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殊教育之培智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2020-06-27刘亚群
刘亚群
摘 要:培智教育指的就是培养在生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因其身体上皆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培养。而音乐就是一种情感宣泄的好方式,能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鉴于此,本文笔者就以小学特殊教育中的培智音乐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特殊教育;培智音乐
对特殊人群进行的培智音乐,一定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与进步,要选择适宜特殊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音乐是良好的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工具,培智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弥补学生先天的缺陷。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要合理地运用音乐教学,以此来提升培智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平等对待学生,同创和谐班级
作为教师,尤其是特殊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坚持“与人为善”的思想观念。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营造平等友爱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从而扫除特殊学生的自卑心理,让他们看到生活的美好,点燃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作为老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看到并挖掘特殊学生更多的潜力和更多的优点,这才是教师该做的。
对每一名学生而言,他们之间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学生可能音乐学习很优秀,而有的学生可能音乐学习很吃力,由此产生了层次划分,但不管是哪一类学生,他们都会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认真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对音乐学习吃力的学生而言,学习上的不占优势,加上身体的缺陷,本来就让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时,如果教师再对其采取不公平对待,长此以往他們很容易就会自暴自弃,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产生对教师的敌意,这样极其不利于学生在音乐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保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认真地去对待每一名学生,甚至对音乐学习困难的学生投以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被忽略的,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上进心。
二、模拟生活场景,加强学生理解
培智学校的学生,他们对于普通孩子来讲略有缺陷,所以在理解歌词方面,他们往往不能将现实与歌词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模拟生活化的场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
例如,在教授《小小鼓手号》这首歌时,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表演:“哥哥爱敲鼓,可是妹妹在睡觉,该怎么办?那就不能让小鼓响,不能影响妹妹休息。”这些内容在学生的日常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午睡的时候,有的同学不想睡觉,总爱动来动去,影响别的同学午睡。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既能教育学生爱护他人,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
三、随着律音乐动,调动学生情感
教师对音乐的节奏感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意会能力,教师要结合音乐的情调和音乐的旋律进行律动,表现出具体的情绪,让学生感受着音乐的魅力,也体会着音乐的情感熏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音乐韵律来进行身体的律动,比如do音:可以用下蹲的动作来代表,re音:可以用半蹲的方式来代表,mi音:用跳跃的动作来代表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学生会跟着教师的节奏跳跃起来,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继续跳跃,并给予学生指导。通过这样的律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还可以带动而生的积极情感,提升学生对音乐节拍的热爱,并带动学生在课下进行不由自主的训练,加深学生的音乐记忆与感知能力。
四、注重音乐欣赏,提高音乐素养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更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武器。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将常态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上,而是要注重音乐欣赏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积极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艺术特色,深入了解歌词、乐曲、风格特点、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学生多音乐的领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音乐美感并升华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授《赶海的孩子》这首歌曲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为学生开展了音乐鉴赏活动。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本首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在欣赏的过程中,笔者再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表达情感。这样一来,在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音乐欣赏教学,就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而言之,培智音乐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魅力,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不断地进行体验,进而充分地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培智音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春阳.小学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探究[J].甘肃教育,2019(10):23.
[2]王飞.有感于小学特殊教育之培智音乐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33.