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28周蓉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6期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周蓉

摘 要: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与基础知识、写作等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可惜的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学生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差,甚至影响到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以聋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有老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上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原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像是被一种程式化的窠臼套牢,教学模式单调、枯燥,方法单一、传统,内容仅局限于课本。这种种原因,不但使聋生对语文学习思想不够灵活,对阅读学习没有兴趣,而长久以来,聋生的学习方法也显得单一、死板,缺少创新性,严重影响聋生对语文的学习,也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所以,运用多年在聋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研究,就新时代聋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总结如下。

一、重视聋生的阅读预习,提高聋生的阅读效率

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手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也一定要认识到预习对阅读效率的重要性,不能忽视预习这个环节,让聋生直接在课堂上开始阅读、学习,这会大大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使聋生的学习又累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聋生先进行有计划的预习,了解文本内容,找到自己的问题,保证课堂上能针对性地学习。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自主学习能力会强一些,他们对学习的认识也深刻一些,所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前的预习,既能提升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养成探索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更能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打好基础。比如,《伐檀》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这个文中透露出的问题,会让学生困惑,从而进行思考。因为“不劳而获”一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所排斥的,也是社会公序不认可的。学生通过预习,对这些问题以及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有了思考,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就能更好地理解,有针对性地抓重点,学习效率、教学效率就会相应得到提升。

二、利用新媒体充实内容,丰富聋生的学习方法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传统讲解的方式,毕竟讲解也是促进学生理解、与聋生交流的主要方法。但是我们也要大胆地结合新媒体,运用网络资源丰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活化聋生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老师就可以对一些学生不理解的,如“夜缒而出”这样的内容,借助新媒体的一些资料对这句话作出解释,并提供关于这篇课文整体的、多样的分析等资料,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充分理解“夜缒而出”的原因和无奈,也深入理解课文本身,达到阅读的目的,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发掘文中的人文性,培养聋生的阅读情感

众所周知,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还是初中的课文、高中阅读,其都有强烈的人文性,以求通过人文性来唤醒和培养学生某一些潛在的品质和内涵。不同的是,从小学到高中,语文内容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价值体系、人文性、知识性也越来越深厚,对学生成长更加有利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学习难度。所以,作为聋校高中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培养聋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促进聋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比如,在《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借助文中一个关键人物——焦仲卿的形象,还有他和母亲的对话等作为讲解的切入点,突出焦仲卿对母亲蛮横无理的态度和他自身的一些价值观扭曲。再结合我们学习过的,聋生也熟悉的《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带领聋生理解焦仲卿的行为和为人,从而通过“首孝悌,次谨信”等句子,体现“孝悌”在古代礼仪中的重要性等,从而大大增强聋生对课文的理解,保证了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升华了阅读教学的意义,培养了聋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情感。

四、结语

总之,阅读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是高中语文阅读,不但是提升聋生语文成绩和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保证聋生升学考试的关键。所以,在聋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研究内容,了解聋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教学的节奏,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聋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卫荣.解构与重组: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28):19-22.

[2]陈玲娟.让阅读丰茂 让课堂高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7(16):42-43.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