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程的规划间行走

2020-06-29谭淑平

教育界·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经验规划

谭淑平

【摘要】综合实践是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在各校结合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行校本化设计过程中,要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统筹兼顾,合理预设,促进生成;在学科拓展、主题改造、自主选题的实践中,让学生在亲历中完成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校本化综合实践课程规划是师生主题活动的建构,更是基于生活的学生成长线路设计,让学生在共性与个性的主题实践中获得滋养与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样本课程;规划;经验

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在结合实际进行校本化设计时,要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融入规划之中,进行整体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是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故而设计者要在课程设计中多元兼顾:既要做好活动预设,又要兼具自主生成;既要调用学科实践,又要反促学科拓展;既要有独立主题设计,又要兼容专题教育,并进行改造与转化,让学生在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中不断获得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滋养和提升。现就个人所在区域的实践现状,从理解、实施、反思三方面谈一点想法。

一、课程理解——百感交集的“营养套餐”

课程理解是课程规划的起点。教师、学生直面生活现状,围绕成长需求,选择兴趣主题,开展多元实践。课程是我(教师或学校)和学生的交集。

学生在课程里吸取生活的营养,教师就像营养师一样,为学生预先谋划“营养套餐”。但他们由于生活环境、年龄阶段、认知水平的不同,对课程营养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就个人所见到的一些学校,校际之间的学生存在明显的落差,原因在于很多学校的课程“火力点”集中在文化课程等受测学科上,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表面关注、纸上谈兵的现象,学生在课程里吸收不到营养,造成“虚胖”。学生在教育部推荐主题及生活主题中很少有问题实践,只是坐观,不能力行。学生在课程里“走”得迟,“走”得少,以至于到了该冲刺的时候,却表现为“腿脚”乏力,缺少耐力,这实为“营养断层”造成的结果。

在课程规划中进行校本化的乐观应对,使得课程在任何时候的运筹,都将是一份能够提供六年滋养,能够照亮未来生活的“成长套餐”。又因它是生活的交集,是涵盖一至十二年级上百个主题的碰撞,所以它是有学校风味的,是百感交集的“营养套餐”。

二、课程实施——一段驶向人生彼岸的“美好行程”

从课程规划到实施,是解决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课程内涵是对《纲要》共性部分校本化的解读,而外延则是实施过程中个性化的展现。在实施中,我们大可博采众长,补一己之短,为学生人生之旅带来幸福的经历体验。

1.他校精华:诠释教育之路的多样幸福

网络上为我们提供了优质课程设计的参考:北京五一小学幸福素养课程体系,带给学生 幸福的学习经历与体验;中科院附属学校“1+6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强调国际视野;北医附小的灵动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三类课程,进行整合、拓展、转变,形成课程之间的相互包容;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在课程实践中寻找幸福少年的幸福基因;首师大附小在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打造童心课程……

校本化设计和实施的过程,就是为本校师生博采众长而悟得灵感,开始为自我“量身定制”展现师生“魅力身段”的过程。

2.本校品位:描绘宜人之旅的别样行程

江苏丹徒各校,地处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长河中有名人辈出、非遗项目、战争遗址等,成为灿烂文明的见证。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在课程的实施中,区域确立以宜文化为区域教育特征,校本构想体现办学品位,倡导以历史为底蕴,文化为引领,鉴古励今,照亮未来。

(1)一段行走在四季的宜人线路(指向自然)

宜城小学的宜宝四季課程,按季节来设计学校的主题课程,宜春课程里,有宜宝探春、踏春、颂春、咏春,特别是“宜宝HUA春秋”,充满童趣,提携童心,唤发童真,描绘童梦。教师和不同年段的学生走在春天的课程里,有多学科的渗透,有走过四季经验的积累,更有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整合调用多学科能力的设计。

也正如辛丰中心小学的景行教育思考一样,做有温度的德育课程,有深度的实践课程,有动静的特色课程,等等,这也应该是学校在做景行生态园之后,于四季的冷暖中获得的德育思考。相信后续学校做出来的综合实践课程,也具备这样的特质:主题有温度,研究有广度,实践有尝试,评价有尺度,成果有亮度。

(2)一场有文化标杆的主题接力(融入社会)

文化是标杆,更是有推动力的风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文化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风向标。问题是风,方法是雨。当我们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就是风停雨住之时,那一刻,学生是快乐的,满足的,能够沉浸在自己成长的喜悦中。支显宗学校的茶文化实践主题就是如此。学校从区域化资源中沥显出“茶文化”系列实践主题,既体现了对学生生活周边资源的关注,又将中华千年茶文化发展史融入了实践活动之中。

(3)一场有不同角色的故事演绎(关注自我)

在学生自我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所处环境的转变,会承担多种角色:在家是家庭成员,在学校是学生,在社会是公民,在未来所从事的岗位上,是管理者或生产经营者,等等。丹徒实验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食堂小助手、校园小保安、安全小卫士、校园小记者、小小播音员等职务,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认识职业特点,体味职业艰辛,找到岗位乐趣,萌生职业向往,学习职业规划。学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职业认知活动,在充满挑战的未来社会,就会因有了多种职业的经验,有了更为丰富的职业选择。

(4)一幅多彩绘制的生活蓝图(多元体验)

课程规划是动态的,在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而变化。如何保证学生的核心素养能有效提升,需要课程规划的优化升级。辛丰小学对学校的特色活动进行改造,将多元化的特色活动纳入综合实践的年级主题之中。学生在主题实践中,能够发挥专长,提升学科兴趣,发挥学科特长,对主题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展开深入探究,将学校特色发展与课程的长远规划有机结合。如此,特色在主题探究中不断延伸,增强了学生的体验;规划可以让课程因特色而生彩,让特色因课程而意味深远,课程因整合而和谐,学生的未来也得以用绚丽多彩的主题来描绘。

三、课程反思:用实践来促进经验向素养的转化

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对生活经验与学科经验的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组合,这种策略的获得,便是学生素养提升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告诉我们,课程实践反思是课程完善的必由之路,更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实施素养提升活动。个人有几个实践小感悟。

1.预约过程:把握最佳活动时机

学校开展茶文化实践历时多年,且大都在每年4月份,各班时间不固定地分批开展实践活动。后来,通过一次预约发现,4月中旬那一周,才是活动效果最好的时候。记得那次预约后前去,正是当地绿茶品种——青峰茶采制最旺的时候,嫩芽绽放的茶园、流水化的机械作业、解答各人疑问的采访、杯中飘香的绿茶,让孩子们的实践任务收获满满。

2.预设困难: A面的吻合

2019年5月份的五市联盟活动中,来自扬州的张兴明教师执教了“探秘莫比乌斯圈”,课堂上得精彩纷呈,使得我也想一试。在我的课堂活动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无法折剪出莫经乌斯圈,以致后面的活动大打折扣。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如果事先给学生准备的纸的两端画上两个A,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提示学生“吻合A面”,将会使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在主题活动起始,基于学生的活动视角,对困难有预设,并且拿出有效的解決预案,会使活动的效果大幅提升。

目标专一:有个性的旅行

在异地课堂交流活动中,上课的教师大多要精心准备很多的“能量加油站”等类似的内容,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效配合教师完成活动任务。2018年11月,来自南京汇淳实验学校的吴和平在连云港执教了“连云港一日游”。活动中,吴老师只是让学生作为小主人,帮他设计一份“个性化一日游攻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为吴老师设计了“吃、购、玩、看、住、听”等各种极具个性特色的“X+在连云港”的一日游方案。

综合实践的校本化实施,规划的是路线,而沿途的风景和故事,才是学生生活的“成长礼包”。荷兰教育,之所以举世惊艳,正是因为1994、2004这两份课程纲领给学校课程规划的启示,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变。我们要让课程规划统领学校的课程,让师生在课程的规划间行走,在一路行走间关爱童真,放飞童心,寻找童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真希望,在每一次课程规划的四季间回眸时,身后都是春天的足迹;真希望,教育者的匠心不老,我们综合实践的主题故事永远年轻。

【参考文献】

[1]万伟. 课程的力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陈怡倩. 统整的力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3]陈之华.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4]教育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 2017.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经验规划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