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一路向北
2020-06-30马文良
马文良
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美国《纽约时报》惊叹,“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历史的进程惊人相似。彼时中关村的白颐路上,正酝酿着一场“中国的新革命”。陈春先、纪世瀛开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那些不甘寂寞的“叛逆者”在那个时代迎风而歌,中国社会的新契机也从这里开始起步,后来造就出了一条闻名于世的大街,也造就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此拉开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
“中关村”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而是被赋予了时代印记——美国斯坦福大学威廉·米勒教授赞誉道:“中关村最接近硅谷,从中关村的价值来判断,中关村机制、精神和文化比其他国家任何一处科技园更像硅谷。”
然而,“中关村”的目标并不止于此。建设中关村,需要高瞻远瞩的世界视野,要有大气魄,把中关村打造成为世界的知识创造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世界的中关村”,而不是“中国的硅谷”。
历史的记忆中总有一些片段成为永恒,中关村亦是如此。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意味着中关村将建设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今后一段时间的任务将是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试点工作,使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中关村最早也是最大的科技园区,继国务院批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北京市2009年4月1日正式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的故事,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科创史,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将铭记这个日子,就像如今我们回忆起1980年那个春天一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中关村再一次推到时代的最前沿,书写又一个传奇。
斗转星移,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创新体系。作为全国创新中心,中关村对全国的自主创新事业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中央支持中关村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主動担当起引领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责任,为全国探索经验、作出示范,是国家赋予中关村的使命,也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目的所在。
作为中关村的发祥地,海淀区把握创新发展脉络,率先做出新时代的新尝试。2018年1月,海淀区委区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推出“海淀创新发展16条”,聚焦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创新型企业和高精尖产业结构培育;2018年12月,北京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关村科学城规划》。会议明确了中关村科学城是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三地”核心功能。这不仅赋予科学城一个高屋建瓴的定位,也成为鞭策海淀区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动力;2019年8月29日,中关村科学城管理机构揭牌仪式暨海淀区非公企业党建大会举行。中关村科学城管理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开启了崭新篇章。
5月18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围绕园区向城区、园区融于城市转变的主题主线,紧扣制约区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补空间短板、强要素弱项,通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形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画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按照规划,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力争通过五年规划建设,到2025年,创新引领效应凸显。高能级创新平台、高素质人才、高精尖产业加快集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吸引一批外资研发机构;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创新成果,国际PCT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产业能级大幅提升。科学城北区对全区的经济支撑力不断增强,企业总收入突破1.2万亿元。新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一到两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新增独角兽企业10家;区域空间结构更趋优化,盘活释放优质产业空间716万平方米。
蓝图绘就,巨轮起航。一路向北,即是梦想之境。中关村科学城踏上新的征程,寄托了许多荣耀与梦想。在下一个十年,中关村历史的创造者们与世界同舞——我们始终相信: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