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护能力及恢复的影响
2020-06-30郜艳丽
郜艳丽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护理部,郑州 450007)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病死率较高,为冠状动脉闭塞后引发血流中断,患者部分心肌由于持久缺血导致局部坏死,临床表现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红细胞沉降率与白细胞计数均增加,病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1]。MI患者因对所得疾病认识及了解程度低,自身保健意识差,大多具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疾病预后,故对MI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与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尤为重要[2-3]。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能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影响患者对健康认知的态度,自觉管控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与习惯,从而增强治疗配合度,预防病情复发,降低病死率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34]。本研究探讨实施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对MI患者自护能力及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MI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入组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通过冠脉造影检测,具备认知能力,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善,伴有肝、肺、肾等慢性疾病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者等。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130)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创立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印发疾病相关知识的防治手册。开设健康教育护理组,评估MI患者潜在或具有的相关健康问题,依据结果制订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与护理方案。
观察组实施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成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组,调查得出MI患者健康知识的需求,提出相关健康问题,并结合评估出的问题,由责任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①健康指导:设置专题宣讲日,对患者进行引导,让患者提出相应的健康问题,责任护理人员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反馈处理。依照患者提出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正确引导患者。②心理指导:MI患者因疾病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减弱,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病情恢复。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思想沟通,嘱家属给予患者精神与物质支持,提升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③用药指导:依患者健康需求问题为导向教导患者坚持服药重要性,详细讲解药物类别与服用时间。教导患者按时测量脉搏,监测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④生活自理指导:以日常生活自理问题为导向进行健康教育讲解,依患者年龄、病情与心电图检测等制定合理运动方式。
1.2.2 评价指标 ①选用自护能力量表[6]对患者干预前与干预2个月后的自护能力进行评价,分为自我概念、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与健康知识4项,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0~4分5级评分法评估,得分增加则提示自护能力越强;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6,重测信度各条目组内相关系数为0.88~0.99。②选用生活质量量表(QOL)[7]评价干预前与干预2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为活力、心理状态、生理功能与社会功能4个维度,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在各个领域为0.78~0.88。③比较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主动配合服药,积极性高)、基本依从(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督促、监督下能配合服药,积极性一般)、不能依从(服药根据个人喜好、习惯,积极性差),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均有提升,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比较分)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有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比较分)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
表4 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130,n(%)]
3 讨论
MI患者心肌局部坏死,易产生休克、心力衰竭等病症,许多患者并不了解MI的病理特征,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意识缺乏,导致出院后对病症不重视、不按要求服药、畏惧锻炼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8-9]。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是国内医院借鉴问题式学习法(PBL),即基于问题本身和构建主义相关的教育理念,并结合现实把患者当做中心的教学模式,将PBL同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从而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用药与自我护理的依从性[10-11]。
有研究[12-13]证实,患者具备自护能力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病情,且自护能力的强弱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王海燕等[14]研究表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继而大幅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黄爱梅等[15]研究表明,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对疾病和化疗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中,应用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患者大多生活质量较差,自护能力低。健康知识与自我病症概念缺乏,无法意识到按时服药与适当锻炼的重要性,心理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生理功能与社会功能下降。而应用该干预后,患者自护能力与QOL量表相关指标评分均升高,改善效果明显,与上述报道有一致性。分析其原因是该干预方式对患者采取个性化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导患者改变不良的习惯与生活方式,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明白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MI为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患者具备较好的用药依从性,能对再梗死进行控制,增加其生存质量[16]。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后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分析其原因是患者健康问题需求得到解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药进行指导讲解,使患者明白坚持服药重要性,服药依从性提高,从而有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问题导向式健康教育可提高MI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