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高压工程建设现场的“博士力量”
——科技助力青豫直流工程施工侧记

2020-06-29景冬冬

河南电力 2020年6期
关键词:豫南耐压国网

_霍 鑫 景冬冬 _徐 强

“均压环发出的声音不对,停止试验。马上登高检查,看一下设备上是否有毛刺或者异物,必须及时清理掉。”

5月27日下午,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豫南换流变电站内,500千伏GIS设备耐压试验正在进行。虽然电源车在附近轰鸣,而备试品远在十几米之外,但工作负责人辛伟峰还是凭借丰富的试验经验,听出了电晕声有异样,并指挥辅助人员进行处理。

辛伟峰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党员服务队队员,也是一名“设备医生”。在围绕青豫直流工程双极低端启动带电目标打响的攻坚战中,国网河南电科院博士党员服务队利用自身技术、经验优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技术监督和各类试验、调试工作,将设备隐患和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全站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小处着手 斩断事故根源

耐压试验。

5月27日10时30分,豫南换流变电站内气温达到32摄氏度。换流站区域的滤波器场内,高耸林立的支柱绝缘子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国网河南电科院博士党员服务队队员董曼玲和刘洋等人蹲在滚烫的水泥地上,为电容器底部的接地引下线做接地导通测试。

小小的接地引下线连接着设备与接地网,它的接触不良会导致设备失地运行,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及人身安全事故。董曼玲用专业仪器测试接地引下线的电阻,确保其连接良好。

“测试本身并不复杂,测试内容也是基本的参数,但‘病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就怕最后危及本体。”身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博士的董曼玲介绍说,这项工作的挑战在于全站接地引下线共有五六千个,每测试一个都要重新牵线,固定卡钳,认真读取并记录参数,对体力和耐力有很高要求。

“我们需要在大量重复的操作中保持清晰的思维,准确分辨缺陷。”董曼玲说。她是站里少见的女性参建人员,也是国网河南电科院博士党员服务队中仅有的两名女同志之一。每天,身材娇小、体力有限的她都要携带沉重的设备,在沟壑纵横、栏网密布的站区内频繁跨越、转场,与接地引下线打交道。

“接地网敷设工作往往处于工程建设初期,施工方多、开挖量大,接地网容易被挖断。我们及时开展相关技术监督工作,先后发现并配合整改20余处接地网断股缺陷。”董曼玲说。在他们的努力下,站内接地网敷设、接地引线焊接质量不断提高,让测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接地导通测试工期紧、任务重。在全站建设掀起高潮、作业面遍布全场的情况下,董曼玲和同事们努力寻找满足测试条件的时机和场地,见缝插针开展测试,并不断优化工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他们承担的所有既定试验、测试工作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听声“诊脉” 缺陷无处遁形

5月27日14时左右,气温直逼40摄氏度,豫南换流变电站GIS室外的碎石场热浪灼人。经过几个小时准备,辛伟峰和安全员、试验辅助员已经就位,500千伏GIS设备耐压试验正式开始。

在移动电源车的轰鸣声中,电压被打入前方GIS设备中,均压环发出规律的“嘶嘶”声。辛伟峰轻轻点按控制箱上的升压按钮,努力倾听传来的声音,以此确认密封的GIS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看似寻常的操作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难题。辛伟峰负责的500千伏、1000千伏GIS设备耐压试验属于电压等级最高的耐压试验,难度大、危险性高,需要大容量、高电压的试验设备和更多的试验人员。同时,GIS设备加压时,整个GIS段处于带电状态,而当前站内参建人员多达3000人,确保作业现场人身安全和试验顺利进行面临着巨大考验。

“我们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变频柜、励磁变、分压器和电抗器组成1200千伏串联谐振耐压装置,完全符合豫南换流变电站GIS设备耐压试验标准,并留有一定裕度。”国网河南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副主任、耐压试验安全员王栋说。

有了“金刚钻”,还需要真本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辛伟峰对现场接线、试验回路原理、被试品的结构和主要参数非常熟悉,而这正是完成手动打耐压和听声诊断工作的基础。”王栋说。在工程建设多个工序交叉进行的情况下,他们头顶烈日,选择现场人数较少的时段开展试验,最大限度避免了安全风险。

16时,辛伟峰将电压升高到740千伏,并维持一分钟,GIS设备中未出现任何异常,试验顺利结束。大家被晒得通红也憋得通红的脸放松了一些,很快为下一场试验忙碌起来。

据了解,豫南换流变电站复工后,原本的试验时间被压缩将近一半。国网河南电科院将试验人员分成两组,以日夜轮班的方式24小时不停作业;充分考虑不同厂家的设备差异,反复优化试验方案,分7个阶段有序开展试验工作;引进3台移动电源车和200多平方米的移动检修方舱,显著提高了试验工作能力和效率,确保了全站500千伏GIS设备耐压试验按期顺利完成。

保障有力 项目攻坚无忧

“我帮你找一下”“我帮你问一下”“我马上过去”“我马上联系”,这应该是近几个月来张洋说的频率最高的话。他是电气工程专业博士,也是国网河南电科院豫南换流变电站项目部经理。小到发放口罩,大到协调十几家参建单位调整试验方案,他全力保障国网河南电科院技术团队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国网河南电科院承担了特高压豫南站主变局部放电试验、1000千伏及500千伏GIS设备交流耐压试验等共计7大类100余项试验工作,全站主要一次设备全过程技术监督、现场常规交接试验的技术监督及站用系统调试等工作。这是国网河南电科院建院以来承接的最大项目。

特殊试验是为整站设备电气性能把关,技术监督是为工程质量负责,这些工作都极度依赖高精尖设备以及相关操作人员。比如全站有数千个油、气样本需要检测,但频繁往返位于郑州的试验室耗时耗力,紧张的工期也不允许。既熟悉专业,又心思细密的张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提早谋划,就近新建试验场地。

这个位于豫南换流变电站建设现场附近的油气分析试验室占地70平方米,配置了色谱分析仪、六氟化硫气体分析仪等六七套相关专业仪器与设备,1名气体分析专业博士、1名业内老专家和3名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全天候驻守在里面。

“目前,试验室人员加班加点,每天可测试、分析样本120个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张洋说,有了这个“野战试验室”,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以赴攻坚保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足迹遍布全省500千伏变电站的张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精准考虑实际工作需求,创新发明了“技术监督工作联系单”,帮助工作人员精确掌握现场缺陷处理情况和进度,实现技术监督闭环管理,提升工作效率。这张单子和原有的“技术监督预警单”一起,成为大家的好帮手。

工程开工以来,国网河南电科院组织以博士党员服务队为代表的技术团队,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与技术、安全措施,以充足的工程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实力,积极做好各项试验、技术监督及调试工作,为工程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豫南耐压国网
环肋对耐压圆柱壳碰撞响应的影响
潜艇耐压艇体肋骨侧倾损伤后剩余强度研究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红袄漫画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