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生活化”

2020-06-28张广庆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

张广庆

摘 要:时代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但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改革,都要紧紧围绕学生来进行。数学课堂到底是枯燥乏味的,还是生动有趣的?相信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学生。那么,数学课堂原本的面貌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数学课堂原本的面貌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具体可感的,是生动有趣的。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会对数学产生错误的看法,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来呢?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难的。学生之所以会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师,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师没有抓住数学课堂的本质,没有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出发,没有遵循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没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没能达到课堂教学的切实有效。因此,学生不喜欢数学课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经营好数学课堂,注意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师

一、具体实例促进数学问题“生活化”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精神”。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要做到这些,我们数学教师就要很好地运用生活实例,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热情。为此,数学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的情境,通过师生积极的情感互动,引导学生去自主地探究数学问题,培养起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转变角色

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知识传播者与启蒙者,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小学教师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整体素养对促进小学教学教育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家可以提高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学人才,并且提高小学教师的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学校可以联合开展教师的定期学习与创新教学方法交流,开展自查与自我提升工作,促进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切实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自己只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学生与家长可以起到辅助监督的作用,积极反馈教师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提升。结合多方的共同努力,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仿真情境丰富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丰富和表象积累是形象思维的基础。数学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变化多端的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对数学认识的丰富感性材料和经验。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生活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在看、听、想、记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中丰富数学的表象,产生对数学的真切感受,由此促进他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具体而言,学生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可以感悟到数学知识。比如,周围景物、事物的运动蕴含着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观察树叶、蝴蝶、房屋的形状及人体等,可以感受什么是“对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汽车途中的交汇,感知什么是“相遇”;引导学生观察公共汽车上乘客的上下车情况,可以体会上下车人数与车上人数的增减关系……这些许许多多的抽象概念,都可以通过亲眼目睹来完成直接的理解。除此之外,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也可以悟得数学知识。比如说学生在逛街时听到某商场为促销衣服而播的广告“本商场全部衣服五折起出售”,可以从中感知理解数学百分数应用题,悟得原价、现价与打折的关系,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现实经验增强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具体形象中认识、理解数学问题,不知不觉中把握知识的内涵,训练并培养他们的知识转化能力。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推导时与分、分与秒关系之前,首先交代学生自带一个小时钟,引导他们通过观察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运行规律,由此推导出分与秒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推导出时与分的关系。这样的话,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就可以真切可感地体会到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也走了一小格,也就很自然地得出1分=60秒。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把分针拨快,引导他们去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进一步体验时针与分针、秒针的变化关系,就可以做到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更好地理解数学,解决好数学的问题。

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又是容易分散的;他们的积极向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又是薄弱的……把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认识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能力,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切實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即便他们的观点或看法失之偏颇,“一丁点道理也没有”,我们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全盘否定。相反,我们要学会倾听,让他们充分的进行表达。这样,才可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这样轻松而又开放的氛围之中发展自己。相信,这样的氛围是学生所喜欢的。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必须认真面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为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强化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这样,我们才能不舍近求远,抓住问题的关键。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数学和生活中架起一座座桥梁,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开拓创新,把数学教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绍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的探讨[J].才智,2013(30).

[2]王玉宝.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途径[J].新课程(上),2015(6).

[3]包秀成,邵泽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中华少年,2017(28).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