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德育的可行性研究
2020-06-29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韩淑兰
文/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韩淑兰
一、相关概念
(一)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一般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如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或乡镇等)的文化,是该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的文化,主要是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地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地方化、通俗化、生活化,与民众生活具有亲密性。
(二)梅州地方文化
梅州地方文化是梅州市行政区域内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创造的、相对稳定的、与人们生活密切关联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梅州是世界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所以梅州地方文化主要是客家文化,客家的人文精神是其核心内容。
(三)中职德育
中职学校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通俗地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其特殊性,中职学校一般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手段一般是多管齐下,全员参与,德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德育课程教师和各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其中,德育课程教师通常是同时担任一个年级多个专业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德育课程参照相应的统编教材,面向所有专业所有班级学生共性的大层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班主任负责的主题班会课程一般是开展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的、比较有效的德育。
二、梅州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德育的意义
(一)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2014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梅州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做法正符合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知与行相统一”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二)有利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是梅州地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梅州客家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如客家先民为了生计和发展筚路蓝缕,从中原到岭南,从岭南到海外的艰苦奋斗精神;客家华侨胸怀祖国、心系家乡的深厚家国情怀;客家妇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执着坚守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精神教育对于中职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等都是最好的教材,也是最大的激励。所以说,将梅州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生活方式改善度、按时服药率、血糖达标率均有改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三)有利于梅州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地方文化需要代代传承和大力发扬,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融入梅州地方文化即传统客家文化,是践行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对于保护优秀的梅州地方文化、丰富和发展客家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梅州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德育的策略
(一)挖掘整理地方文化成为德育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梅州地方文化是丰富多样的,因此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选取适合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部分,可行的做法有:
1.教师学生齐动手搜集整理相关资源
利用网络、博物馆和图书馆、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华侨在海外的开拓进取事迹、客家名人的光荣事迹、客家妇女的勤劳朴实和与众不同、客家谚语和习俗风情等。
2.整理归类地方文化并融入中职德育课程
将挖掘搜集的地方文化资源与《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相关德育课程相融合,丰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可以根据地方文化内容,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单独开设依托地方文化教学资源的模块或主题,与班主任老师的主题班会课相融合。
(二)依托地方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表1
开展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举措之一是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参观现代企业等。梅州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场馆、企业等比较多样,是中职学校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很好选择。
1.建立德育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主动与相关的单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发为“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如“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书院”“叶剑英元帅纪念园”“三河坝烈士纪念园”“富源陶瓷生产基地”“大埔小吃城”等单位和企业均可开发为德育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是德育实践教学活动得到定期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2.制定可行的实践教育实施方案
中职学校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结合“研学”做法,每学期开展1至2次有主题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如从学生入学初始至离校顶岗实习期间,四个学期的社会实践德育主题和德育活动开展场所安排如表1所示。
3.明确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地将师生拉到教学基地就不管了,而是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首先师生共同明确教育目的,其次教师准备相应学习内容,学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最后师生都要作相关总结,确保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
(三)开发校本课程传承优秀客家文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结合实际,利用学校优势,充分采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突出学校特色,适合学生发展,同时也是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梅州地区的客家文化是客家民系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激励作用,将梅州客家文化开发为梅州地区中职学校德育的校本课程,融入中职德育的课堂教学,是对梅州客家文化的最好传承和发扬。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是将地方文化根据内容划分模块和确定主题,如分为“客家人迁徙发展史”“客家华侨”“客家名人”“客家妇女”“客家谚语习俗”等模块或主题。
二是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以优秀的客家文化为基础,集思广益发散思维,进行广泛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讨,开发以优秀客家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中职学校适用的校本教材。
(四)利用地方文化营造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开展,还应该让中职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
结合中职生学习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实际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具体措施有很多,如利用学校广播站和校园宣传栏设“客家文化”专栏,专栏分期分主题安排内容,应选取与中职学生品德修养、个性养成等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还可以通过学校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举办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这些做法都是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接受优秀地方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在校园环境和氛围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将梅州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具有实际教育意义,各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做到将地方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