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套计

2020-06-29于溟慧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画龙点睛原句吊篮

于溟慧

亲爱的小星星,编辑《新作文》第6期的时候,我们还正在抗“疫”居家。上期我们讲到“合时计”,本期一大批宅家作文华丽现身:网课花样百出,家人“原形毕露”,《无奈一声叹息》《静待春暖花开》,真是“合时”之极。虽然只是在“家”这个小天地里,小星星们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于老师为小星星们的敏感、善写而点赞!本期让我们聚焦“引”和“套”,去寻找和发现语言的密码。

原句引用 画龙点睛

名言、诗词、文言、俗话、成语、歌词……各有自己的本意和出处,引用原句,巧妙地嵌入自己的文段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生硬、不突兀,自然而恰切。

如本期作文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果然没有“天上掉饼干”的好事儿,原来老师让我们把饼干当作画纸,用画笔——牙齿在上面“绘画”,咬出一幅幅色香味俱全的画。

我弟弟却趁我不在,拿起铅笔,在我的得意之作上“尽显英雄本色”。

我终究抽身退了出来,穿衣洗漱完毕,烧一壶开水,先以“养生有方法,晨起一杯水”且作安慰……

我被迫待在家里,百无聊赖。初一,我“一动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初二,我“按兵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初三,我“纹丝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初四,我“岿然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初五,我“依然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初六,我“原地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初七,我“继续不动”地静坐在吊篮椅上看窗外……

我决意反抗,可它们英勇无双,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把我的“抗兵”统统打倒!

看,例句中的俗语、成语、流行语等用得流畅生动,使表达的语言更加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了感染力。

古人云“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如花样的老师,我们57棵小苗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也要像刘老师般,做个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花样少年!(《花样老师》)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我再一次漫步在石子路上,走在善变的初春里……(《乍暖还寒》)

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意境,叫我心中一阵悲哀——我在树上时日不多了。破晓前,一阵无情的风把我吹落。我躺在马路边,瑟瑟发抖。谁能来帮帮我呢?我的期望也许只是一个妄想!树根处的其他兄弟,虽然也是“落红”,但至少有“化作春泥”的希望。而我……(《我是一片叶》)

下面是于老师学校的小星星写的作文《“我”在春天里》,每个自然段均引用一句春天的诗开头: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

“吹面不寒杨柳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在春天里行走,我醉在春天里。

这一组例句,引用的是对联、诗词,它们在文章中锦上添花,显得文采斐然。引用在开头先声夺人、含蓄典雅,激发阅读期待;引用在结尾,画龙点睛、启人心智,升华突出主旨。于老师还阅读过不少高考满分作文,引用简直是不可或缺。希望小星星们多多背诵积累、灵活运用。

套改引用 妙趣横生

原句引用时,有点“拿来主义”,考验的是积累和恰当;套改引用可就难了,必须经过一番“加工提炼”,考验的是巧思和善改。首先得对原句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然后结合当时语境需要,切分、拆开、改换、组装,形成“新句”,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和原句相去甚远,但丝毫不影响“我”的表情达意。

教室里一片紧张,同学们争分夺秒地“抱着佛脚”。要考试了,心里紧张,赶紧再瞄两眼,在这里,“争分夺秒地‘抱着佛脚”甚至比原句直接引用“临时抱佛脚”来得更加传神、幽默。

何老師一边发试卷,一边“老何长谈”。老师姓何,把“老生常谈”改为“老何长谈”,一个“何”字特别突出老师的姓,一个“长”字代表老师说了一大堆话,改动了两个字,觉得比原词更贴切、更犀利,妙哉!

“哼——”再一次打破春日的寂静与教室的鸦雀无声。“又是一年春好处,鼻涕声响满学都。”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耳熟能详的声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鼻涕虫向东流……”“哼——哼——”天哪!又来啦!“No——”晕……同是春天,前半句原句不动,非常准确;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擤鼻涕声,“绝胜烟柳”改为“鼻涕声响”,“满皇都”改为“满学都”,保留原来的韵脚,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正上着课,听到这样的声音,真是不胜其烦。又是一个前半句原句不动,把“春水”改为“鼻涕虫”,虽然多了一个字,但是整体的节奏没变,读起来反而让人忍俊不禁。

李老师一抬头,眉毛瞬间绞在了一起,好像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说话自然是厉声厉色:“你俩,把作文拿回去,重新抄写。”我哩个乖乖,作文那么长,重写一遍,不是要人命吗?“书写规范三冬暖,一旦重写六月寒”。原句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为不认真书写,被要求重抄,“我”作为看客大为感慨,套改得太精彩了!

突然,楼下幼儿园门口传来了河南版吆喝声:“包子喽,卖包子喽!”听到这声音,同学们有的捂着嘴偷偷笑,有的已经胡思乱想了吧……老李一看“包子激起千层浪”,那么多人的心思都跑了,眼珠一转,微微一笑,站直身子,用他纯正的河南腔大喊着:“包子喽,卖包子喽!”接着,伸出食指压住下嘴唇,一副馋虫模样。把“一石激起千层浪”中的“一石”改为“包子”不可谓不妙。正在上第四节课,肚子已经咕咕叫了,这样一句方言味儿叫卖突然传来,同学们似乎已经闻到了包子味儿,可不就是“包子”激起千层浪了吗?哈哈。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于老师也套改一下:“情感在左,引用在右,走在作文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学路,点缀得香花弥漫。”

作文中恰当的引用,不管是原句引用还是套改引用,不但可以加强表达意思的力度,还可以使语言在变化中求精彩。以广泛的阅读积累为基础,“引”“套”是丰厚底蕴的一种自然流泻。如果你还在“引套”的“初级阶段”,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凡写必引”,形成主动意识,进而画龙点睛,也会妙趣横生。

猜你喜欢

画龙点睛原句吊篮
画龙点睛
路桥工程中吊篮安全监管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画龙点睛
论吊篮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控制
我国高处作业吊篮安全监管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画龙点睛
仿写句子
离心状态下吊篮系统有限元模拟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