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小结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6-29彭琳
彭琳
摘 要:课堂小结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是对该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复习巩固环节奠定基础。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采取措施来提高课堂小结的有效性。本文就是基于此产生的,笔者提出了把握课堂结构、设置竞争活动和渗透德育知识三个策略。
关键词:课堂小结;有效性;小学数学
小学生记忆力不够强,因而当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总结,这也是课堂小结环节的主要功能。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著深刻的印象。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的课堂小结环节,并且将这份重视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让课堂小结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把握课堂结构,留出课堂小结的时间
课堂小结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一点使得它处于教学中的弱势地位,教师很容易对其进行忽略。为此要想让课堂小结环节变得有效,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课堂结构,留出课堂小结的时间。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计划。这其中,教师要不断地设想能够遇到的突发状况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让课堂小结环节能够正常地展现出来。例如:《位置与方向(二)》这一单元内容是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且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进而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为此笔者就会将旅游问路的情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话题就很有可能偏到更加有趣的地方,如旅游中的所见所感,进而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课堂小结的时间。为此笔者就会提前做好措施,如向学生展示情境之后就为他们提出相关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笔者还会在课堂结构中留出5到6分钟的时间作为课堂小结的时间。这样的话,即使在课堂中出现了突发状况,占用了课堂小结的一部分时间,笔者还是能够将课堂小结环节顺利地落实下去。
二、设置竞争活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有着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而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到了极限,他们更多的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课下。此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发挥课堂小结环节的作用,他们就需要用更加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为学生进行竞争活动的设置。这样的话,整个教学氛围就会变得紧张刺激起来,学生的好胜心也会督促着他们积极地参与进去,进而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有所收获。例如:在《百分数(一)》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需要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学生还需要理解折扣、纳税和利息的含义。这些都是课堂小结上需要出现的内容。此时笔者就为学生设置了抢答比赛,但笔者并不能够用“你在课堂上收获了哪些内容?”来让学生展开抢答,这样做会让学生所收获的知识变得混乱。笔者需要根据以上三大知识点来系统地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抢答比赛中去。这样的话,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就会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加积极。笔者还为学生提供了奖励和惩罚,这一点会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展现给学生,由此激发学生在该节课认真学习的动力。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有显著的提高。
三、渗透德育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以知识为核心”,因而教师的课堂小结环节中所呈现的内容也不能够全是数学知识,他们还需要增加别的内容,如德育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将德育知识进行总结,并且制作成微课。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之呈现给学生,由此对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让他们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例如:在《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就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此笔者就需要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在此过程中,笔者就可以渗透德育知识,如统计某一小区一个月的用水量,由此向学生渗透节约用水的德育知识;统计剩饭剩菜处理的方式,进而向学生渗透珍惜粮食的德育知识等。在课堂小结的时候,笔者就可以让学生列举出更多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生活案例,并且说出其中的德育内容。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总而言之,能够提高课堂小结环节有效性的策略并不仅限于以上三种,但不管是怎样的策略,其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出现的,将学生放在了学习中主体的位置。因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在该理念的影响下不断地研究能够提高课堂小结有效性的策略,并且将之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此时的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小结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军.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7(06):31-34+80.
[2]钟先云.莫让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流于形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