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生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0-06-28陈雁容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胚胎发育信息化

陈雁容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安徽·巢湖 238000)

从早期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到如今与课程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有效助力于教学改革,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创造了智能、高效的学习生态环境,致力解决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和难以解决的痛点,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通过个性化与智慧化的教与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1]本文以《生理学》课程中“胚胎形成及胎儿发育”为教学案例,对信息化资源利用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护理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生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之路提供探索经验。

一、教学分析

(一)课程定位

《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正常机体的生命现象和功能的学科, 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 它以解剖学、组胚学为基础,同时也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各专业课程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研究的教学内容为胚胎形成及胎儿发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于人类胚胎形成及发育的重要知识点,为后续专业课的内容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基本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学习兴趣较浓。 但是接触有难度的新课时又不免有些胆怯,所以要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00 后”的大学生属于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就和互联网打交道, 后来又和移动互联网一同成长,数字化成了一种基本的生存环境。[3]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经常求新、求变。 故教学可大胆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现实(VR)技术。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控力较差。 学生上课玩手机几乎成了教学普遍性难题, 与其 “堵”, 不如“疏”,将手机为教学所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职业教育目的和岗位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目标——掌握受精卵的形成的过程及胚胎期发育特点,熟悉胚卵期的发育过程,了解胎儿期的发育特点;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生命科学馆等资源,虚实结合进行学习,以及利用学习平台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③情感目标——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不易,珍爱生命;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护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而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则在于讲解精卵结合的过程及胚胎期的发育特征。 胚卵期受精卵的发育和输送,因为此知识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间考虑到这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依托数字生命科学馆等信息化资源平台,根据“混合式教学”教学理念,构建线上、线下双向融通的教学环境,重点探索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模式。 线上数字生命科学馆与线下智慧教室的无缝对接,借助VR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用手机端同步展示生物标本,虚实结合,强化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整体教学设计过程见图1。

图1 教学设计过程

二、教学实施与评价

(一)课前预备

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推送精子运行与获能视频、卵子输送图片以及相关资源, 发布课前小任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学生接收任务,根据学习计划浏览数字生命科学馆,自学受精的内容,并利用配音秀软件制作“精子的运行”视频配音小作品,上传平台。 教师将作品发布,发起投票。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二)课中学习

本节课主要讲授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形成和胚胎发育的胚卵期、胚胎期及胎儿期。 以任务为导向,提出胚胎形成的三大挑战。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以“我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进入新课内容——人类胚胎发育, 抛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2. 仿真讲解与交互学习并进, 完成第一大挑战——受精卵的形成。 通过课前小任务学生完成情况的反馈,展示各种常见遗传病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步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学习卵子的知识,辅以图片演示。 同时,通过对于课前同学们制作的精子运行视频配音小作品的点评,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由讲授型课堂向自主学习型课堂转变;第二步利用交互软件互动游戏,要求学生现场操作, 查看是否已掌握受精卵发育及输送的内容; 第三步同时利用平台抢答以及摇一摇的形式,增添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实时收集课堂反馈。通过VR 视频向学生呈现精卵结合的内容, 让学生身临其境,印象深刻,帮助学生理解。 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强化重点。

3.实时反馈,利用游戏与口诀突破难点,完成第二大挑战——胚卵期。 教师利用图片讲授受精卵发育和运输的过程,该部分内容因为时间节点较多,是学生很容易出错混淆的难点内容,通过填图小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良好掌握该内容, 同时对学生答题时间的分析, 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学是否有瓶颈,利用板书分享口诀“一分三葚五入宫”,化繁为简, 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实时评分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讲解着床概念与步骤以及子宫内的环境对着床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宣教,告诉学生生命不易,要珍爱生命。

4.虚实结合,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并重,完成第三大挑战——胚胎期及胎儿期。 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决不应忽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传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保证了教学效果。 在讲授教学重点时,不仅运用了数字生命科学馆这一平台向学生展示各种标本和资料,同时也向学生实时展示真实胚胎标本,虚实结合。 考虑到展示的胚胎及胎儿标本比较小,同时标本非常珍贵不适宜给每一个同学分发观察,传统课堂中,往往不能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标本。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本节课使用手机教学平台中实物展台功能, 将教师手中的标本的影像实时推送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清晰地更加直观地观察,有效地突破了场地、器材的条件限制,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提问、讨论、互动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同时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从中慢慢地品味和细细地咀嚼,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4]

5.游戏巩固课程内容,辅以思政教育,完成情感目标。 通过巩固测试小游戏进行小结,与学生一同梳理本节课重难点内容,帮助理解记忆。 推送课堂测试题,展示该环节学生得分,并进行评价。 并开展讨论,让学生思考本节课收获,引导学生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建立感恩情感,理解父母伟大,珍爱生命,达到情感目标。

(三)课后拓展

通过浏览数字人体科学馆中相关展区的内容,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课后科普小作品。让学生深刻感悟新生命的诞生不易,学会感恩父母,珍爱生命。制作孕期知识科普小画册,通过展板与电子展板进行推广,使大众对于孕期保健有一定正确认识。

(四)教学评价

本次课程结束后,向学生下发问卷,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和效果进行调研。 97.52%的学生能够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92.61%的学生认为应该在护理专业其他课程中推广使用, 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 通过课程试点,突出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因为有了良好的互动途径,课堂氛围热烈,学生能够紧跟教师,集中注意力,对于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作业完成情况也明显优化。 试点班级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平行班级。

三、总结与推广

(一)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教学团队为了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拓展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数字教学资源,积极建设数字生命科学馆,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机融合了各种信息化资源、手段,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二)化被动为主动,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特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5]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提前一周将教学资源发布至教学平台,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翻转课堂任务。 利用微课和互联网资源, 学生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了分层学习、个性化学习。

(三)逐步推广混合式教学,辐射护理、助产专业等其他学科

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收集,全程掌控,利用线上数字人体科学馆与线下智慧教室的无缝对接,创建一个开放式、可扩展、移动与固定相结合的新型学习体验,实现处处、时时都可以进行的混合式学习。自2016 年以来先后在我校助产、 护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试点教学,对于在医学专业中举足轻重,但知识点较为抽象和晦涩的医学基础课,进行智慧课堂试点,并逐渐推广至其他学科,已取得良好效果。

(四)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唯一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赛事活动。 我校教学团队作品《生命的奇迹——人类胚胎发育》获得课堂教学项目组省级一等奖,取得代表安徽省参加国家级大赛的资格。 2017 年11 月参加国家级比赛,再次取得一等奖。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致力于传播正确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理念,推动信息化教学开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胚胎发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冷冻胚胎真的可以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