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2020-06-29陈垚何建强邢雪
陈垚 何建强 邢雪
摘 要:在建设应用型本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中,要求对课程内容作模块化整合,重点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及再创新。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宗旨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针对商洛学院创建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和学院学生的特点,在“电路原理”教学中引入了研讨式教学模式,提出了“电路原理”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通过实践,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电路原理”课程;实施步骤;应用型本科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odular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required, the emphasis is the application and re-innova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The purpose of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rough students'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view of the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first-clas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luo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minar teaching mode into the teaching of “Circuit Principl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scheme of the seminar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course of “Circuit Principles”. Through practice, this mode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seminar teaching;“Circuit Principle” course;implementation step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0 引言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求对课程内容模块化整合,即重点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及再创新。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宗旨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文针对我校创建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和我校学生自身特点,在电路原理教学中引入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基于“电路原理”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
1 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指在指导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研究、相互讨论和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学生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
研讨式教学作为西方国家高校中一种主流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引用在的大学课堂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张浩等[2]将研讨式教学应用在电路基础课程中,并详细介绍了“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具体实践过程。张容[3]、黄道敏[4]及刘士平等[5]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引入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总结了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內涵及特征,并详细介绍了研讨式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北京大学毛新宇等[6]将研讨式教学方法应用在电子线路实验课中,阐述了研讨式教学在实验课程中应用的指导原则,并总结了研讨式实验课程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得到了较好的成果。马薇等[7]将研讨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几点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中,并从切磋选题、开题讨论、方案研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研讨式教学的应用过程,应用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 研讨式教学迎合电子技术与线路课程的工程应用要求,在电子技术与线路类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验以及毕业论文等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2 “电路原理”研讨式教学模式
2.1 研讨式教学的课时分配
“电路原理”课程虽然是我院工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是实现电子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基础。其原始课时安排为48理论课时+16实验课时。
将研讨式教学引入“电路原理”课程,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应用与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由于本课程为大一第二学期课程,学生的专业知识有限,分析和讨论的问题的能力不足,多数知识需要从老师的讲授课程中获取。因此,本文引入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将课堂讲授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讲授为主,研讨为辅。具体的课时安排为大班课42课时+研讨课6课时+实验课16课时(共8个试验项目)。将分出的6课时的研讨课分为3次,每次2课时;为了在研讨课上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同学的质疑和疑问,并展开深入的讨论,研讨课每8人为一班进行上课。
2.2 研讨式教学的课程实施
研讨课程在大班42课时理论课程完成后结合实验课穿插进行。学生在进行研讨课程前一周,会拿到针对本次研讨课程内容的18-22个思考题,思考题会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思考题侧重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制定思考题的依据为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
研讨课程前30分钟为测试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对一周前提供的思考题的知识理解程度;之后60分钟,本班学生将会分到一个工程题目并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是原理、实验步骤、电路结构、电路参数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最后30分钟为报告时间,由老师任意挑选学生进行报告解决方案,本组的其他每位同学都要回答老师对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的质疑及意见;这样,每位学生都不得不认真的参与讨论,在他们讲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为了提出好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参加实验,也要认真的准备。针对研讨课程的内容,有相应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将自己讨论的解决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这样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应用不脱节,实验课将他们的设计成为现实,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研讨式教学的主旨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研讨课程成绩评定依据为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回答老师问题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课程的综合成绩评定也将研讨课程成绩纳入其中,具体分配如表1所示。
3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本次“电路原理”研讨式教学模式授课对象为2015级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通过三次研讨教学课程,主动提问的学生逐渐增多,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大幅度提升;三次研讨课程,学生完成情况统计,每次研讨题目解决方案的正确率和完整率都在逐步提高,如表2所示。
将2014级和2013级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电路原理”课程的实验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加入研讨式教学的2015级学生的两项平均成绩均有提高。如图1所示。
4 总结
我校正在向创建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迈进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素质培养,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研讨式教学方法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本文在对“电路原理”课程改革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完善研讨课程的思考题和实验题目。研讨式教学方法使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加很大,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韩立强.《现代控制理论》研讨式综合教学方案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54-155.
[2] 张浩,张静.研讨式教学模式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的应用[J].电工研究,2012(4):59-60.
[3] 张容,张金林,李凯,等.研讨式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8(5):374-376.
[4] 黄道敏, 张金林,张容.课程设计中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初探——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例[J].专业与课程建设,2015(3):45-47.
[5] 刘士平,崔晶晶,邹昱.浅析分组分层“研讨式”教学法——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3):48-50.
[6] 毛新宇,王志軍.实验课研讨式教学实际问题探讨——以北京大学电子线路实验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32-35.
[7] 马薇.研讨式教学法在几点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5):86-88.
(收稿日期: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