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比较:用“认识—理解—反思”来超越“品头论足”
2020-06-29
跨文化比较总能让人联想起对不同文化的评价,进而激活某种孰优孰劣的图式和某种“舌战群儒”的冲动。我曾看过一个小学高年级的课例,有教学设计;也有课堂实录。教师设置了生动的语用情境:一个美国小学生代表团将到中国访问一周,美国学生将和中国学生结伴,住在中国学生家中。交流活动前,中国学生要写邮件给美国学生,商量每天吃中式早餐还是西式早餐。在本课的最后一個环节,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中餐的各种优点,有的说西餐的各种优点,交流热烈,高潮迭起,最后竟发展成了课堂辩论,让观看课堂实录的人倍感惊喜,更不必说现场的师生又会有怎样的互动体验。
观摩完课例之后,我仔细整理了学生们提到的中餐和西餐的各种优点,真可谓思路开阔、包罗万象——营养成分、个人偏好、文化底蕴等诸多维度均有涉及。唯一遗憾的是,学生没有就任何一个维度深入探究下去,只是抛出和汇集各种观点和信息,本质上并没有进行真正的跨文化比较,没有产生真正的新知和深思——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似乎仍停留在已有的认知上,只是把已有的认知拿出来,供辩论之用;所谓的比较也并没有真正发生,只是将支持中餐或西餐的论据分别摆出来。授课教师在课后反思中也提到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们并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很多认识尚处于表层。
课时有限的确是制约因素,但学生认识的表层化或许与跨文化比较中那种单纯的评价导向关系更大。如果只是为了通过“舌战群儒”分出孰优孰劣,只是为了“品头论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真正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对情境产生深切感受、对议题生成深刻认识、对自我开展深入反思,也就谈不上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了。如果学生能上网检索一些营养学的知识,对中餐和西餐进行细致的分析,画画图、填填表、算算数,那么对两种早餐的营养特点就能有更完整、系统、深入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理解、反思的过程一定能让学生在跨文化比较的表层活动中,真正发展识辨、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思维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应注重用“认识—理解—反思”来超越“品头论足”,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