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的实践与创新

2020-06-29尹冠琳

出版广角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攻坚精准

尹冠琳

【摘要】   脱贫攻坚是2020年要全力做好的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重中之重,对主流媒体来说,更好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职责,也是机遇。文章从解读国家政策创新议题设置、融合多种报道手段、加大智能技术在媒体报道中的使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的实践与创新,指出媒体只有做好主题策划,有效链接智能技术与主题报道,才能充分发挥媒介功能。

【关  键  词】脱贫攻坚;主题报道;媒体功能;AI技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各大媒体都把脱贫攻坚的主题报道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聚焦主线,分阶段、有节奏地推进宣传工作,这不但是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扶贫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研究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的媒介表现,可以为主流媒体提供建设性意见,有利于全社会了解扶贫、参与扶贫。同时,如何扎实做好脱贫攻坚的宣传工作,也是媒体人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精准解读国家政策,创新议题设置

1.高站位、抓深度,精准解读扶贫政策

主流媒体通常采用主题报道的形式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对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和权威解读,有助于增进社会各界对当前工作任务的认识和理解。新闻媒体通过对政策的解读,不但发挥了桥梁作用,而且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

自2019年初以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等四份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解读,《旅游扶贫应当有可持续性》(专家解读)对借助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扶贫的专家解读,《咬定目标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权威发布)对疫情影响脱贫攻坚的解读。同时,新华社在2020年4月22的《战“疫”战“贫”加试题如何作答?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导》一文中,对在战“疫”前提下打好脱贫攻坚战进行解读。河北长城网的《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河北这样做!》用图解的方式解读了2018年以来河北脱贫防贫工作的举措。《河北13条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也清楚分析了河北省扶贫办等联合印发的13条措施文件,提出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上述报道把近期的脱贫工作部署向社会大众进行了精准解读,不但做到严谨精确、深入浅出,而且因为重视思想性和深度性,挖掘出更大的新闻价值,对实际工作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2.抓动向、重回应,创新“主旋律”议题设置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媒体在脱贫攻坚报道中不但要宣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基层工作中的新举措好办法,还要加大宣传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基层扶贫干部的事迹和感人故事。2020年4月的“全国扶贫宣传工作会议”中提出了“扶贫宣传工作要紧扣决战决胜主题,把握全面收官特征,坚持正面宣传,生动讲好我国扶贫脱贫故事”的任务。从主题宣传的特点来说,主题宣传属于政治传播活动,新闻媒体要选择具有重大政治价值和能够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议题作为报道主题。新闻媒体要积极根据社会热点进行议程设置,要从社会和公众关切的角度來设置议程,这样才能把政治议程和公众议程、媒体议程结合起来,让主题报道更具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2019年10月,人民网推出《习近平的拳拳为民情:“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报道,写的是从2012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从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考察走访调研贫困地区的历程,最终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脱贫工作中做到的“真”“实”“准”三个字,同时也用一个个数据展现了这些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该报道牢牢把握住了总书记讲话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精神,也给脱贫工作者们鼓足了干劲,给中国人民坚定了走向共同富裕的信心。可见,主题报道要善于汇聚正能量,全面展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2020年5月1日,长城新媒体推出的《决胜2020——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河北》系列,以2012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的路线为基础,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脱贫个案,聚焦河北人民积极践行总书记嘱托的实际行动,展现了7年时间里当地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皮具厂扶贫车间里的“宝妈”贾亚昀,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在民宿里边工作边学习的57岁大姐孙贵英……这些鲜活而朴实的例子从基层角度展现了脱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融合多种报道手段,发挥正面宣传的引领作用

1.注重表达技巧,灵活运用不同媒介特点的表现手法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作品要更加深入人心,避免空话、套话,媒体要不断创新和尝试报道方法,讲究表达艺术,力求运用符合不同媒介特点的表现手法,综合多种元素去适应受众的阅读需求变化。

长城网系列微视频《一群人 一条心 一辈子 一件事》,展现了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37年坚守太行山的科技扶贫,把苹果打造成太行山富民产业的经历。报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孙教授深入太行山的扶贫一线,亲自带领当地老百姓建设涵盖果品、蔬菜等26个特色农业产业,以及100多项新科技的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材料中的一个个数据和专有名词,受众很难直观理解,记者在视频中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对比手法——首先是白头发的孙教授讲述自己多年扶贫的心得和感受,接着播放了1997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片段,那时的孙教授还是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从黑发到白发,从中年步入老年,唯一不变的是孙教授37年坚守在太行山扶贫的精神。视频没有记者的话语,全部使用孙教授的画外音和深入田间地头的同期声,视频画面中1997年当地村民认真学习农业知识的场景和2019年当地村民家气派的小院和汽车,都真实说明了精准扶贫、科技扶贫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新华社2019年7月推出的H5互动作品《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通过点击的互动方式邀请网民向一线脱贫攻坚工作者们送祝福卡,并在后续的《这是一份绕地球5000多圈的祝福!》里,用数据可视化手段展现记者对扶贫干部的采访,分享了祝福卡片背后的故事。这款覆盖了1.7亿网民的H5产品,还借助微博、抖音等平台进一步延伸新闻作品的传播面,并发起相关主题讨论,在年轻受众群体中传播了主流价值观,进行了主题教育。

2.内容接地气,细节取胜讲好中国故事

接地气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物,二是如何讲好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主题宣传中,媒体选择的内容和议题要关注各个层面的人物,特别要关注普通农民、技术人员、基层干部,选择这些接地气、通民情的代表性个案,能够突出故事性,进而讲好中国故事。

在报道中,用细节生动地再现人物故事,以情动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和事件的特点才能鲜明起来,扶贫人物和脱贫故事才能产生更强的感染力。《老杨种菜记》中创建蔬菜基地并通过电商销售的地道农村人老杨,《“小丫”扶贫记》中驻村基层95后女干部邢志宇,《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报道中“脚下踩泥,心中才有数”的水稻专家张启星,《段春亭: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比啥都值》中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无论是农业专家、基层干部还是普通村民,《人民日报》的这些报道用一个个真实的扶贫故事,一个个典型人物,多角度呈现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当然,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挖掘才能推出的扶贫一线好故事,唯有如此,才能彰显精准扶贫的时代风采。

三、智能技术强化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聚变能力

1.打造智能媒体产品,助力主题报道再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要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就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46.2%,互联网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振兴乡村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要积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2020年4月29日,央视网打造的“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 正式上线运营,是前沿智慧化技术手段在主题报道中的初步应用。在内容构成上,平台以脱贫攻坚为主,充分展示党和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和成效。

“总书记扶贫足迹”模块采用动态电子地图、VR全景、实时直播、图文视频等可视化方式展示总书记考察脱贫走过的地区,通过交互方式让受众身临其境地看到脱贫后乡村的实在变化。比如在陕西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的VR镜头下,受众不仅可以看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点击虚拟人物后还可以聆听金米村整改村貌的具体措施,如点击视频按钮还可以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米村的场景,辅助性的文字声音和视频与景观形成互补。

“脱贫全景图”模块则采用数字、图片等底层大数据呈现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进展。“一个都不能少”和“攻坚日记”模块则联合县级融媒体中心,采用视频点播、延时视频等方式展现一线扶贫脱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如内蒙古赤峰市双兴村以粘豆包发家致富的“外来媳妇”赵丽杰,安徽省汤家汇镇以养羊起家的“小个子”张传峰,致富带头人在脱贫路径上各具特色。这些体现精准扶贫核心的“集群内容”又以多种方式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呈现,扩大了传播效果。

智媒时代,平台的媒体产品在智能采编、智能剪辑和审核、虚拟主播等智能技术工具的协助下,能够提升生产效能,提供大量鲜活的故事。同时,对主流媒体来说,技术手段是服务于主流舆论、助力主流价值宣传的,需要慎重构建两者的关系。

2.媒体与服务连接,加大惠农力度

新技术使得媒介影响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延伸,也使得媒介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使主流媒体具有新的功能。根据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截至2020年3月,近九成网民认同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互联网在汇集网民力量,为贫困群众提供帮助和通过电商帮扶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能够连接用户、服务用户,根据扶贫的实际需要把网络用户和当地生产者连接起来,助力各地农产品的销售,更好地推动网络扶贫。

如今,大多数用户会选择数字电商消费模式,主流媒体应发挥自身公信力的优势,努力进行功能性的开拓,进行跨行业协同发展,如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 “直播带货”的公益属性。央视网的“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联合淘宝等多家具有扶贫项目的电商平台,集中整合了贫困地区有特色的农副产品资源,再通过大数据对应季的扶贫产品进行展示匹配和销售。可以说,央视网在主流媒体功能性开拓方面走在了前面,跨行业跨地区的协作、线上线下的打通,不但使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有了新的内涵,也体现了智媒体的媒体责任、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蔡骐,吴梦. 精准扶贫报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 新闻研究导刊,2019(9):9-11+48.

[2]于卫亚, 焦旭锋.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扶贫报道——以新华社互动H5《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为例[J]. 传媒,2019(21):59-60.

[3]高晶. 主流媒體扶贫报道创作的精准策略[J]. 青年记者,2019(8):39-40

[4]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3-09.

[5]顾勇华. 以智能技术普惠“脱贫攻坚”, “媒体+AI”如何引领主题报道新样态?[EB/OL]. (2020-04-29)[2020-04-30]. https://mp. weixin. qq. com/s/VB9G9bggFPEMgidQXBgJiQ.

猜你喜欢

攻坚精准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画好脱贫攻坚图 决战脱贫奔小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