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相结合 探寻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潜江路径”
2020-06-29团潜江市委
自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个全国试点市之一,团潜江市委以“放管服”相结合,在增强团组织活力、严抓团员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团组织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点带面,努力破解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放”:增强团组织活力
“放”大团干部隊伍选用视野。团潜江市委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不断充实团的工作力量。团市委从乡镇、高校、非公企业各选拔1名青年骨干担任挂、兼职副书记,改善团市委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积极向上争取青少年事务社工建设经费40万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青少年事务社工,增强团的工作力量。实施“选派计划”,让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团委挂职锻炼,推动48名村级后备干部及红色物业大学生担任村(社区)团干部,为基层团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放”宽团组织覆盖面。在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兴行业青年群体中建立团工委,统筹各领域的团建工作。在市志愿者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构建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坚持党建带团建,已建立党组织的,由党建指导员兼任团建指导员,做到应建尽建;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通过联建、共建等形式及时建立团组织,进而有效扩大团的组织覆盖面。
“放”开共青团考评范围。团潜江市委改变沿用多年的团内年度考核单一评价办法,建立党政、团内、青年、社会“四位一体”的团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领导“党政评”,积极争取支持,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市委巡察监督范畴,提高党建带团建的实效。横向鞭策“团内评”,建立“基层团干互相评、团市委机关干部集中评、班子成员最终评”的“多重”评分机制,注重日常工作的结果运用,形成鞭策激励效应。实绩比拼“青年评”,机关干部常态化下基层,了解基层共青团工作情况和基层青年的需求,并建立反馈机制,倒逼各基层团组织为青年群体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扩大影响“社会评”,邀请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对各地各单位共青团工作进行投票,以群众评价的满意度来检验各基层团组织的全年工作情况。
“管”:规范团员日常考察
管好“入口关”,规范团前教育。每年年初制定下发全市团员发展规划,对新发展团员数量进行严格调控。按照学生、职业青年的不同特点,制定下发《潜江市学生入团标准》《潜江市职业青年入团标准》,自递交入团申请书之日起建立积分入团卡,对照积分细则,从理想信念、团课学习、团务知识、团学活动等10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严把团员入口关,从源头上确保团员发展质量。
管好“政治关”,增强团员先进性。在全市城区中学试点开办业余团校,对入团积极分子、团员和团干进行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重要培训内容,入团积极分子需通过业余团校培训结业才能成为团的发展对象,将学员的学习表现和考察成绩计入个人档案,作为入团或团员、团干评优的重要依据。将“支部主题团日”活动作为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的重要载体,由团市委设计主题,指导基层团组织常态化开展每月支部主题团日活动;防疫特殊时期,以网课形式开展团课学习,团员“停课不停学”,切实增强团员先进性和荣誉感。
管好“资料关”,规范团籍管理。实行“一人一号、一证一档”,将《积分入团卡》《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等纳入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建立学校团籍协管员制度,由团委书记兼任团籍协管员,负责团务用品管理、团员录入、团员档案规范、团籍接转等工作。下派青少年事务社工到各学校经常性开展团籍档案核查整改工作,协助解决学校团籍管理薄弱问题。
管好“培育关”,强化政治吸纳。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入团,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实现“入队-入团-入党”的“三梯进式”政治衔接机制。建立团员“五星”评价制度,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作风纪律、专业水平、社会服务5个方面对团员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出台《潜江市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将“五星”团员评价结果作为“推优”的重要指标。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开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党团组织联合培养青年,让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
“服”:有效发挥团组织作用
丰富活动载体,服务青年“有实效”。举办“青年创业大讲堂”“青年企业家看潜城”“青年学子看潜城”活动,积极争取“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田园小康”等创业扶持项目,鼓励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开展“青春有约”相亲文化节、“青春悦动”运动健身活动等“青”字号品牌活动,高标准建设“青年之家”,为青年搭建成长交流的平台。建立潜江市《湖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青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大局“有担当”。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团潜江市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联系广泛的作用,号召潜江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潜江市志愿者协会发挥抗疫表率作用,带动省市内外、甚至国内外200多个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无数爱心人士一道慷慨解囊、共克时艰,并以捐款捐物、智力支持等不同形式奉献爱心、守护家园。在全市成立76支青年突击队,动员1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医疗卫生、物资保障、志愿服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急保障、新闻采编、城乡防控等重点领域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累计服务居民30余万人次,在潜城大地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青春长城。
搭建供需平台,服务社会“有妙招”。紧盯群众需求,实施青年服务供给侧改革,常态化开展“走,到社区去”志愿服务,充分整合青年组织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各方力量,建立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采取“居民点单、团组织下单、志愿者接单”的“三单制”方式,组织团员青年定期到社区报到,累计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便民惠民、环境美化、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100余场,招募青年教育专干到社区“四点半课堂”“希望家园”驻点,带领青年常态化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与群众共同努力创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让青年人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