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侧腹股沟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超声表现1例

2020-06-3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皮下组织条状坏死性

朱 琳 刘 平 苏 婷

作者单位: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仁济医院超声科

患者男,63 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半月余,红肿、疼痛3 d 就诊。自诉于半个月前右侧腹股沟区无明显诱因出现一核桃大小肿物,无疼痛。站立位或剧烈活动时,肿物明显增大,平卧位时肿物自行缩小。3 d 前感右侧腹股沟区肿物明显增大,且触痛明显,肿物周围皮肤出现红肿。门诊以“右侧腹股沟斜疝”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9℃,于右侧腹股沟区可扪及约60 mm×30 mm 梨形肿物,质中,边界清,周围红肿明显,触之皮温高,触痛明显,不可还纳至腹腔,平卧位时肿物较站立位缩小。超声检查:右侧腹股沟区皮下组织显著肿胀,回声杂乱,大小为62 mm×33 mm,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深筋膜前方脂肪组织回声增强,脂肪组织内可见纵横交错的条状无回声,界限模糊(图1);脂肪组织后方筋膜内可见粗大的条状无回声,内透声差(图2);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椭圆形肿大淋巴结,大小为32 mm×15 mm,淋巴结皮质明显增厚,回声减低(图3)。超声提示:①右侧腹股沟区组织肿胀,考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可能性大;②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0×109/L,中性粒细胞15.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31。应用奥硝唑注射液0.25 g,每日1 次,头孢哌酮钠注射液3.0 g,每日2 次;隔日复查示白细胞21.3×109/L,中性粒细胞19.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20。遂行急诊手术,术中见:浅筋膜及深筋膜呈灰黄色,组织肿胀明显,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清除坏死组织及淋巴结,取标本送病检。病理诊断:脂肪组织化脓性炎伴筋膜组织坏死;淋巴结组织反应性增生。

讨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以发展迅速并致命的软组织感染,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及筋膜的广泛炎性坏死及严重毒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较罕见,多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及时行外科清创处理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本病因多种细菌的混合性感染,其主要致病菌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氧菌,与链球菌坏死不同。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其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本例患者超声表现以皮下组织及筋膜增厚、筋膜周围局限性积液、皮下组织内散在强回声为其特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白细胞进行性增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确诊。由此可见,超声检查可及早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图1 超声示脂肪组织回声增强,脂肪组织内可见纵横交错的条状无回声(箭头示)

图2 超声示脂肪组织后方筋膜内粗大的条状无回声(箭头示)

图3 超声示周围组织淋巴结肿大(箭头示)

猜你喜欢

皮下组织条状坏死性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CT图像“条状”伪影校正方法研究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亚洲梨木栓和皮下组织特性和裂化反应
外科手术切口组织愈合不良裂开原因探讨
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