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教育中文化认同的昆山实践研究
2020-06-29许春生
许春生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基础条件
1.研究的目的
本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五项:第一,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两岸融合教育中文化认同的昆山模式及理论体系,得到融合教育工作机制;第二,构建基于昆台文化认同的学生融合教育路径,并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第三,形成昆台文化认同的学生融合教育案例;第四,探索昆台文化认同的学生融合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第五,制定昆台文化认同的学生融合教育工作指导意见。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学校融合教育实践标准的制定,将昆山打造成全国教育实践创新示范地区。
2.研究的基础条件
两岸融合教育中文化认同相关研究在昆山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昆山在两岸教育合作和促进文化认同方面已初具形态。目前在昆山工作的台湾同胞有近10万人,他们的子女大多就读于昆山的各个学校。在全市248所学校中共有3719名台湾学生,学生年龄跨度较大,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教育階段。台商最早开始在大陆办学的地址就包括昆山,先后兴办了5所台商投资学校。
其次,昆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台胞子女在昆教育问题。市委与市政府的关注在行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加强与台协会沟通,扩大公立学校的招生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予以台湾学生更多政策优惠,为台商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台湾学生开设高考辅导班,帮助他们更快地与大陆教育相融合。
再次,昆山在两岸教育交流方面和促进文化认同方面已取得初步经验。围绕昆台文化交流“十个一”品牌,昆山积极打造两岸教育交流项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两岸教育交流活动,为文化认同营造良好氛围。自2010年开始,昆山市共举办了八届两岸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交流活动,为两岸学子打造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传颂中华经典。两地学子不仅以文会友,在赛场上一决高低,还通过系列参访、联谊、文化体验等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扩大两岸学生的互动交流,拓宽了两岸文教领域的交流合作。
最后,昆山与台湾地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明晰,为进一步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逐步形成了昆山文化认知:一是以顾炎武为代表的社会责任文化,二是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学术研究文化,三是以朱柏庐为代表的家风家训文化,四是以祖冲之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文化,五是以绰墩山为代表的农耕农作文化,六是以昆曲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文化,七是以周庄为代表的古镇水乡文化,八是以昆石、琼花、并蒂莲为代表的园林工艺文化,九是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贸易文化,十是以昆山之路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文化。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1.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总纲领为“美好教育”,旨在推进两岸融合教育中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工作。“美好教育”的根本要义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着眼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生命丰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成长。“美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优质、均衡、公平、开放、全纳,通过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融合教育中增进两岸学生文化认同,促进学生身份融合。开发适合的校本课程,有助于增强两岸学生的归属感,促进身份融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破除“内卷化”,在相互交流中增进两岸学生的文化认同。在融合教育中增进两岸学生文化认同过程中,既要关注于设施设备的改善,又要关注软件方面的建设,比如师资力量的提升、文化的深化等,从而在对教育均衡发展观念上形成深刻认同。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好昆台两岸学生文化认同,首先要解决好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认同问题,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观和公平观的落实。
2.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通过学生价值观建设塑造积极的民族认同来加强昆台两岸学生文化认同。在学生价值观建设方面,围绕建构一种“国家民族”意识,即中华民族这一国家意识,让不同民族、昆台两岸的学生对“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融为一个整体。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民族认同教育,强化价值观教育是一种认同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价值观建设塑造积极的民族认同,就是从意识形态意义上实施了对两岸学生的价值观再塑造。
第二,通过发挥作为“融合者”的教师的作用,来加强昆台两岸学生文化认同的融合教育。在昆台学生融合教育中,教师除了要扮演好传统的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还要扮演好“融合者”这个特殊角色,其角色要求比一般教师更加繁杂。教师将来自不同背景的多元文化进行整合,提供一种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是促进昆台学生教育过程融入的重要途径。同样,昆台学生对文化认同的融入,是对城市制度和中华文化认可的过程,也是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之间建立起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认同感和亲和感,让学生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思考并评价问题,推动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朝良性发展,从而主动地融入校园。
第三,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实现昆台两岸学生文化认同的融合教育提供平台。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指向和价值追求,是实现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校是两岸实施融合教育的主导场所,教学是学校完成两岸融合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课程基地建设中优秀的校本课程可以满足昆台学生的文化差异性需求,通过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缩小学生素质差距,促进文化融合。
第四,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平台,加强昆台两岸学生文化认同的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融合与否决定着“融合教育”能否落地生根。找准课堂教学主体的相似点,从相似到互构,是实现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两岸学生同根同种、同文同语,在文化层面上有天然共同点,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文化认同的融合课堂的研究,有助于改变行走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让两岸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面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可持续地发展。
第五,通過深化推进家校合作关系,从家校两方面强化两岸融合教育中的文化认同。家校合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思维活跃、好奇心重、自控力差和辨别是非能力弱的时候,通过家校两方面合作,强化两岸融合教育,强化融合教育中的文化认同,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健康的成长。
三、 课题实施保障及进度安排
1.实施保障
为了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昆山市相关领导、负责人通过四项措施的落实予以保障。第一,昆山市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由教育局主要领导承担,副组长由教育局分管领导及核心科室负责人承担,组员由各相关科室人员及学校骨干承担。该项目由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对项目实施提供指导、督查、评价等。第二,在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两岸融合教育文化认同研究中心”,由专业人才担任负责人,推动课题实施,形成以特级教师、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为主体的研究团队。第三,保证充足的课题经费。教育局与各学校均设专项经费,该项目已经提前做出项目预算,拥有充足的经费支撑项目研究。第四,保证充足的课题研究时间。针对该课题研究,协调各相关部门,充分保证项目参加人员的研究时间、实践时间与调查时间等。
2.进度安排
2018年10月—12月,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课题论证,形成课题方案。
2019年1月—3月,进行课题项目各类人员的培训,有关学校领导与老师接受全员培训,并开展研究与实践。
2019年3月—2020年10月,开展课题研究,举办2020年昆山两岸融合教育文化认同研究高峰论坛,举行课题成果汇报。
2020年12月,总结三年实验经历与经验,对照课题目标,形成成果,提炼经验,形成“昆山样本”,完成课题结题。
四、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两岸融合教育中文化认同的昆山实践研究,实现了昆山教育品质的提升,打造出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的昆山样态,进一步把握并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理念,创新学校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彻底扭转目前尚存的以分数和升学作为学校和学生发展水平的功利化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学校、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此外,通过课题研究还实现了示范由标语向行为的转变,从碎片附着向场域营造的转变,从显性呈现向隐性内化的转变,从学段割裂向统筹融合的转变,真正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实现我市教育多元、特色、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