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广东特色水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科技为抓手 助力水果加工产业发展

2020-06-29潘慧曾榆婷

广东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喀什工程技术广东省

文/潘慧 曾榆婷

2017年12月20日,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广东省科技厅”)支持下,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创新团队的科技力量,喀什广东特色水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在新疆喀什揭牌,工程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南疆地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广东成了全国19个援疆省市中最早援助新疆企业搭建重大科研平台的省份。

“瓜果之乡”得天独厚 水果产业成为新疆支柱产业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属于高原地区,远离海洋,四周因有高山环绕,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导致雨量稀少,其灌溉方式主要是地下水、冰山融水灌溉等,气候干燥且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夏季光照时间非常长。这一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为新疆水果的种植提供了最优渥的条件。

新疆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瓜果的品种繁多且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据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新疆特色林果产量年均超过1700万吨,其中水果(含果用瓜)产量超过1600万吨。例如2015年,红枣产量达305.43万吨,同比增长18.6%;香梨产量达113.98万吨,同比增长9.1%;葡萄产量达275.6万吨,同比增长19%;果用瓜产量达到673.58万吨,同比增长10.7%。由此可见,新疆水果种类众多,产量极大。

喀什广东特色水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枣果、酒果醋加工生产线

喀什广东特色水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

喀什广东特色水果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开发的系列红枣新产品

随着近年来新疆水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果产业日益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正在成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水果的成熟、采收、上市时间较为集中,加之新疆地理位置偏远,鲜果运输耗时,成熟的水果来不及外销,又不耐久贮,大批的水果不得不在当地低价销售。但实际上,新疆地区内部消费有限,新疆现有人口需要一人一年吃掉692.8公斤水果才能消耗掉现有产量。水果的大量滞销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增收,甚至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果资源,结合新疆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延伸发展水果加工工业,引进先进的水果加工生产线和加工技术,加工后以高品质成品远销全国,能起到提高原料的附加值、延长产品销售距离、调节鲜果上市淡旺季价格水平等作用。大力发展新疆的水果加工业,进一步推动水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优势互补 首创共建喀什广东特色水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喀什作为新疆盛产瓜果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瓜果品质和产量在新疆地区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南疆地区更是久负盛名。因为这里地处南疆地带,平原广阔、水土肥沃、日照时间充足,是天然的水果种植上佳之地。只要是新疆的瓜果在喀什都可以品尝到。但喀什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人才储备吸引力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在国家层面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更是不足,造成农业科技方面研究力量分散、系统性不够、科技储备不足等众多问题。此外,当地无法独立建立对于本地特色的水果加工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研发机构。

为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延伸,喀什根据广东科技援疆战略部署,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广东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有系统、有层次的联合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2017年12月,喀什依托喀什广东科学技术研究院,引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肖更生、徐玉娟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果蔬加工团队,联合新疆西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圣公司”),喀什成立了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成立后,通过申报科技项目等方式获得研究经费,紧密围绕新疆特色水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工程技术问题开展新疆特色水果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通过改造现有基地、建设分析检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应用平台、建立示范生产线、引进和创新新型食品加工高新技术,陆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完成一大批技术人员的全面培训,整体地提升了新疆特色水果加工行业的工程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新疆特色水果种植业经济效益,更好地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使得新疆特色水果种植、加工获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依托广东创新经验 力促水果加工产业发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肖更生、徐玉娟两位研究员作为技术领军人,专业科技人员吴继军研究员作为主要骨干,带领团队科技人员到工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从而形成科技技术指导团队。

“农业科研人员不遗余力为‘三农’提供技术支撑,农业科研单位才更有生命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肖更生研究员曾经这样说到。他认为,这是针对喀什水果加工产业的共性关键科技需求,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攻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最终将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产业链延伸的重要力量。

科技技术指导团队的到来,首先帮助西圣公司对已有的红枣初加工生产线完成传统升级和改造,对其已建好的376㎡房屋进行重新布局设计,通过改造其现有基地,建设分析检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应用平台,建立示范生产线,建成了年产量1500吨的果汁、果酒和果醋加工系列生产线。工程中心成立两年多来,持续围绕制作精品水果果糕、果干、果汁饮料、发酵制品等深加工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使西圣公司成为当地的标榜新型水果加工企业,全面提升了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特色水果加工行业水平,为新疆地区的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

【延展阅读】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团队 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近年来开始拓展以新疆特色水果(如红枣、杏等)为原料的相关科技创新及应用研究。该团队拥有极其丰富的资历,现有科技人员共18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8人,拥有留学经历者4人,并于2015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近10年来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包括各级科技奖励2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广东省优秀专利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4项。团队拥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2人。团队依托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新疆西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大量收购农户红枣、杏子等鲜果。这种模式一方面在有计划的情况下保证了果农种植的水果获得经济兑现,从而有效提高了果农种植及管理果园的积极性;一方面使得传统的农村各家各户单一种植、单独生产和销售的活动过程呈现更丰富的集约化特点,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贫困地区经济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喀什工程技术广东省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喀什,鲜艳的名片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