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探究
2020-06-29路仕洁
路仕洁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稳步提升。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更多学龄儿童接受了更加完善的教育,同時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升学渠道。但冷静思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师资力量分布不平衡、学生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等,只有对当前的农村教育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才能够挖掘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现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本文就如何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相关思考,希望能为相关人士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优化;对策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农村教育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农村教育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转变、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入学、教育观念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等等,这些进步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下一代农村学子提供了希望。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农村教育改革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农村学校的布局不够合理,许多学校分布散、规模小、教学质量持续低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许多学校硬件设施陈旧单一,无法为学生提供住宿,这样不仅为学生上学和放学带来了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农村教师素质是较为突出且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城乡教学资源差距大,使得城乡教育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及时正视和修正,才能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成长环境,为其走出农村、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开阔道路。
一、着力优化学校布局调整
就当前农村学校布局情况来看,存在着分布散、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等问题。由于学校分布较散,许多学生家庭附近没有学校,只能前往更为偏远的学校进行学习,上学和放学的路途遥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许多学校的规模较小,却仍然需要一定的成本来办学,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正常的学校社交环境。因此,在农村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优化中,需要将布局调整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本着“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片区集中,高中向城区集中”的原则,对农村大量分布较散的学校进行布局优化,适当减少校点分布远、散、小的学校,同时增加乡镇、片区、城区的学校,尽量对资源实现优化利用,使更多农村学子接受优质教育。其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例如地域过于偏远的农村,乡村教学点仍是当地学生首选的入学形式,就近入学能够节省一定数量的交通费和食宿费,因此需要对农村教学点的撤留进行科学规划,不能让学生因布局调整而辍学。只有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对学校布局进行不断的调整,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着力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
不少农村学子居住地址偏远,且其身份为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管,常常在校外出现意外事故。这样的情况不仅无法保障农村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不利于其生活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面对这样的情况,寄宿制学校是一项十分合适的选择。安排学生参与寄宿制学习,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并通过撤销、整合等方式将教学资源集中,从而降低办学成本、优化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独立性格、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营造更加融洽、安全的成长环境,解除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后顾之忧。因此,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根据预算的学生数量、办学规模等,修建宿舍、食堂、图书馆、校园超市等设施,同时还可积极向相关部分申请经费补贴,致力于降低学生生活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的压力,为其求学之路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除此之外,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寄宿制管理制度,例如学生外出需要向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前说明,避免因私自外出出现意外事故;再如为寄宿制学生提供一定休闲娱乐的条件,完善图书馆、运动场等场所的建设,使寄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选择健康的方式进行放松,保证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断充实学生的文娱生活。只有全面为学生考虑,不断优化学校软硬件设施,才能真正为农村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竞争力,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关键作用。就当前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师资力量仍处于中低端水平,与城区教育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是重中之重。例如,农村地区可以推行城乡教师多元流动制度,将城市与农村的教师资源进行定期交换,一方面改善农村地区的教学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农村教师接触到前沿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从而在回到自身岗位后为学生带去更加优质的教学。再如,对农村教师实行定期培训进修计划,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实施骨干教师提高计划,鼓励更多教师向骨干前进,这样能够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为师资力量的增强注入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城乡帮扶团队,按照“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共发展”的原则,开展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一对一帮扶工作,双方之间积极交流教学经验,从理念、制度、实践、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让农村地区的学校在师资水平、育人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得到显著提升,真正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教育界的难点所在。在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后,还要树立农村孩子“学得好”的新目标,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因此,农村地区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对实践工作不断优化与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为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妍. 关于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7(11):15-18.
[2]谷丽芳. 对大力发展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05):25-26.
[3]陈燕. 浅谈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7(2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