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而立,请你努力

2020-06-28

时代邮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年轻人人生

2020年新年伊始,诸多媒体就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起一个事实:第一批90后30岁了。借用杨念群老师的话说,谈“三十而立”就像赶庙会,今年又逢上个赶大集的日子。当很多人眼中还少不知事的90后,抵达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成年里程碑,其对比本身就足够抢眼。

自孔子说出这句箴言起,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时移世易,其间具体所指已然大有变化。生命的河流被逐渐拓宽拉长,人生的叙事结构随之发生改变,成功也不再被局限性定义。每个人的30岁,都能迎来独树一帜的精彩。

而“三十而立”作为一种观念,之所以能像文化基因一般,深植于国人的意识与脑海中,更多的还是人们对于责任、成长、安身立命等概念的认同。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生命阶段,如何走出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明确自己的人生定向,是值得思考的严肃命题。

立心、立身、立德、立家、立业……2020年代的“三十而立”,每一“立”都必将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要想真正“立”好也并不容易。对此,我辈唯有加倍努力!

主唱

30岁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 任冠青

有人说,试图勾勒一代人的生活往往会流于肤浅与偏颇,但其巨大的诱惑又吸引人们前赴后继。其实,对于人生“三字头”的图景,每个人都有权用不同的色彩去铺就,也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更不喜欢被年龄“撞了一下腰”时,那种茫然无措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探讨和努力又是不可避免且极为必要的。

30岁,你准备好了吗

30岁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年纪。在前后10年的年龄坐标中,30岁总是占据着绝对的C位。一过25岁,朋友们的生日感言中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我马上要30岁了”。而一旦跨过30岁,后面的个位数似乎也会被虚化,因为他们会动辄使用起“过了30岁,人就会……”的说辞。

可人们对这一年龄的意识往往又是朦胧模糊的。就连大文豪梁启超也会在《三十自述》中暗自呢喃:“风云入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

其实,不论是国人对30岁这个年龄刻度的敏感,还是国外所谓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反映的都是人在这个特殊时段展开的自我回顾。大学毕业后,年轻人渐次步入社会,30岁左右的年纪恰好是“阶段性复盘”的重要节点。我究竟“立”住了吗?是每个步入30岁的人都不禁会问自己的问题。

今年五四青年节,有关“前浪”“后浪”的讨论引发了社会热议。与父辈相比,我们这一届年轻人有着更为丰沛的物质生活,职业与人生选择也更加多元。不过,在“三十而立”的问题上,不少人并未表现出比上一辈更加坚定的自信,甚至有人会发出“三十难立”的感叹。这是因为,一代虽有一代的福祉,“后浪”却也在奔涌的途中遇到了全新挑战。

首先,在传统社会预期和现实境遇之间,存在着难以忽视的错位。在很多长辈的意识里,30岁几乎是“安定下来”的同义词。对于“安定”的状态,则沿袭着颇为一致的指标,比如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事业有成、有固定积蓄等。在传统价值观念中,只要其中一项没有达成,年轻人就仍需向“圆满”的路途不断奋进。

不过,现实生活中,能够在以上指标全面“打钩”的人生赢家实属少数,很多时候都要面临生活中的两难抉择。比如,30岁那年,我的朋友本打算辞职读博,可突然的怀孕生子让她只能暂时放弃学业上的追求,安心待产。在她看来,所谓的“工作生活两不误”实在有些理想主义了,必要时刻必须作出选择和牺牲。

对于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传统的“三十而立”指标更有着实现难度过大的尴尬:高企的房价让人望洋兴叹,受教育时间的延长使事业起步期有所推迟,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有增无减,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也成为年轻人在结婚生子前踌躇的重要藩篱。

此外,同龄人的人生轨迹,往往被视为自我对照的镜像,也成为不少人检视“三十而立”的参照点。当身边朋友都与自己处于同一状态时,30岁时的“我应该”问题还不会被放大。而当他们纷纷从单身到结婚,从租房到买房,从职场小白到事业有成,年轻人就会产生自己被遗留在彼岸的失落与不安,继而发出 “三十难立”的感叹。

步入30岁,无论是在个人财务、职业规划还是生活管理上,年轻人的角色都在全方位从被安排者过渡为决策者。对于集家人宠爱于一身,习惯于被照顾和被关心的80后和90后来说,这一转向必然要历经震荡与不适。不少家长就吐槽过自己孩子的“双标”:父母教导几句,他们就爱用“我已经30岁了,别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来回怼;当房租不够时,又觉得向父母伸手是理所应当。

有人曾指出,在这一过渡状态下,年轻人更像是一个个“回旋镖”,他们穿梭于家庭庇护与自我独立之间,应对人生困境的方式也略显稚嫩和无助。一旦问题难以解决,他们就倾向于卸下重负,转身回到习惯的舒适区。

除了物质生活,年轻人也同样面临着自我认知的新挑战。进入社会之后,眼界拓宽,选择更多元,人们反而难以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知乎等平台上,很多人也并不讳言自身的“悬浮”状态: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真正满意的岗位。“佛系”“低欲望”“社畜”等新生词汇,很多时候成为对抗人生迷茫、放弃努力的一种搪塞。

其实,人非AI,不可能一键达至“三十而立”的完美状态,从青春年少、懵懂无知走向真正自立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要经过自己的“奥德赛时期”,才能最终完成成人仪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有经历过这种困惑与磨炼,人生的基底才会更加稳固。迎接30岁所带来的一切,你准备好了吗?

三十而立,所立何物?

“三十而立”作为一个概念,有如“社会”“成功”等词汇一样,面临着语义学上的解释困境。我们对这些概念习以为常,可是若真要细究其涵义,却又往往语焉不详。

孔子在说此话的时候,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50岁,30岁已然是中老年了,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我们讨论“三十而立”,主要还是站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自我衡量、省察与鞭策。

那么,在本世纪20年代,“三十而立”,究竟所立何物?

在立外物之前,年轻人首先要做的是立己立心,实现人格的独立和自我的定向。雅典德尔菲神庙的石碑上刻有3句箴言,其中一句便是“认识你自己”。它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不盲目迷信任何权威;它是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性”,直面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步调与节奏,一个人能否成功、何时成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若按传统的外在标准,导演李安可谓是“三十不立”的典型代表。成名之前,他在家里做了6年的家庭“煮夫”,依靠妻子的收入养活家庭。看起来并不成功,甚至颇为颓唐。

可是从立己立心的角度而言,李安其实早早就“立”住了:多次剧本投稿失败并未动摇他坚定的电影梦想,一时的拮据困窘也并未让他迷失自我。相反,正是那几年游弋于锅碗瓢盆间的经历,被他细腻的感知力牢牢捕捉到,此后一举推出《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等“家庭三部曲”。

所以说,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芳华,只要自我认知明确了,那么即使一时收获不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会培养起自身的定力与耐力,在更长线的时间段有所成就。正如李安在谈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所说:“无论你遭遇到什么,要记得你心中的卧虎,它会警醒你坚持下去。只有你实现梦想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不会浪费。”

“三十而立”,立的还是自己的事业。坚定职业方向并不容易,步入社会之初,年轻人尽可以在不同领域和工作间摸索试错。《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在哈佛大学毕业后,就经历过长达11年的“无目的”状态。他当过教师,在父亲的工厂里打工,还尝试做过杂志销售员,结果都是草草收场。直到最后,他才发现了此后一生的志向所在——写作,并在31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著作。

当然,这样的摸索不该是无目的、无止境地跳槽,而是应当在不断尝试中寻找内心的确定性。人生其实只要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就足矣,深耕一个领域,形成对行业格局、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

一位在美国新闻界工作了十几年的前辈告诉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有职业“野心”的人,也不会把进入CNN、《纽约时报》等视为奋斗目标。可是在40岁之前,他更想被认可为一个“专业”的人。所以即使到了30多岁,他还是不断参加创意写作班、尽力做好每一个新闻专题。对于他来说,外在的成功与否也许难以把控,但是持续提高职业技能却是对自己的交代。

“三十而立”,还在立身,即主动适应周边环境,实现基本的经济独立,安身立命。曾国藩曾有言:“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

前段时间,我发现一位朋友虽然收入并非高薪,却总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每年还能带父母去世界各地游玩。后来他告诉我,自己此前也是月光族,手中的钱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花掉了,遇到事情的时候还要寻求父母的帮助。此后,他主动学习理财知识,每月都会把收入分为支出、储蓄和投资三类,尽管看起来不多,但日积月累也十分可观。所谓立身,就是要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摆脱这种非理性消费方式和无意识的生活管理,学会量入为出,做好生活规划。

在“三十而立”的各项标准中,立家无疑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如今,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有所推迟,是否以及何时成家生子也取决于个人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当下语境下的立家,更多的是看我们是否拥有承担家庭重负的责任感,能否从父母手中接下接力棒,开始参与甚至主导家庭决策。

在最近看到的一集播客中,主持人分享了今年回家过年的特别感受。她和父母去景点游玩,却发现他们已经不是印象中身体强健的样子。也是在那一次,她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宝宝”,不可以再拒绝长大。我们必须开始学会关心和照顾其他家庭成员,培养自己经营家庭的能力,早日实现心智上的成熟。

你需要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

梁永安教授曾说:成长必然带有某种沉重性,也许是学会与自我的缺陷共处,也许是打破一种完美的幻想。不过它的最终境界是达到自由,实现一种透彻的自觉。“三十而立”的本质,就是人在心理、经验和智识等各个方面的成长。也许我们一时难以达到各种外在标准,但是只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打开方式”,就是在朝着理想中的“三十而立”进发。

具体的打开方式当然因人而异,不过也有着较为共性的方法论。比如,建立自己对成功的定义,然后制定计划,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如果一味倚赖外部的标准,满足他人和社会标准的期待,年轻人就很难走出迷茫。

前段时间,有一位热爱摇滚的朋友来北京出差,约我小聚。出国留学之后,她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到老家,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看起来舒适且安逸。可是长谈之后,我才发现她其实并不快乐。她想要回到北京,却比几年前多了房贷、工作等重重羁绊。所以说,生活是自己的,归根结底要靠自己去实践和感受。只有找到人生真正的热情所在,才会永葆奋进的动力。

同时,要学会情绪管理,直面人生成败。梁文道就从这个角度解读过儒家“六艺”中的射箭之术。这项运动看起来与学做君子没有关系,可是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它所倡导的调整呼吸、情绪平稳、互相礼让、胜不骄败不馁等原则,都是在锻炼人控制情绪的能力。

当然,要想实现真正的“三十而立”,年轻人还要学会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培养更为广阔的胸怀。其实,世界不只有自己,人只有在家庭、社会的担当中,才能收获更多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跳出小我的枷锁,反而能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

中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张伯驹先生自30岁起收藏古代书画,除了个人爱好,更多的则是保护国宝的赤子之心。为了展子虔的《游春图》,他不惜变卖家产出资购买,随后又无偿捐给国家。

翻看梁启超、胡适、汉密尔顿等名人的传记,也会发现前人多是在大我的意义上体现人生价值。梁任公的《三十自述》,满目皆是“国家多难,岁月如流,眇眇之身,力小任重”的家国情怀;胡适作为100多年前的“90后”青年,更是在26岁的年纪就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此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书写与表达方式。看看前人的追寻与成就,我们又岂能把目光局限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浑浑噩噩地度过最黄金的年华呢?

正如朱光潜所说: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人最悲哀的是身处伟大的时代而不自知,身处最好的年华却不知珍惜。

让我们从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关切这个社会的发展,尽情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让我们把自己的“三十而立”紧紧嵌入时代前行的齿轮,创造出一个个带有青年印记的高光时刻吧!

盘点

而立之年,时光如何雕刻内心

30岁是引人感慨的年纪:有人期待,有人享受,有人恐慌,也有人后知后觉……在真实的生活面前,再丰富的想象力都会显得苍白。人在而立之年都会面对怎样的五味杂陈?一起听听那些过来人的体悟吧!

30岁只是概念,生存是自己的事

◎陈赛

我清晰地记得我在30岁的时候,感到一阵巨大的恐慌——周围的朋友都结婚、买房、生孩子。时代的车轮呼啸而过,北京的房价节节攀升,一个个新的生命来到世间,而我却在南方多雨的小镇,茫然无措地守候着病中的母亲。

第二年,我的母亲去世。她在我的年龄已经有两个孩子,独立支撑一个家庭,照顾弟妹,侍奉父母。她是一位小学老师,17岁开始教书,教了30多年书,退休那年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两年后去世,死时才57岁。

如今回想起来,30岁那一年过得波澜不惊,却也是我有生以来,与现实碰撞得最为剧烈的一次。头破血流之后,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在写这些字时,我才发现,原来当时我的恐慌有一个名字——“1/4人生危机”。无安全感、失望、孤独、抑郁,这些心理症状本是中年危机的典型特征,但它们袭击的却是25岁至35岁、刚刚进入“现实”的年轻人,尤其在30岁的时候到达高峰。

18岁到28岁之间的10年,经常被称为“人生最好的年华”。从生理上来说,这个年龄段的男人的肌肉和女人的皮肤都处在最佳状态,生殖能力也处在高峰。但事实上,没有多少人会真的愿意去重复这个阶段。因为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充满了困惑与恐惧 你——第一次要独立面对人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立”已经从一种儒家的人格理想变成了日常意义上的“成家立业”。事实上,西方人对于“成年”最客观的评判建立在五个里程碑上:毕业、离家、经济独立、结婚、生子。

但是,我们更愿意探讨的,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上的“成年”。当一个人的人生到达一个阶段,你开始以一个独立的姿态面对真实的世界,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这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也是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文化的成熟度。

有人说责任,为自己,为别人承担责任,就是“成年人”。有人说,要自己为自己思考,而不是让别人为你思考,这才算是“成年人”。但我最喜欢的一个答案是:“所谓儿童、青春期、成年,都是概念,而生存是自己的事情。”

这是漫画家Tango说的。他说,其实成年并不是你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此固化在那个成熟的状态里了。事实上,生而为人,最好的一点就是,我们可以时常回到孩子的状态。当你很有安全感的时候,比如老友相聚,你就可以回到孩子的状态,欢乐、天真,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是的,一切都是概念,而生存,是个人的事情。

30岁,不再取悦他人

◎蒋方舟

30岁,是个很尴尬的年纪,老得不能再混迹于年轻人的队伍,却又还没有老到可以对年轻人说三道四;已经不再轻信新的东西,却也没有老到要为旧朽之物辩护。

大概在两三年前,我就频繁地被问到——“作为一个快30岁的女人,你怎么看待自己?”所以我似乎比同龄人做好了更大的准备来迎接这个时刻,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去怀疑这个新的前缀:“30岁的”女人。

这好像是一个特别的物种,大众媒体已经为她写好了两种广告的剧本——飞速做好全家人啧啧称赞的晚餐,快乐地用魔法处理熊孩子衣服上的污渍,永远围着围裙的巧主妇;婚恋市场屡屡受挫,被父母催婚催育,深夜痛哭之后决定活出自己,忽然在大庭广众下奔跑,决定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的大龄剩女。选择哪种,请君入瓮。

后来,我才发现“30岁的女人”面临的问题和“30岁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生活并没有给她单独出一份考卷。而有些答案,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

30岁,我懂得了“敢爱、敢恨、也敢保持漠然”。我读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的传记,书中提到他童年流亡的经历对他的影响,就是总是竭力取悦他人:“以赛亚一生中有一个核心的道德困境,就是企图将尊严感和这种努力适应新环境的渴望调和起来。”

他在童年时候就成了适应环境的大师,但是却总是厌恶自己,厌恶自己不受控制地逢迎讨好,以及像食草动物一样和蔼可亲。

我也曾经在长时间被这种自我厌恶控制。我之前以为取悦他人的欲望是种虚荣心,后来我才发现有时候是因为不愿意触怒他人,不愿意在冲突中消耗自己的心神与精力,结果却是消耗了自身的尊严感。

过去我会习惯性地以自嘲作为最省力的表达方式,但我的朋友刘天昭说得好:“不要在愚蠢的人面前自嘲,他们会当真,而且在你面前傲慢起来。”后来我发现,在人际关系中,是可以表现出某种冷漠的。

我不必在说话之前,就过分顾虑对方的反应;当我因为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导致对方受伤或者不悦,我不必恐慌性地补救。

另一方面的漠然,是允许自己疏离于过剩的信息和情绪。人进入一个环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这个环境的情绪,同哭同笑同愤怒,把对自身的探寻裹挟进庞大的不需要思考的集体中。

社交网络一方面把一切值得关注的,不值得关注的信息都堆放在人们眼前;另一方面也放大情绪、鼓励人把情绪和感觉上升为价值。它促生片刻的激情,却无法解决激情之后的空虚。

对我来说,唯一对抗的方式就是虽然轰轰烈烈,但对并不值得关注的事情保持漠然,把激情、意义和话语留给真正值得关注的事。

在30岁的第一年,为自己松绑

◎毛利

30岁即将到来这个事,在2015年的上半年,让我有点痛不欲生。作为一个女人,你忽然丧失了天真的权利,当你的年龄以二字打头时,好歹可以冒充一下少女,诸如跟别人撒娇之类。可三字挂头的女人,撒娇已经足以让人嫌弃了。我想30岁的痛苦,最痛苦的地方,可能在于,它没有什么与众不同。

生日过后的整个8月,伴随着《聂隐娘》带来的孤独感,我个人沉浸在不被理解的痛楚中,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开始对俗世所有的快乐都感到厌恶,人生第一次,觉得甜点和蛋糕,都是肤浅可笑的东西。

后来我瘦了,体重从130斤一路下滑到118斤。那简直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忽然意识到,年龄之所以让每一个女人忌讳,无非就是因为吸引力的丧失,你害怕没有人再爱你。而因为年龄带来的庄重感,你还要强迫自己,变成一个对这一切毫无所谓的大姐型人物。

后来我忽然发现,自己需要的,是自由的感觉。你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多么高尚、伟大、纯洁的中年人,人还是可以拥有很多小小的乐趣。这乐趣的表现形式在于,把所有不符合中年人教条规范的一切,都找个无伤大雅的破坏的机会。雾霾天去跑个步,下雨天去淋场雨,我的确不再年轻,体检表上有十项需要复查的内容,但是没关系,我就喜欢这么过。

在10月后的3个月,我去电视台打了一份小小的零工,每周往返上海和南京,在小小的不适感后,我很快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城市。我再一次感受到,原来人类会觉得苍老,仅仅是因为周遭的城市一成不变,如果你换一个城市,就将换到无数的新鲜感。

如果30岁之后的所有事,你都想着,如果我试一试会怎样?我惊喜地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会不一样。

以前,我从来不会争取任何机会,只希望别人找上门说,某某,这个你要不要做?现在,我主动要求,这个我能不能来做?成不成你都可以考虑考虑。因为这对我没有任何损失。

以前,我总认为,美是一种天生的财富。后来,我几乎不遗余力地追求任何变美的机会。我在30岁时才悟出,肤浅有什么关系,美就是短暂的快乐呀。

以前,我认为我的人生完蛋了,去到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会发生任何奇迹。现在,我告诉你吧,在北京喝酒,和在京都喝酒,根本完全不一样。当你变换坐标,周遭的一切都会变。

人生的妙处在于,只要把自己松绑,你就可以得到另外一个你。我对自己的30岁第一年很满意,或许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天真的女人,但不天真的女人,有不天真的乐趣。世界换了方向,另外一头,依旧充满乐趣。

35岁重启人生也不晚

◎芝士分子

我2008年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那年24岁,24岁到30岁之前这6年里,我基本上就处在没有目标,按部就班过日子的状态。

这里的状态并不是说我对待工作的态度,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我对工作并没有很高的认同感,也没有很大的抱负。

30岁我做了爸爸,女儿的到来让我迅速成长起来。我开始恢复健身,开始找出尘封已久的书,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拒绝了一切应酬,戒掉烟酒(之前我有13年烟龄,从戒烟开始到现在没再吸烟),甚至开始重新学英语。

此后,本来想换个相对轻松一些不需要经常加班的岗位,争取把工作之外所有时间都用来陪女儿,但是一个更困难的选择摆在我面前了。

我妻子,一个医学博士、副教授,她对之前的工作也非常不满意,而如今的工作单位向她抛来了橄榄枝。这里优厚的待遇让人无法拒绝,孩子也会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对35岁的我意味着,一切要重新开始了。

经过一番思考,最后还是在今年4月辞去了原来的工作,陪着妻子和孩子一起来到新的城市。

现在,我有了更多时间照顾家人,也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画画、健身、做手工,目前有一部小说正在创作中,刚刚写了13万字左右。

同时,我还在准备考健身教练证书,寒假去培训和考试,下学期开学就可以兼职了,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最后,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值得提一下:我准备开始留长发了。其实我在中学时代就特别想留长发,但是这个造型在读书的时候不被允许。毕业后更是没办法留了,以至于我认为自己就是喜欢短发,而忘记了自己其实更想留长发的。所以我觉得留长发这个念头的觉醒,是我正式放飞自我的标志。

我的人生从一眼看到退休变成了有无数种可能。35岁的我都重生了,所以30岁开始改变就更来得及了。

我给单位交辞职信的那天发了一条朋友圈:“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要你愿意做出改变,哪里都可以成为起点。”

30岁不是新的20岁

◎温言

前一阵朋友问我:想换工作,怎么才能换一个喜欢的、有发展的工作?

我:现在的工作不喜欢吗?

朋友:既不喜欢也不擅长。

我:那为啥做了那么久呀?

朋友:因为机缘巧合做了,换起来觉得麻烦,又一直没找到特别喜欢的,所以也就做下去了。

我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TED演讲,演讲人梅格·杰说:“二十几岁时就像玩抢座位游戏,大家跑来跑去,乐在其中,但到30岁左右音乐就停掉了,大家一个接一个开始坐下。我不想成为唯一一个站着的人,因此有时候我觉得,我和我丈夫结婚的原因就是,在我30岁时他是距我最近的‘椅子’。”

就像朋友遇到的困境:“我一直舒舒服服地坐在这把不怎么舒服的椅子上,但让我抛弃它,去坐另一把远点的椅子,我害怕不但抢不到那把椅子,反而丢了这把。”

我给了朋友3个建议。第一,把已经在做的事弄精弄熟,而不是一下子抛弃和否定自己已经做了十几年的东西,重新寻找。

很多人意识不到,喜欢和擅长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你干不好,就很难喜欢;越自我暗示自己“不喜欢”,就越不想好好干。一份工作,只有做到及格,才有资格提是否喜欢。如果连续做了超过10年,依然谈不上“擅长”,那么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

第二,不要以为工作是持续的、理性的、线性上升的曲线,实际上它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

我的一位同学在一家4A公司做创意总监,她在这个领域一做就是十几年,中间也有过转型的想法。此后,她修整了一段时间,一个人背包徒步西亚中东十几个国家。可是休息够了,依然回到原来的路径上。

旅行给了她更宽阔的眼界和更多灵感,当这些融汇贯通后,事业有了飞跃。其实,就算你是一个很愿意努力、有目标的人,职业的发展也会上下颠簸,在曲折中前进。

第三,行动起来虽然有难度,但未来的路不会越走越窄。今天的生活或许不是你想要的,但必然是你亲手选择的。人生的残酷之处往往在于:我们的选择都是有滞后性的。无论是苦果还是收益,都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揭晓。

所有30岁以后的人生,是你在10年前选择的刹那无从预知的。毕业后的每一个10年,都是对过去的目标加努力的一次综合验收。而人生的一大矛盾是:你永远缺少实现“理想生活”的某个必要条件,在梦想面前,你的条件永远不齐全。

30岁不是新的20岁,但你在30岁生日的下午作出的选择,其实也指向下一个10年,你会站在哪里回首。不要觉得今天醒悟为时已晚,行动起来虽然有难度,但未来的路不会越走越窄。

伴唱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作家 鲁迅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企业家 乔布斯

敢于不占有,在不占有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精神昂扬地过好每一天,这也许会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革命。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项飙

《三十自述》写于1902年。按照中国人出生即为一岁的习俗,梁启超恰好30岁,倘若孔夫子的教诲没错,他该进入一个言行恰当、懂得礼数的人生阶段。梁启超的自述与惯常的中国文人不同,他用一种令人难忘的视野,把自己的命运编织进一个更广阔的时代画卷,既与中国内部的兴衰有关,也与世界性的历史事件产生联系。

——作家、出版人 许知远

对于30岁以后的人来说,10年、20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3年、5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作家 张爱玲

老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朽,是思想的固化,对理想的放弃,变得玩世不恭。

——演员 陈冲

等你们60岁的时候,就会珍惜由自己支配的每一个钟头了。

——科学家 爱因斯坦

现代人学习的时间拉长了,因为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我很有可能30岁闻到了一种道,但是这个道并不是一劳永逸地获得的。在普遍怀疑和全面反思的现代社会,我依然时刻保持着修正、改变道的准备状态。也就是说,我当然可能会在30岁开始了悟这个道,但了悟这个道却不一定意味着全情投入,很可能是半信半疑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周濂

猜你喜欢

年轻人人生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会穷一辈子
年轻人如何理财
人生中的某一天
年轻人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