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2020-07-01王桢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邓小平总书记习近平

王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话语暖人心扉、贴近民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本期我们节选刊登邓小平的《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必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来到内蒙古、湖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3个代表团参加审议。在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倾心交流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话语暖人心扉、贴近民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发起动员、全民广泛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了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了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抗击疫情的实践又一次证明,只要14亿中国人民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没有什么挑战不可战胜。

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情怀。在永葆人民情怀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了榜样、树起了标杆。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序言中深情地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朴实而又饱含真情的话语,充分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是邓小平一生人民情怀的真实写照。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在长期实践中的制胜法宝。邓小平在主政大西南期间,发现一些同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1951年12月,他在西南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党、政、工、团脱离群众的现象是严重的。由于领导上帮助教育不够,积极分子脱离群众也是严重的,这是我们工作中的真正危险。”1961年10月23日,在接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工作会议全体同志时,邓小平再次用通俗而又深刻的语言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始终把群众作为“力量源泉”,在他看来,“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铁律和准则。他反复强调:“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在对待群众利益的问题上,邓小平一贯细致入微。1978年10月20日,邓小平视察北京住宅楼的装修情况。当听说两居室分别是9平方米和14平方米,三居室分别是9平方米、12平方米和14平方米时,邓小平说:“小了点儿。”鉴于唐山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他专门询问了楼房的抗震系数。在得知是按地震烈度8级进行设防后,邓小平表示满意。最后,邓小平专门提出,要多装一些沐浴设备,解决当时人们“洗澡难”的现象。人们耳熟能详的“三个有利于”之一,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此作为判断和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

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動中汲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特别重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致开幕词时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他虚心向人民学习,及时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运用这些新鲜经验来动员、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就拿家庭联产承包来说,这是安徽、四川等地的干部群众冲破旧体制创造出来的,邓小平敏锐意识到,农村自发产生的承包责任制反映着广大农民的诉求,可以激发我国农村的生机和活力。在包产到组和包干到户面临质疑和争论的时候,邓小平及时肯定和支持,并且予以推广。他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做为全国的指导。”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农村改革大潮遍及全国,揭开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得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在基层调研中接触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在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再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二字力重千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5月,他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我们毅然地,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用平易朴实的语言,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立场凝结为“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一是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不断推动惠民举措落实落地,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突如其来的疫情,检验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检验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这也证明,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困难越多、情况越多、任务越多,这就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三是决战脱贫攻坚,让人民共享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业绩,这也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最好样本。四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举全国之力开展大规模救治,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生命奇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把它保住,我们办事情一切都从这个原则出发。”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历史已经证明,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必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猜你喜欢

邓小平总书记习近平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