良好的评论序列。视频弹幕交互作为新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弹幕交互的言论自由,信息多样性。和视频传递的是作者的想法不同,弹幕传递的是观众的信息,发言者能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角度来发表评论,也可以和其他发言者讨论,让观众获得多样性的信息。

(2)弹幕交互的时空扩展性,弹幕能把不同时空发布的弹幕呈现出虚拟式的时空同步性,可为多用户同步关注某一话题,而不同时在线、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能有效实现用户之间的同步交互[7]。

(3)弹幕交互的群体认同性,独到的见解得到大家的肯定,精彩的辩论能让大家产生共鸣,可以给发言者带来成就感。

(4)弹幕交互的隐蔽性,由于时空的分离,发言者感觉自己隐蔽在深处,不用担心自己受人嘲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不用担心自己要承担责任。

由上面列举的视频弹幕交互的特点可以看出,把弹幕技术融入到课堂,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互动中遇到的问题,促成我们进一步的尝试。

3  弹幕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

我校计算机课程都在多媒体实验室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与视频具有相通之处。在分析了“弹幕”在视频中的应用后,尝试将其引入课堂,解决课堂教学互动中遇到的问题。

3.1 弹幕系统的实现

学生的注意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引起学生注意而又不干扰其注意,支持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持续不间断的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到所注意内容与课程的学习目标间的联系,对于提高学习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7]。考虑到弹幕技术的课堂教学互动要避免弹幕应用不当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弹幕工具大部分是基于手机端的交互,学生通过手机来发送弹幕内容,当学生手持手机的时候无法控制学生不关注手机上的其他信息,如微信、QQ甚至游戏等,课堂秩序难于维护,影响教学效果。

考虑到我校计算机课程都是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中配备有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在广播教学的时候学生无法打开其他应用软件,但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发言。如果关闭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同学们可能会利用计算机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注意力并不在弹幕讨论上。

综合以上因素,决定开发基于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的弹幕系统。系统为简单的单机弹幕软件,其工作原理为:学生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的学生端编写弹幕内容,教师机弹幕系统监听多媒体广播系统的通信端口获取学生发言,并把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然后把弹幕内容过滤、整理,在本机显示弹幕内容,最后通过屏幕广播教学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

为了更好的交互效果,具体还做了以下设置:

(1)为了让学生发言简练、切中要害、节约时间,限制了单条弹幕的字数,在首次使用弹幕互动的时候指导学生编辑发言。

(2)考虑到太多弹幕内容影响交互效果,在显示弹幕时把重复的发言内容过滤掉,并限制每屏出现的弹幕数量。

(3)为了便于学生观看,在教师端设置关键字,用亮色调突出显示切合要点的弹幕。

(4)教师可以开启和关闭弹幕交互,控制课堂秩序。

3.2 弹幕在教学互动中的应用

根据《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模块教学中采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主要在以下四种情况择机开展弹幕互动。

(1)案例分析。在展示案例的时候,一些综合性的案例通过弹幕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案例的效果、涉及的关键技术,逐步讨论实现的方法,让学生能比较好的理解如何应用相关知识。

(2)重点问题讨论。学生在案例实践的时候,为了不分散学生注意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关闭弹幕显示。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向教师提问,对于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开启弹幕引导学生借助弹幕进行讨论,找到解决方法。

(3)测试抢答。为了考察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选择题的方式开展弹幕抢答,对前20%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奖励。

(4)课間交流。利用课间,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和热点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积极性。

3.3 弹幕在教学互动中的应用效果

为了验证弹幕互动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和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弹幕的方式进行课堂交互,在舞蹈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提问式课堂交互。艺术设计专业和舞蹈专业各有4个班,班级人数不多于30人,每次课程为2节次,共80min。本次研究共进行4批次,12次课对比实验。由于学生是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进行发言,教师端只能获得学生端编号,无法获取学生身份信息,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固定座位,方便我们后期统计分析数据。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际教学,总结出弹幕能非常明显的促进课堂互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参与度,扩大了互动的覆盖面。

授课流程大致是,首先展示案例效果,随后让同学分析效果、采用了哪些技术、如何具体实现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和学生实践。对每个案例的学生有效发言数量进行统计,艺术设计专业结果如表1所示。

在分析了数据库里的弹幕发言结果之后发现:在案例弹幕讨论的时候,对于每个案例超过90%的学生有发言记录,超过70%的学生至少发言5次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能随着教师设计的流程(案例实现的效果——涉及的关键技术——实现的步骤)参与讨论。舞蹈专业由于采用传统的提问式交互,由于时间限制,每个案例大约只有5~6个学生发言,基本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教师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教学互动方式只能教师抽取数名学生来发表观点不同,采用弹幕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能有效地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均有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互动参与度和覆盖面,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互动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足、不公平性问题。

(2)提高了教师的反馈率和反馈速度。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巡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对于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开启弹幕来引导学生借助弹幕进行讨论,找到解决方法。对每次问题讨论的学生有效发言数量进行统计,艺术设计专业结果如表2所示。

在问题弹幕讨论的时候,70%的学生能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讨论中,说明学习情况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讨论中,帮助引导其他同学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互动中,当学生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只能在提出问题的学生局部区域范围的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在不同的区域组织多次小组讨论,才能让大部分学生掌握理解。

在引入了弹幕交互后,遇到这样的代表性问题,教师可开启弹幕引导学生借助弹幕进行讨论,大大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速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解决个别性的问题。

(3)减轻了学生恐惧心理,提高了参与积极性。

弹幕交互为匿名交互,同时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参杂吐槽、调侃内容,让教学氛围轻松愉快。通过问卷调研学生反馈弹幕交互有助于消除发言恐惧心理,消除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压力,能更加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习题抢答的时候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教师的练习题,也说明了学生已经不惧怕发言。

(4)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动性。弹幕使讨论演变成全班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学生位置固定的限制。

(5)所有的交互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有利于教师分析跟踪班级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形成性评价。

3.4 弹幕应用与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弹幕为课堂教学互动提供很大的便利,但是作为一种较新的课堂互动方式,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弹幕系统本身没有学生端,学生无法自主控制弹幕的显示。学生借助多媒体广播系统发言,无法优化学生端的功能,出现界面不够友好、没有与课程相关的快捷回复等问题。

(2)无法完全消除影响弹幕质量的一些因素。高质量的弹幕不仅让授课教师得到教学启示,也给其他的学习者以反思。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影响弹幕质量的因素。

首先,屏幕显示的效果影響交互质量。虽然对重点内容做了亮色调的显示,对于不同的案例学生的积极性不同。发言较多的时候在屏幕显示太多的弹幕影响视觉效果,给观看的学生带来困惑,抓不住重点。这要求针对每一个案例的情况,摸索合理的弹幕参数。

其次,无法屏蔽全部“灌水”弹幕。部分学生可能会发布一些与教学没有关系的评论,因为涉及的范围很广,没办法通过设置“黑名单”方式屏蔽无关内容。只能通过课后查阅数据库统计学生发送的弹幕,对学生进行引导。

最后,部分学生会调侃同学的发言,适当的调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调侃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让弹幕讨论偏离重心,这要求教师在弹幕讨论的时候要注意引导、控制秩序。

(3)教师无法反馈全部的弹幕交互疑问。每个发言的学生都希望授课教师可以看到并且解决自己反馈的问题或者想法,但实际上授课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反馈并且加以解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4  结语

课堂教学互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把弹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能营造一种轻松的互动、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互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发现弹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弹幕作为新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要进入课堂教学必须经过合适改造和一定的实验验证,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弹幕技术必定会为教学互动带来一副别样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10):73-80.

[2]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陈建凤.课堂座位的排列对师生互动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上),2012(8):177-178.

[4] 李海峰,王炜.弹幕视频:在线视频互动学习新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5(6):12-17.

[5] 李礼,魏宝涛.弹幕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传媒科技,2014(8):135.

[6] 廖娟娟,张克松.网络学习视频互动性提升的有效途径[J].教学研究,2017(2):12-16.

[7] 刘爽,郑燕林,阮士桂.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51-56,77.

猜你喜欢

教学互动弹幕案例教学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