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30武利雅
武利雅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四病区,郑州 451464)
经桡动脉为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常用入路,其术后血肿、神经损伤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率低,手术治疗完成后可立即拔除鞘管,实施压迫止血,手术治疗后首日便可下床活动,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但该入路会明显损伤患者上肢动脉,导致前臂血肿的出现,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诱发骨筋膜室综合征[2]。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为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组织微循环变差,致肌肉及神经出现严重缺血,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3]。预防性护理为患者开展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护理质量提升[4]。本研究探讨开展预防性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接受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治疗;术后出现前臂血肿;意识清晰,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穿刺点压迫不良至前臂血肿者;心、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精神疾病者;机体存在恶性肿瘤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50)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压迫止血指导等。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内容包括:①观察患者局部穿刺点与前臂血肿情况:患者手术治疗完成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向护送人员或手术医师了解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包括穿刺和介入治疗是否顺利,给予患者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对压迫力度进行检查及调整,术后4 h内每隔15~30 min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和周围是否出现疼痛、出血和血肿,同时观察患者手指末端的血液循环、颜色以及温度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首日患肢不可用力活动,如用患肢刷牙、支撑床面等,术后3 d内不可对患肢进行血压测量、输液操作,告知患者不可用患肢提取重物。术后4 h内每隔2 h放气2 mL,之后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放气,2 mL·h-1,直到气体被彻底排空。术后次日清晨将穿刺口加压止血材料取下,并实施术后换药。若患者手指发绀,同时主诉手部发麻,则说明压迫过紧,需要提前进行放气,放气量为3~5 mL;若穿刺部位出现局部渗血,则表明压迫过松,需要进行充气3~5 mL,并将放气速度减慢。若手术治疗肢体出现进行性肿胀,同时发麻、刺痛、手指发白,则可能出现前臂血肿,需告知医师及时处理。②前臂血肿护理:对肿胀局部给予冰袋敷压,使前臂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告知患者将患肢抬高10~15 cm且制动,使肢体静脉回流速度加快,减轻水肿;若患者发生血肿的前臂肿胀持续增加,则可能出现活动性出血,需及时为其重新加压包扎;每隔5~10 min对患侧前臂以及手部颜色、肿胀度、皮温、颜色等进行观察,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从而判断血肿消散情况;暂时停止为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并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低;若血肿持续加大,疼痛加重,皮肤温度降低,且桡动脉搏动减弱,则可能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③心理护理:前臂血肿的出现会导致患者肢体肿胀且伴随强烈疼痛,易引发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向其解释前臂血肿发生的原因,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讲述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提升患者的信心;及时告知其前臂血肿的改善情况,告知其前臂血肿的出现不会对介入治疗效果产生影响。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做好患肢手腕部制动,不使手腕部过度活动,可应用夹板为患者固定手腕部。
1.2.2 观察指标 ①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干预前、干预1 d后和干预3 d后分别进行评分。VAS评分共0~10分,0分表示机体无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最剧烈,随着评分的升高疼痛越明显[5];肿胀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肿胀程度=(术肢臂围-非术侧术肢臂围的差值)/非术侧术肢臂围×100%[6]。②2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③2组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④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该量表信度为0.91,效度为0.89,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肿胀程度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及肢体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肿胀程度比较
2.2 2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比较 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为(11.23±2.61)h,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为(4.58±0.60)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6,P=0.010)。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50,n(%)]
3 讨论
股动脉直径大,因此穿刺难度相对较低,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不容易出现痉挛,但压迫止血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如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桡动脉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率不断提升[7]。桡动脉所处的位置较浅,容易压迫止血,且不需要强制性卧床,可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可有效避免术后血栓、栓塞的发生[8]。同时在桡动脉周围局部无静脉及神经,因此可减少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9]。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的发生却无法避免,因此做好护理干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0]。有学者[11]对经桡动脉开展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前臂肿胀,快速处理可使患者疼痛度减轻,促进前臂血肿消退,同时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性护理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积极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避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体现出人性化关怀[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及肢体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患者机体局部穿刺点与前臂血肿情况,根据血肿发展情况及患者主诉感受来调整压迫止血,从而使压迫止血更为科学合理[13];告知患者做好患肢手腕制动,可避免运动过度加剧血肿;对血肿进行冰袋敷压,可使血肿消散速度加快,减轻患肢疼痛感;为患者应用降压药物,可使机体血压降低,同样有利于血肿消散[14];做好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监测工作,及时处理异常,可有效降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15]。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减轻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缩短出血时间,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