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出售410亿美元资产就能摆脱眼前困境吗?
2020-06-30蔡恩泽
蔡恩泽
日前,深陷业绩亏损危机的软银表示,将出售410亿美元资产,以回购股票和削减债务,包括债务赎回、债券回赎和增加现金储备。
回购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是在股市诡异情况下、自身股价估值被市场低估的情况下休养生息的迂回战术,回购股票,“雪藏”股权,伺机而动,蓄势待发,可以守得云开日出、春暖花开。回购来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予以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市场流通的总股份瘦身,也就是说减小了“分母”,可提高股价,提振股东和股民信心。而暂时被库藏的股票,等待时机,还有大的用途,或发行可转换债券,或发放员工福利,或在需要资金时应急变现,回旋余地大,机动性强。
就软银而言,此次宣布的回购计划,是在3月13日宣布5000亿日元股份回购计划后增加的新行动计划。两次股份回购计划,可望让公司回购约45%的股份。这显然是为了制造信心,安慰股民,稳住阵脚。
不过,回购股票多为有实力的公司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所作的抉择,软银回购股票靠的是卖资产,“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这不免让人怀疑其是在制造虚假信心,或者是释放虚假信息,以提振股价。
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能力回购的,回购其实是上市公司自信力的试金石,在股市迷茫时显示其笃信自家的操守。
回购不是喊口号做广告,更不是招摇撞骗,需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具有相当的资金实力,要有相对充裕的现金流,才能完成回购预案,避免回购成为戏弄股民的戏码。
如此说来,软银的回购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再说,回购是上市公司自信力的表现,也需要有市场预期垫底,让股民有盼头。说白了,部分回购股票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一种资本操作手段,可暂时提振公司的市场表现。而市场信心最终还是靠上市公司的实体运营来维系支撑,只有形成较为可靠的市场预期,让股民“有盼头”,才有望提升股价,而并非回购了就可高枕无忧。因此,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在展示肌肉的同时,后续工作更要跟进。
软银预计,出售资产和股份回购计划在未来四个季度内完成。那么软银的现状如何呢?软银拿什么提振市场预期呢?
软银2019年第三财季营业利润下降了99%,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期。亏损主要原因是受其千亿美元规模的“愿景基金”的投资损失拖累。愿景基金2019年第三财季运营亏损为2250亿日元(合20.5亿美元),而2018年同期则为盈利1760亿日元(约16亿美元),相当于减少了4010亿日元(约36.44亿美元)。
软银2019财年二季度亏损7044亿日元(约65亿美元),为该公司14年来首次亏损。
软银“疲软”,全是盲目投资惹的祸。其投资的WeWork和Uber这两家独角兽公司的估值暴跌。
受盲目投资拖累
WeWork自诩为共享办公的先驱者、创立于美国的WeWork公司,一度时间曾炙手可热,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独角兽企业,一跃而为市场宠儿。
不过,揭开WeWork羞答答的盖头,独角兽竟是“二房东”,其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在市场上找到一间出租房,签定长期合同租下来,然后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再以更高的价格出租给个人或初创公司。这与我们国内的蛋壳、自如等长租房公寓的商业原理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WeWork提供的是共享办公空间。
为Wework一路保驾护航的风投软银,其老板孙正义对Wewor的评估是“下一个阿里”,软银对WeWork一度寄予厚望。从2017年8月到2019年初,孙正义麾下的软银及其愿景基金向WeWork砸下了近百亿美元,并非常自信地将其估值推至470亿美元高峰,孙正义等于是口衔蜜饯,坐着数钱。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去年8月14日,Wework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到10月1日,又宣布取消本次IPO计划,前后只有一个半月时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变幻惊险,让人茫然。就在10月底,软银被迫实施对WeWork进行救助计划而追加95亿美元,Wework由于IPO尝试失败导致估值暴跌,这也表明软银对Wework这只烫手的山芋已经投资了超过100亿美元,成了冤大头。
软银投资的另一只独角兽Uber在去年上半年上市后表现也不如人意。根据其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虽然增长了30%至38.13亿美元,但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1亿美元,距离2021年实现盈利的承诺仍然十分遥远。
孙正义是人不是神
两年多前,软银推出了一个1000亿美元的投资部门——愿景基金,这是史上最大的科技基金。孙正义将其比喻成信息革命的贵族。
我们不得不承认孙正义的投资天赋。20世纪70年代,孙正义移民到美国学习时,还只有启蒙式的英语知识,而通过引进《太空入侵者》等日本街机游戏,赚得第一个一百万。1996年,孙正义向杨致远创立的雅虎投资了1亿美元。孙正义独到的洞察力得到验证,几年后,在互联网泡沫崩溃前,雅虎已迎来占据全球网络搜索引擎主导地位的高光时刻。
孙正义的另一投资经典案例当是阿里巴巴。2000年,孙正义游说马云,让其接受2000万美元的投资,并承诺将把阿里巴巴包装成下一个雅虎。如今,阿里巴巴已将雅虎远远甩到身后,多年前,还耍了雅虎一把。
孙正义据此而不胜兴奋,也动辄对他的投资对象说,他们也可以和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一样大。可是再精明的投资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就像股神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孙正义是人不是神,软银欲吞下整个世界,但他毕竟没有那么大的体量。再说,一直以来顺风顺水,也让孙正义蒙蔽了双眼,头脑也有点发烧。投资WeWork遇挫,酿成“硅谷笑话”,这让孙正义极为难堪,并当众承认自己做出了一个“糟糕的决定”。
投资公司多为财务投资行为,把投资对象养肥了再卖出去,从中牟利。如今软银投资的WeWork成了烫手的山芋。WeWork首次公开募股以失败收场,上市无望,软银想依托投资WeWork赚钱已成泡影。软银或将撤销对WeWork 高达30亿美元股票收购。
在过去两个季度里,愿景基金的亏损已超过100亿美元。愿景基金还遭遇了其他投资的挫折,包括投资失败的在线零售商Brandless、披萨机械人公司Zume Pizza和遛狗初创企业Wag Labs等。软银再无往日的投资神话效应。
孙正义自己也承认,这可能会让软银支持的尚未盈利的初创公司,如滴滴出行、Grab和OYO更难上市,也可能加剧人们对软银巨额债务的担忧。
在此情势下,软银回购股票纯粹是一种宣传行为。
再看软银的债务构成。2月19日,软银宣布,计划以其投资日本电信部门的股票作为抵押品,借入高达5000亿日元的贷款。不过,这笔贷款将来自16家金融机构,并以软银高达9.53亿股的股份作为抵押。值得质疑的是,为了筹集这几十亿美元的贷款,软银竟乞求十几家银行,还要提供价值150亿美元的抵押品,这无疑是聚积风险的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软银负债高达19.25万亿日元,较截至当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初期增长了23%。虽说软银有3.8万亿日元的现金和等价物,但偿债压力不容低估,有超过2.6万亿日元的债券将在未来三年到期。
目前,软银正试图继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后,设想再筹集一支规模更大的基金。软银还寄希望与激进对冲基金Elliott Management(简称“Elliott”)的合作,在过去的几个月中,Elliott建仓了软银股票,为软銀输血打气,认为这家日本公司的股票与其资产相比被低估了。
既然有人提供“赌本”,孙正义当然还要赌下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